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充分发挥长江主通道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破解的重大命题。梳理了长江干线特别是中游航道、港口、船舶等航运要素的发展概况,认为中游航运发展存在着航道瓶颈制约、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提升空间有限、港口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工程实施难度大等问题;分析了长江中游区域经济社会与综合交通发展趋势,结合宜昌至武汉段运输发展特点,预测了三峡断面及宜昌至武汉段不同水平年的水运量;提出了促进长江中游航运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沿江综合交通立体走廊构建、提高中游航道网络化程度、加快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强相关基础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尹维清  戴昌军  钱俊 《人民长江》2013,44(10):76-79
长江航运存在通航等级偏低、航道潜能挖掘不足以及港口功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论述了长江航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长江航运发展目标。根据已有的规划成果和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求,提出了长江流域航道发展规划方案和港口建设规划意见:长江水系航道布局应以“一横十线一网”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地区重要航道为基础,其他航道为补充。长江水系主要港口布局应以流域性航运物流枢纽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以其他主要港口为重点,形成长江港口主骨架,并辐射地区重要港口。  相似文献   

3.
航运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效益之一。2003以后,随着三峡蓄水对通航条件的改善,长江2838公里干线航道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思路加快整治,内河通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至目前,长江沿江已有一类水运口岸22个,4个亿吨和16个千万吨级港口,长江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达6.5万公里,长江运能相当于40条京广线。长江水系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流域全社会运量的16.4%和67.8%,沿江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依托长江水运来保障,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的趋势十分明显。事实证明,三峡水库蓄水有力地促进了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航道是内河航运中最关键的基础性要素,航道等级的合理划分是航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进行了长江与世界内河航运发达水系航道技术等级的比较;就《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04)执行过程中长江航运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长江水系航道存在着航道等级划分不合理、通航标准低、航道网络化程度低及高等级航道占比低等问题;分析提出了长江航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着手进行现行内河航运标准的修编;二是研究确定合理的长江水系航道分级层次,提高最低通航标准;三是加快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促进长江水系航道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长江黄金水道潜力进一步发挥需要破解"中梗阻"问题,同时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安全、河势稳定等要求相适应,因此开展长江中游多目标协同航运优化研究迫在眉睫.针对长江中游航运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多目标协同的航运优化决策模型,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建设中游人工水道,与长江干流生态通道形成中游双通道格局"的航运能力优化思路.优化决...  相似文献   

6.
长江干线航道以云南水富至长江口,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然而,长江干线部分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滩多水浅,成为了长江黄金水道的"瓶颈",有必要通过航道整治等措施来改善和提高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但是大规模的航道整治会对防洪、河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为了研究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措施,选取了长江中游典型河段盐船套至螺山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开展了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实施前后系列年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方案实施前后该河段冲淤变化过程、冲淤规律、数量及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程方案实施后对该河段的河势及防洪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该段航道治理工程方案的优化及河势控制工程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河水利》2011,(1):53-53
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在修建高速铁路、公路、机场的同时,还希望提高长江等内河的航运能力。30日对外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希望,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达到30亿t以上,建成1.9万km国家高等级航道,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t。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我国的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的第4大河,年迳流总量达1058立方公里,水量充沛,终年不冻,为航运事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自有历史记载以来,长江上就有了航运。1844年机动船开始在上海——汉口间行驶,1878年开辟了汉口——宜昌线,1908年轮船驶到重庆,1923年宜昌——重庆间开始全年航行,1942年轮船航线伸展到宜宾和屏山。现在长江干流上终年通航轮船,长江干流是横贯我国东西的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长江干线的航运在我国内河航运中始终居于首位。全流域通航水道的里程共计56,300公里,占全国的56%,通航轮船水道的里程共计16,000公里,占全国的53%。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当前的航运状况、航运条件和航运发展规划.就这些河流的航运规划,论述了三峡水利枢纽在发展长江航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讨论了三峡工程与宜宾至重庆河段的开发、支流水位衔接、库区港口和中游航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魏茂森  王强 《人民长江》2007,38(9):156-158
以实际经验为基础介绍长江航运信息系统中"数字长江"数据整合方法,包括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整合方法,属性数据中又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字长江"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宏伟工程,对于提高长江航运安全系数,加强长江运输船舶的管理,提高航道维护管理质量,实现长江航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挖掘长江航道的通航潜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江干线宜昌至安庆段航道占整个长江干线航道的1/3,是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水上通道。目前,宜昌至安庆河段航道水深与上下游相比明显偏低,成为长江干线航运瓶颈。在全面研究宜昌至安庆段水运发展需求、航道尺度提升存在的问题、整治方案技术可行性、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航道建设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宜昌至安庆河段提高水深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该河段的航道建设思路,以为长江干线航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治淮》2020,(4)
正一、区域航道建设现状京杭运河作为国家南北水运主通道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规划中唯一纵向高等级航道,也是山东省内河航道总体规划"一干多支"格局的核心。京杭运河山东段微山至台儿庄段现为Ⅲ级航道标准(目前正在开展Ⅱ级航道建设工作),设有四个通航梯级,自上而下依次为:微山船闸、韩庄船闸、万年闸船闸及台儿庄船闸,建有微山一线及二线、韩庄一线、万年闸一线、台儿庄一线及复线共6座船闸,船闸闸  相似文献   

13.
(一)三峡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是举世无双的,它的兴建对发展长江航运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枢纽建成后“川江天险”将全部淹没而成为狭长的平湖;重庆至海口将成为统一的深水干线航道,给建造大型船舶和组织大型船队运输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并且有力的促进了长江水运的发展。可是要获得这些巨大效益,尚需修建规模庞大的通航建筑物,来克服大坝所形成的巨大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提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金沙江是长江干线航道的延伸,也是四川、云南地区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鉴于此,主要从航运历史、航运现状及规划、航运发展机遇及不利因素等方面简要分析了金沙江航运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通航从根本上改善了长江上游的通航条件,长江航运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长江干线年货运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内河航运量之首,促进了沿江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为中国经济整体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贡献,为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国家支撑战略创造了条件。通过回顾三峡通航建设运行管理改革创新的历程,进一步拓展三峡枢纽通航潜力,一定能服务好长江经济带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沙洲水道位于武汉至安庆航段,沙洲水道全长约20 km,河段属于向右弯曲的分汊河道。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后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沙洲水道河势呈恶化的趋势,影响到了长江航运。为此,根据长江航道沙洲河段实测水沙数据,利用河床演变学理论,对其河道特性、近期演变规律和成因展开了分析,并对河床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无工程条件下,沙洲河段的演变趋势向不利方向发展,尤其是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和鄂黄长江公路大桥附近的边滩及其下游河段较为严重,可能会危及到航道畅通。因此,为了保障航道畅通,必须尽快实施航道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17.
碍航过后话碍航春节前后,长江中游位于湖北石首与监利之间的碾子湾水道出现碍航现象,一百多条大小船只被阻于此,最久的被阻10多天,经济损失惊人。这次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过航道管理部门紧急处理,2月22日,碾子湾航道新槽正式开通,该河道航运恢复正常。然...  相似文献   

18.
刘怀汉  尹书冉 《人民长江》2018,49(15):18-24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干线航道条件获得明显改善,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航道泥沙问题。依托系列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及航道建设工程开展大量研究,初步揭示了新水沙条件下水沙运动机理,提出了航道泥沙模拟技术及适应不同河段泥沙特征的航道整治技术,发明了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新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长江航道整治技术研究成果,有效服务了长江航道大规模治理工程建设。随着对长江航道泥沙问题认识的持续深入以及治理理念的逐步转变,航道生态、系统治理技术将逐步完善,并持续推动长江大保护发展和"黄金水道"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赣江是我省最大河流,纵贯南北,为我省水上运输的主要干线,也是出长江的主要航道。据长远规划,赣江将辟为1000吨级航道,近期安排南昌至湖口段要求通航500吨级船舶,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即航道最小水深1.8米,航道宽80米,曲率半径不少于340米,通航保证率为95%,而赣江在南昌段形成东、西两支分叉,谓之东河和西河,分别  相似文献   

20.
武桥水道是长江中游的重点碍航水道,枯水期汉阳边滩淤积展宽,航道过于弯曲,形成碍航局面,因此2010年汛后开始实施了武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依据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航道整治工程实施以来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武桥水道河段总体有冲有淤,冲淤量与上游水沙条件密切相关;河段的河势稳定,河道深泓线走势以及位置基本不变,在潜州洲尾自左岸至右岸过渡范围内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关键洲滩—潜洲的洲体整体稳定,洲尾位置下延;汉阳边滩年内变化仍然遵循"汛冲枯淤"的规律;年际间变化较大,遇到2013年汛后长时段枯水流量的不利条件,仍对通航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疏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