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文军  蒋建东 《人民长江》2008,39(15):108-110
集镇迁建是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迁建的机遇,调整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将规模偏小、发展条件欠缺的一般乡场镇,通过城镇体系的优化调整,并入有区位优势,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集中移民投资将合并后的中心镇做大做强,完善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各项功能,充分发挥新集镇的辐射拉动作用,带动库区经济发展,改善库区人居环境,增加移民安置容量,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集镇迁建思路.皂市水利枢纽库区石门县维新镇迁建规划结合库区淹没后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库区人口分布,交通等现状条件,进行了城镇体系调整,实行"三镇合一,撤弱扶强",集中发展维新镇,带动了库区经济,有力促进了移民搬迁安置.以皂市水利枢纽库区石门县维新镇迁建规划为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国家跨世纪的特大型建设项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壮举。而库区百万移民是三峡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道空前的世界级难题。党中央在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同时,把最艰巨、最特殊的库区移民任务交给了重庆市,这对于新生的重庆市来讲是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应当满怀信心地去实施党中央关于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库区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确保二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三峡工程库区淹没涉及鄂、渝两省(市)的22个县市区、动迁人口上百万。其中重庆库区涉及淹没的有18个县市区,需要迁建7座县城…  相似文献   

3.
李文军  王伟 《人民长江》2013,44(2):21-25
三峡工程库区淹没涉及100余座城镇的迁建,工程浩大,史无前例,在中央的关怀和库区各地政府及广大移民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7 a,规划迁建的100余座城镇均建设完成。对三峡库区城镇的淹没特点、迁建选址、迁建规划、迁建管理与实施、迁建效果进行了回顾总结;依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迁建目标,总结评价了三峡库区城镇迁建成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城镇迁建的主要经验。   相似文献   

4.
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湖北库区秭归县受淹范围涉及坝区、库区10个乡镇79个村和居委会,淹没房屋276万平方米,耕园地3万多亩,交通、电力、广播电视、邮电通讯等专业设施要全部重建,1座县城、8个集镇、6个场镇要异地迁建,动态移民达10万人之众,淹没损失综合指标占全库区的10%,湖北省库区的53%,具有淹占损失大,搬迁时间紧,城镇迁建多,移民安置难等特点,移民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5.
在三峡工程建设移民中,城镇迁建是重要的一部分。其难度虽然小于农村移民安置,但搬迁入数之多、规模之大,迁建工程之浩繁、涉及面之广及迁建经费之巨大,世所罕见按二峡水岸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和1985年调查统计数据,在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涉及淹没库区的县城13个,涉及淹没的集镇140个,共需迁移人口近40万人.占库区移民总数的54.2%,三峡库区要在20年内完成11个县城,140个集镇的搬迁任等,无疑是非常艰巨的在建或拟建的沿江县城和城镇,在整个长江沿线上,是一个呈开放型成长的模式数千年来,三峡及川东西控巴蜀,东连荆楚,历来为…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介绍广西百色水库淹没特点与库区淹没损失情况,介绍库区经济状况及环境容量,阐述在市场经济下的开发性移民安置规划要点,并简述淹没补偿费与开发性移民安置的投入与出产情况。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城镇库岸防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随着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安置的有序实施,城镇迁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库岸防护问题尤其是城镇库岸防护问题开始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影响制约城镇迁建安全的重要问题。(一)库区城镇库库防护形势严峻而重要长江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道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时,库区淹没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币的26个县(币、区),需要迁建两座城市、11个县城及114个集镇。水位在175米~145米之间调度,水位调幅变化高达3O米。从1993年起随着库区城镇迁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城建中的地质灾害问题频繁出现,结合滑坡治理的城镇库岸防护问题日益突出,并…  相似文献   

8.
论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两个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5月,朱Rong基总理在“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和工矿企业迁建政策实行两个调整;2001年6、7月的两次会议上又做了再次强调。两个调整是:农村移民安置政策由就近后靠安置、二三产业安置、自谋职业安置调整为实行以多种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方针,要因地制宜,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工矿企业迁建政策由结合技术改造进行迁建,调整为把工作重点、着力点放在结构调整、改进质量和提高效益上。这是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重大转变,是高质量按期完成库区移民任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无论在移民人口、淹没土地、城镇或工厂等哪一方面都占全库区的绝大部份,“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移民”,“移民的成败关键在重庆。”重庆库区的淹没特点根据1997年5月《三峡工程原四川库区不同水位段移民迁建安置进度及分期投资安排规划意见》,重庆库区淹没及损失主要有三个特点:·淹没损失数量大三峡工程水库淹没涉及重庆市的万县区、涪陵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武隆、长寿、渝北、巴南、重庆市区、江津共16个区县。全市库区淹没线下居住人口72.85万人,占全库的85%…  相似文献   

10.
陈德政 《水力发电》1993,(10):26-29
库区移民工作是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隔河岩库区移民工作由长阳县包干负责,确立了开发性移民的指导思想和“大分散,小集中“,“三为主,三同步“的移民工作方针,满足了发电时间一再提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在长江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水库淹没和移民对库区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移民区土地资源开发、工业企业迁建、乡镇二、三产业、城镇建设、库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数10年来,我国建成了如新安江、三门峡、葛洲坝、二滩等一大批大型水电站、水利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库区移民问题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实为美中不足。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施了开发性移民方针,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大大减少了库区移民中的一些问题,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但是,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仅靠开发性移民方针,还不足以有效地解决库区移民问题,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研究解决库区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从…  相似文献   

13.
水库移民安置的任务艰巨、复杂,政策性强,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搞好库区建设,走开发性移民安置是安定库区秩序,繁荣库区经济的关键。本文从广西水库移民安置情况,走开发性移民安置的实践与效果,和当前水库移民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注意解决的有关问题和政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继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三峡工程库区开发性移民实践,就开发性移民的定义,开发性移民的管理体制、前期工作、补偿原则、补偿资金管理,以及农村移民搬迁与安置、城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业项目复建、文物保护、生态与环境保护、开发性移民的后期扶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建设部三峡库区移民安居工程开工国家建设部移民安居工程──桔苑小区建设试点,最近全面动工兴建,该小区是国家建设部为研究三峡库区城镇移民迁建中的有关问题,支持和帮助库区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而确定的,被纳入全国第四批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属三峡移民迁建安居...  相似文献   

16.
陈佐兵  翁家清 《人民长江》1999,30(11):28-31
长江三峡工程淹没集镇100多个,这些集镇的搬尖以集镇迁建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集镇迁建规划是集镇顺利搬迁的技术保证。库区集镇迁建规划不同于一般的城镇规划。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指导。结合三峡库区集镇迁建规划的实践,在规划原则和方法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即在确定集镇性质时应立足集镇新址的综合条件,依于现状而不拘于现状;确定集镇规模时,应协调好移民迁建部分和非移民迁建部分的关系;在规划布局 坚持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城镇迁建与发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库区将淹没2个城市,11个县域,114个乡镇,淹没区人口84.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经济等各方面问题,通过对库区的调三一库区城镇迁建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促进库区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移民资金是重塑三峡的“支点”,这一“支点”不仅能驱动三峡地区的经济建设,也能促进库区的社会发展。三峡库区移民补偿投资400亿元(按1993年价格计算),占三峡工程总投资的44%。目前,三峡库区已到位的移民资金在库区移民搬迁安置、项目复建、城镇迁建等进程巾已发挥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不同程度地贻误移民丁作进程。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移民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按计划逐步实施。而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其长期性与艰巨性认识不足,对开发性移民人计理解不透,对…  相似文献   

19.
三峡移民迁建给库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三峡移民迁建正式启动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十年,是国家产业政策重大变革的十年,也是重庆市万州区的工业经济走过的历史上最艰难而又最辉煌的十年。万州区是三峡库区淹没的最大的城市,也是库区城市工业最集中的受淹城市,工业经济的兴衰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兴衰,城市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幅射作用也影响着周边经济的发展。万州区(原万县市)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国务院决定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对因水库蓄水而被淹没的公私财产进行补偿的原则。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分为新旧差价性补偿、适当发展性补偿和动态增长性补偿三种类型。实践证明,开发性移民方针是能够使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方针。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不仅补足了受淹没的公私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考虑了适当的发展;加之国家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维护了移民的合法权益,为移民提供了改天换地、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