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录井在安全钻井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国内钻井事故检测、预报技术存在的检测手段少、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和检测技术理论不系统等现状,在调研分析国内外综合录井发展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检测仪器研发的重点向井下转移;在地面参数检测方面,以综合录井信息为基础,利用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相关理论开发钻井故障检测和诊断系统与方法。综述了国外井下测量系统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对我国综合录井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国内外综合录井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国内综合录井技术主要面临的挑战和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国内近年来在油气藏真假荧光识别;PDC及BDC钻头钻井过程中岩性识别;钻井参数与岩性参数间相关关系研究;随钻过程中定量油气显示真伪识别技术;定量气测、定量荧光、定量地化录井新技术;录井信息管理、处理解释软件平台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明确提出了录井技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刚刚起步的录井学科建设和当前快速发展的录井技术均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录井学科建设,从技术名称的规范性、技术分类的目的性、基础研究的针对性3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录井技术发展,在分析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和录井信息软件4方面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发展方向,指出国内录井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已基本达到顶峰",而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旨在强调只有客观认识国内录井技术现状,才能在与国外石油工业管理体制以及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录井技术。  相似文献   

4.
廖涛  雷军 《录井工程》2016,(1):6-13
针对录井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总结归纳了石油勘探对录井提出的新要求,从随钻化、精细化、集成化、信息化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录井技术发展的特点,从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国内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及发展理念上的差别,提出了转变录井发展观念,拓展录井技术服务领域,发挥录井信息优势,整合录井资源平台,向钻井、录井、测井一体化,井场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集成化方面发展的思路,只有不断满足勘探开发的新需求,才能提高录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武亮 《录井工程》2016,(3):14-17
通过对吐哈油田三塘湖区块国际反承包录井技术服务所取得经验的分析,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公司(赫世公司)与国内公司在岗前培训、严格执行合同、人员配置及素质要求、录井设备及传感器安装要求、现场录井工作方法及要求和HSE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旨在获得先进的录井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端正态度,转变固有思维方式,加强对外服务意识和创新理念,结合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提高对外录井技术服务的水平,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粟园地区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聚集主要受构造控制,油气显示特点为:录井显示井段连续性长,岩屑录井油气显示多,但以低级别荧光显示为主,气测录井组分不全等。根据粟园地区的油气显示特点,对录井技术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常规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是本区应采用的录井技术,定量荧光录井为可选录井技术。同时,总结了该区录井判断储层类型、油质及进行油气解释评价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论述了录井技术获得的较快发展,体现为气测录井分析周期缩短、实现了定量检测;地化录井日渐成熟;定量荧光技术应用于岩屑分析;随钻测量技术应用价值和程度提高;钻具振动分析技术引入录井;传感器技术有所创新;录井软件功能更强。并展望了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于:录井参数定量化、检测方法多样化、资料采集转向井下,更加及时、真实;软件系统化、平台化、网络化,为勘探决策现场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耿子友 《石油仪器》1993,7(4):187-189
用于井场实时信息服务的综合录井,由于录井方法、新仪器不断改进与发展,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它已发展为地面实时记录和井下随钻等一系列综合录井技术。文章通过介绍国外录井系统的特点,了解国外综合录井向井场全面监控油气钻探和综合判断油、气、水层方向发展的情况,以便推动我国综合录井枝术的发展,并加速仪器国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要论述了录井技术获得的较快发展,体现为气测录井分析周期缩短、实现了定量检测;地化录井日渐成熟;定量荧光技术应用于岩屑分析;随钻测量技术应用价值和程度提高;钻具振动分析技术引入录井;传感器技术有所创新;录井软件功能更强。并展望了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于:录井参数定量化、检测方法多样化、资料采集转向井下,更加及时、真实;软件系统化、平台化、网络化,为勘探决策现场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录井技术现状基础上,该从工程录井、钻井液录井、环境监测、地质录井、地化录井、常规测量六个方面总结了吐哈录井技术系列,从发现与评价油气层、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工程事故的监测预报、特殊井眼条件下地质监测、PDC钻头条件下录井方法、评价水淹层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吐哈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效果,针对油田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吐哈录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一体化与智能化并行的时代,录井技术的定位和重点发展领域需要进一步厘定。以录井技术含量、解决问题能力、行业认可度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为问题导入,从录井传统定位、专业边界、显著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一体化时代录井内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提出井场智能采样机器人、"一趟录"信息采集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录井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录井岩石力学、"超-微-弱"高分辨率与高精度录井识别评价技术、井下智能录井技术六个重点发展领域,以期通过提升录井的行业定位与被认可度、技术先进性与智能性、效益与市场竞争力,抓住智能化时代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韩性礼  孟辉  王西安  袁宝清  何天清 《录井工程》2012,23(4):44-46,51,82
国内以综合录井仪为代表的录井装备的发展经过录井人近30年的努力,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形势的需求,也跟不上钻井技术发展对录井的要求,与国外先进录井装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在阐述国内录井装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录井装备研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理论基础和专业化研究队伍以及市场的无序竞争等问题,认为录井装备应向井下、海洋发展,向模块化、网络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因而提出领导要重视装备研究和进一步加大深海录井装备技术发展方面的建议,旨在为录井装备领域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录井技术现状基础上,该文从工程录井、钻井液录井、环境监测、地质录井、地化录井、常规测量六个方面总结了吐哈录井技术系列,从发现与评价油气层、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工程事故的监测预报、特殊井眼条件下地质监测、PDC钻头条件下录井方法、评价水淹层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吐哈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效果,针对油田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吐哈录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录井现场服务的特点,各家录井公司及相关单位都在着手录井数据远程实时传输系统研究与建设工作。该简述了国外远程数据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介绍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按照美国休斯公司网络系统所建设的录井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及相关配套技术,分析了该传输系统的功能,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这方面内容的介绍,对国内录井数据远程传输网络建设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卫  郑春山  张新华 《录井工程》2012,23(1):1-4,24
从地质录井、工程录井、录井信息化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外录井技术进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国外在地质录井方面注重微观分析,以岩屑CT扫描、激光元素分析、现场伽马扫描等构成了建立地质剖面的重要手段;油气检测从烃类气体扩展到流体和非烃成分分析,半透膜脱气器、FLUX定量脱气器有效解决了样品定量问题;质谱、光谱、色谱的应用将分析范围从C1-C5提升到了C1-C10;在工程录井方面,国外注重提速提效和安全监控,在钻柱振动、井眼稳定性、井涌、压力预测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系列产品。录井信息正在逐渐成h实时作业中心的重要信息源,录井仪正在成为井场的信息中心。未来录井技术研究将从地面采集延伸到地下采集,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着重打造井场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6.
董新魁 《录井技术》2001,12(3):61-62,70
该文简介了DLS综合录井系统的软、硬件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的特点,其中一些特点代表了国外先进综合录井仪器的发展趋势,这对国内录井仪器的研制,改造和升级提供了一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深水钻探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极高的作业风险决定了综合录井在深水钻探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水深的影响,深水综合录井具有深度精确跟踪困难、迟到时间难以准确确定以及气测值偏低等特点。经过研究对比,确定了geoNEXT智能化录井系统、FLAIR流体识别系统、Prevue实时压力录井系统等作为深水录井的组合技术,无论在发现油气层还是工程实时监测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化录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综合国外发明热解快速定量评价生油岩的原理和仪器的基础上 ,重点对国内近十二年来地化录井评价储油岩的技术及其仪器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利用油藏有机地球化学原理 ,采用热解分析方法研究开发井的油层水洗、水淹程度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国内、国外录井技术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录井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录井技术发展方向。文中特别强调我国录井技术的发展,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走,要形成中国录井技术的特色,这一目标经过录井界同行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陈恭洋  刘强国 《录井工程》2011,22(4):1-4,56
录井学科和录井专业的建设是当今录井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录井学科定位准确、录井专业设置合理,对于推动和引导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通过论述录井学科的内涵(主要包括地质信息服务和钻井工程实时信息服务)和外延(主要体现为录井信息的远程传输与监控服务、特殊钻井工艺条件下的录井服务、录井识别与分析技术的拓展3方面),明确了其主干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石油钻井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并提出了录井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