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进入黄河上游,已研究70多a,历经多个研究阶段,形成调水方案数百个。经过深入论证,西线工程总体布局和工程规划方案已纳入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在200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8年以来,随着西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的深入,结合新形势和新发展要求,其调水规模和调水线路研究已逐渐聚集,形成了上下线组合调水的总体布局方案和一期工程方案。一期工程的上线和下线是独立的调水线路,其中上线已经过数十年勘察论证,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入黄位置高,覆盖范围广;下线利用在建工程作为水源水库,水源条件相对较好。一期工程已具备开展可行性研究的条件。建议国家尽早决策西线工程开工建设,补齐国家水网主骨架,为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和支撑西部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中国食物危机的发展情况论证了大规模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并对大西线南水北调主要线路进行了归纳分类。利用最新的31m分辨率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着重研究了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洮河自流调水方案。提出了分四阶段进行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的方案,计算了各阶段的成本和效益,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析。推荐的调水方案可使南水北调的总调水量达到2305亿m3,估计需增加工程总投资30785亿元。主要用水效益为年售水和发电收入3017亿元,新增灌溉耕地4.46亿亩价值5.9万亿元,容纳生态移民4461万人,增加绿洲32.3万km2。可以一劳永逸,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鉴于目前中国食物危机日益严重,建议遵从总体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延伸原则,尽快开工建设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对该工程的研究始于 195 2年 ,调水规模约为 16 0~ 170亿m3 ,基本能解决黄河流域 2 0 5 0年左右的缺水问题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方案总体布局、生态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主要问题的研究 ,结合该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涉及各方面关系复杂的特点 ,提出整个工程要分期建设 ,并建议将从大渡河和雅砻江支流自流调水 4 0亿m3 入黄河作为第一期工程 .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816亿m3。联合调水工程可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且技术上是可行的;估计工程总投资为20216亿元,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5.
梁书民 《水利发展研究》2011,11(6):42-48,53
阐述了大规模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并对大西线南水北调主要线路进行了归纳分类。利用31 m分辨率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着重研究了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洮河自流调水工程。提出了分阶段进行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的方案,计算了各阶段的成本和效益,并对学术界关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析。推荐的调水方案可使南水北调总调水量达到2 305亿m3,估计需增加工程总投资30 785亿元。主要效益为年售水和发电收入3 017亿元,新增可灌溉耕地4.46亿亩价值5.9万亿元,通过生态移民使8 922万人脱贫,增加绿洲32.3万km2。鉴于目前中国食物危机日益严重,建议遵从总体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延伸原则,尽快开工建设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在大量的野外勘测和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最终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四横三纵”基本格局。经党中央国务院审议并原则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由规划转入实施。但对中线工程规划中的工程规模、分期实施和输水方式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结合总体规划的研究情况对“中线工程规模、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管道与明渠的比选”等问题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经70余a论证,经历了多个论证阶段。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调水170亿m3的总体工程布局,2008年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提出了调水80亿m3的工程布局。随着论证工作不断深入,对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对调水区生态的影响认识不断加深。结合新时期新要求,依托前期工作成果,对调水方案深化研究,深入分析调水河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复核已有方案调水规模,优化调水方案,分析调水影响,提出了优化后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贾曲(上线)方案,即金沙江岗托水库抽水40亿m3+雅砻江、大渡河调水40亿m3的联合调水80亿m3方案。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近50年的勘测规划和设计研究,已经形成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受益区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工程方案。调水区和受水区的自然和生态系统复杂多变,东线和中线穿越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也十分复杂,西线工程基本是在高寒的无人区兴建,要修建高坝和长隧洞。在这种状况下,要合理地、科学地调度和保护水资源,协调好各类矛盾,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效益,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效益,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因此,笔者认为南水财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南水北调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 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 816亿m3。估计需增加的工程总投资为20 216亿元。联合调水工程通过建设总长6 800 km的西北干渠可增加水浇地1.3亿亩,生态移民1 300万人,固定10万km2的流动沙丘,从而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联合调水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本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供水目标及范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确定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是调水工程可行与否的重要依据。根据西线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规模约170亿m^3,其中第一期调水40亿m^3,第二期调水50亿m^3,第三期调水80亿m^3。在对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缺水形势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线调水的供水范围为黄河上中游的六省(区)及其邻近地区,供水对象主要为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并对西线调水进行了初步配置。  相似文献   

11.
崔荃 《中国水利》2013,(20):9-10,21
<正>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三大线路之一,规划从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干支流和大渡河支流调水170亿m3。经过10余年的工作,2013年初步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西线第一期工程由"七坝、十四洞、六渡槽、二倒虹吸"组成,7座水源水库分布在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泥曲、达曲,大渡河支流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上,总调水量80亿m3,坝高30~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建伟  范可旭  张晶 《人民长江》2008,39(17):106-108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两流域上游调水80亿m3,根据调水区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调水流域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展情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谈英武  刘新 《人民黄河》1999,21(2):19-2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多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了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40亿m^3,从水权角度分析了对长江中下游已建梯级电站的发电损失,提出了补偿措施。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调水170亿m^3,建议主管部门,对中下游新建或规划的梯级电站,根据已减少的径流量调整开发目标以减少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在对从通天河调水入疆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每年从怒江调水60×10~8m~3入疆的设想,规划了调水路线和工程规模,初步设计了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及尺寸,估算了工程投资,并研究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怒江调水入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这个方案既避免了从通天河调水入疆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矛盾,也解决了新疆的部分缺水问题,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调水方案。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基本确定,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受水区为青海、甘肃等6省(区)。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受水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受水区的选定原则,初步规划的成果以及调水水资源配置所需的配套工程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概况和调水方案比选数学模型的特点,全面的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方案比选模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并针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系统功能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沈凤生  谈英武 《人民黄河》2001,23(10):4-5,22
论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介绍了1952年以来工程研究进展情况,明确了调水规划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范围,从缺水量预测,可调水量分析,区域地质条件,调水工程方案及实施意见,投资估算等8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求,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西北地区增补水资源,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重大举措,应该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入水量前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调水40亿m^3,2030年调水100亿m^3,2050年调水190亿m^34进行了分配研究,提出了重点水资源利用的水源工程和不同调水量的受水区范围,并建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第一期工程应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实施以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泛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连为一体,形成泛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确定合理的调水总量、调水规模与布局以及调水量合理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复杂大系统,研究跨流域水资源多维尺度模拟和优化方法,建立了3层结构的泛流域水资源时空优化调配模型系统,将调水区7条河流与黄河受水区67地市统一优化调配。采用大系统协调技术和嵌套遗传算法动态调节机制求解泛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调水规模、工程布局及调水量空间合理分配方案,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