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垂直深孔阶段崩矿嗣后充填采矿中凿岩硐室与底部结构需分别设计和分别施工的问题, 通过改进凿岩硐室结构, 使凿岩硐室既可作为下阶段矿块回采的凿岩硐室, 又可作为上阶段矿块回采的底部结构, 实现了凿岩硐室一结构多用途,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组织难度、减少采切工程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工程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田孟  李广涛  张希  陈涛  杨天雨  罗方伟 《矿冶》2022,(2):8-15,39
以大红山铜矿深部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凿岩硐室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矿柱面积载荷理论初步确定了硐室、条柱的合理结构尺寸,并利用FLAC3D对设计的结构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凿岩硐室宽度3.5 m条件下,条柱的宽度应设计为4.5m;同时切割槽、切顶联道的布置方式对凿岩硐室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将切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红山铜矿深部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凿岩硐室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矿柱面积载荷理论初步确定了硐室、条柱的合理结构尺寸,并利用FLAC3D对设计的结构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凿岩硐室宽度3.5m条件下,条柱的宽度应设计为4.5m;同时切割槽、切顶联道的布置方式对凿岩硐室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将切割槽布置在矿房长度方向的端部,将切顶联道布置在矿房宽度方向的端部。按研究成果设计的大红山铜矿深部采场切顶凿岩硐室在服务矿房回采过程中,可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某矿深部泵房硐室进行了断面优化设计及耦合支护参数设计,并进行了现场实践,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矿大断面泵房硐室进行了施工顺序优化,包括硐室断面开挖顺序及泵房硐室群施工顺序。研究结果表明:为确保泵房硐室底板及泵基础的稳定,宜采用正台阶光面爆破工艺,硐室群施工应遵循巷道及硐室断面由大到小的施工顺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泵房硐室耦合过程进行了设计,并对硐室围岩收敛变形、锚杆锚索托锚力及顶板离层演化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硐室围岩整体稳定,未出现局部失稳及大变形现象,锚杆锚索实现了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结构耦合及变形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大断面硐室开挖支护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韦寒波  高谦  余伟健  王文婷 《中国矿业》2007,16(10):80-82,85
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模拟分析了阳泉三矿芦南分区胶带驱动机硐室在分步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以长锚索为主要支护手段的锚网喷支护形式,能保证硐室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初步设计的支护参数,从整体上能够满足硐室的变形使用要求;硐室的底板和拱角是硐室稳定性相对薄弱部位,在硐室施工过程以及硐室施工后,应采取适当措施,确保硐室施工过程以及长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下矿山日益增加的支护成本,在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支护参数才能控制支护成本。根据某铜矿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节理、裂隙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Dips软件分析并获得了凿岩硐室及周边矿岩的优势结构面,并根据该矿山实际的支护参数,利用UNWEDGE软件研究并分析了优势结构面在凿岩硐室周边切割形成的楔形块的安全系数,即凿岩硐室整体的安全系数,最终,结合矿山的安全需求,按照锚杆类型优化了不同的支护参数,降低了该铜矿的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7.
王宝文  杨闯  李成斌 《矿业工程》2022,(1):11-14,25
在地下矿高大硐室施工过程中,由于硐室断面大、变化多,长度则比较短,而且地质条件复杂,大型施工机械难于进入工作面施工,所以在高大硐室具体施工方法的选择上比较.依据硐室的形状、规格和结构差别,所穿过的岩石性质,围岩的稳定性等情况,介绍了全断面开挖法、导坑开挖法和留矿开挖法的适用条件及施工案例,从而为高大硐室的施工方法选择上...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6,(2):220-223
红庆梁煤矿机头转载硐室为弱胶结软岩大硐室,机头转载硐室与煤仓、驱动硐室连接,硐室结构复杂,断面跨度大,支护困难。采用FLAC3D对机头转载硐室支护后硐室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得出:机头转载硐室与煤仓、驱动硐室连接区域的顶板围岩位移量较大,需要加强顶板支护强度;两帮塑性区厚度较大,而且两帮锚杆受力较为明显;煤仓过软弱煤层段和煤仓接口处砌碹法向应力较大;对硐室群围岩大变形区域和支护结构薄弱点设置矿压监测点,监测机头转载硐室群的稳定性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志勇  姚直书  何超 《煤炭技术》2014,(10):307-30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矿箕斗装载硐室原支护结构与优化支护结构进行对比受力分析,来确定优化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优化支护结构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观测和分析装载硐室的变形情况,确保箕斗装载硐室安全稳定,为优化支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司家营南区矿块大结构参数连跨凿岩硐室布置特点,建立了以载荷、跨度、拱失为变量的超静定三铰拱力学模型,并对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提出加宽硐室间柱至3 m,减小硐室跨度至6 m,实施锚网喷联合支护,约束间柱横向变形的加固措施。同时,研究得到锚杆长度为2 m,间排距为1 000 mm×1 000 mm,采用直径为6.5mm的钢筋,网距300 mm×300 mm,喷射混凝土厚度150 mm的锚网喷支护参数。最后,利用FLAC~(3D)对联合支护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硐室结构尺寸经过锚网喷联合支护能够满足承载要求,限制顶板沉降约7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