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迅速,水利行业也在加大应用范围。结合陕北地区某水库工程测量,根据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某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提出其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水利工程测量的标准要求。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时间还不长,在具体项目中应合理选择技术方案,将无人机作业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边坡高位危岩体监测手段的局限性,结合硬梁包水电站厂区边坡高位灾害变形监测要求,引入了无人机微变摄影测量技术,利用无人机采集边坡高位危岩体数据,分辨率可达亚毫米级,并构建三维实景模型,可以生成三维模型、DOM、DEM、数字点云等测绘产品。工程实践表明:微变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三维模型具有真实、纹理清晰、精度高等优势,为边坡高位危岩体调查、监测及巡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简述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在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应用中的优势特点和应用情况,重点说明其在变形监测过程中的数据获取过程及数据处理,表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谭德宝  张煜  余峰  吴星华 《人民长江》2012,43(8):101-103
车载移动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与三维建模系统将激光扫描仪、GPS、INS、车轮编码器和CCD相机等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相集成,形成完整高效的移动测量系统,能同时采集三维空间坐标数据和纹理信息,适合高精度大比例尺地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讨论了该车载系统的架构,详细介绍了传感器、定位装置和控制系统的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流程。在水利工程堤防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精细化的优点。其GPS定位误差为厘米级,三维激光扫描能达到毫米级分辨率,可实现堤防的全数字化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5.
非量测数码相机进行水利工程地形测绘的作业流程包括相机标定、像控点选设与测量、影像拍摄、数字影像处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地形图编辑等。几个试验测区的地形图测绘精度统计表明,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数码影像基本能够满足高山峡谷地区200 m摄影距离内的1 m等高距1∶1 000地形图成图要求,也可以满足高山峡谷地区400 m摄影距离内的2 m等高距1∶2 000地形图成图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利用UX5无人机进行低空摄影测量,获取数字线划图(DLG)的过程进行描述,通过对实际无人机影像数据的处理,将空三测量精度与SDCORS、GPS-RTK实地检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能够满足1∶1000地形图测绘的精度要求,为今后同类测量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传统监测大坝变形的手段一般是人工操作的水准仪。然而近年来,随着人造卫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卫星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基于卫星的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已成为可能。其中一种技术就是In 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过去10 a,该技术已经发展为可操作的成熟技术。In SAR技术通过对比在不同时间获取的两个雷达图像来观察表面变形,精度可达毫米到厘米量级。目前,高分辨率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可达1 m。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或者当变形区域面积较大时,基准测量较复杂,此时采用卫星监测方法就大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In SAR技术的精度和分辨率足够满足大坝垂直位移监测要求,且该方法比传统监测方法在成本上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大坝水利工程地质调查是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环境,为大坝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大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传统人工实地调查效率低且危险系数高。本文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和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坝区实景三维模型,通过实景三维模型解译判读坝区地质情况,分析其岩性、水文和地貌特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解译大坝地质特征,对制定和实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精度高等优势.为提高水利工程测绘成果精度,实现复杂场景下高性能测绘作业目标,本项目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出了针对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作业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要求,总结了倾斜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优势,并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以及...  相似文献   

10.
在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调查中,复杂的地形常常限制了传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如何快速有效的获取地质灾害信息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通过探索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山区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调查中的应用方法,总结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流程,阐述了结构面产状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西北某水电站出线场边坡落石灾害调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在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调查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精度,确保工程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层出不穷,文章对"3S"技术、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数字地图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GPS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测量控制管理、工程选址,测量机器人应用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以及多波束测深系统应用于水下工程地形测量等角度对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数据采集灵活、成本低且可快速获取超高分辨率影像的特点,在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介绍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从灌区信息化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灌区种植结构快速分类、遥感ET监测、输配水系统优化、摄影测量及水文模型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地基合成孔径甫达系统(GBSAR)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地形变监测设备,通过合成孔径技术和步进频率技术实现雷达影像方位向和距离向的高空间分辨率,获得亚毫米级微变形监测精度。介绍了基于GBSAR地基快速雷达做变形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模式,然后通过大坝溃坝模拟实验、高建筑物风偏变形和桥梁负载微变形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可有效应用于多个变形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Y3-1800小型倾转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应用于河长制水利项目的勘测,结合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河道的带状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等测绘成果。通过习水河河长制项目实践证明,该无人机飞行姿态好;航片影像质量高;获取的数字线划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图能够满足山地1:2 000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无人机遥感作为获取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卫星影像相比,具有机动灵活、实时传输、适合现场高危作业、影像分辨率高等特点,是卫星遥感的重要补充。无人机在水利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在河流、湖泊、水库本体监测,水域环保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农田水利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监测等方面。基于不同的监测内容,在进行影像处理及专题分析过程中,需要针对监测目的进行定向特征提取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低空无人机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逐渐成为劳动强度低、效率高、精度可控的一种新型测量方法~([1])。介绍了印尼巴丹托鲁水电站项目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摄技术获取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及大比例尺地形图以解决零散分布、小区域、带状测区测量工作并获取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及大比例尺地形图,为项目设计、方案选择、施工管理等需求提供基础数据;同时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提升测量成果的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满足工程建设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需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影像分辨率高、机动灵活、不受天气和复杂地形影响的技术特点,提出将无人机低空航测技术应用于获取复杂山丘区小流域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以陕西商洛某小流域调查评价应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调查评价所需的高清晰航片、高精度DEM、河道断面、居民沿高程展布以及地表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信息的流程与方法,提出了各个环节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编制了基于无人机航测技术的数据处理软件。应用案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获取山丘区小流域内的高清晰航片,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能够满足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要求,获取的数据可大大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该技术在即将开展的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中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由于其速度快、成本低、周期短,高效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已经成为三维设计行业的首选方案,带来了较好的工程效益。近年来水利工程亟需采用"GIS+BIM"进行三维设计和工程管理,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结合项目案例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得精细化西溪桥闸三维实景模型,为三维信息模型在水利桥闸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是利用数字地球、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构建卫星、无人机和地面控制中心上下协同、信息互通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应用平台,做到了实现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加载和厘米级精度的精确测量。通过模型软件矢量运算快速分析并生成各类专题图像。目前主要可实现河湖监测与监管、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四大功能。河湖监测与监管平台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和移动互联客户端建立移动工作站,对河湖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利工程测量中采用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存在像控点布设困难、影像间不易匹配、项目周期长等问题,针对水利水电常见的作业环境和激光点云数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测量项目,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结合传统摄影测量技术在高密度植被覆盖区域的地形测绘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分类方法,从数据获取、预处理,点云滤波分类、空三加密到成图的每一个环节,实现高密度植被覆盖区域地表信息的提取和测绘成图。通过数据精度的分析,证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相比传统摄影测量与人工测量等测绘手段在复杂植被等困难区域测量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在未来水利水电工程测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