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6,15(4):36-37
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成熟和万兆以太网的迅速崛起,新的布线技术风起云涌,六类,超六类,七类,多模/单模千兆万兆等解决方案,使得终端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目前,在水平布线市场已经形成选择六类以上高端布线等级的大趋势。但是技术的多样性同样是把双刃剑,如果用户在选择实现方式时忽视了布线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布线系统的生命周期,则反而会造成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7,16(6):40-42
历时四年之久的六类布线系统标准之争终于在2002年6月17日落下了帷幕,这绝对是一个布线界值得庆祝的日子,综合布线六类双绞线传输标准正式通过了,令布线厂商烦恼、令布线用户茫然的各种草案标准终于成为了历史。六类布线标准对100欧姆平衡双绞线、连接硬件、跳线、通道和永久链路作了具体要求,它还提供1-250MHZ频率范围内的实验环境或现场环境的测试程序,六类布线系统它能提供2.5倍于超五类的带宽。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4,13(7):49-50
如今是一个应用为主导的时代,而引领着应用的核心却是技术和产品。如何使自己的产品长期为市场所接受,为用户所青睐是众多厂商能够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网络布线领域,六类布线标准的推出,有如布线市场的一个方向标.让产品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有了一个公共的技术标准、一个公平的竞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4):37-38
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成熟和万兆以太网的迅速崛起,新的布线技术风起云涌,六类,超六类,七类,多模/单模千兆万兆等解决方案,使得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目前,在水平布线市场已经形成选择六类以上高端布线等级的大趋势。但是技术的多样性同样是把双刃剑,如果用户在选择实现方式时偏离自己的实际需求,则反而会造成投资损失。本文对于高端桌面应用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西蒙公司TERA七类方案以及FTTD千兆/万兆光纤方案。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2):31-32
2002年6月,TR-42.7电信工业协会的铜缆布线系统委员会核准通过了关于六类布线系统参数要求的标准,这个标准为ANSI/TIA/EIA-568-B.2-1。自那以后,集成商、设计人员、承包商和安装商之间有了很多关于其使用价值的讨论.例如六类电缆的性能和价格,这类电缆是否适合于他们的客户和在业务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8,17(9):37-39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早在2002年6月就正式通过了六类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B.2-2002),该标准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0)批准,标准号为IS011801-2002。标准规定六类布线系统必须向下兼容三类、五类、超五类布线产品,同时必须满足混合使用的要求。在标准通过6年多的今天,正是六类布线系统迎来普及应用的时候。目前非常多的新项目正用六类布线系统来取代超五类。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6,15(7):44-44,43
随着网络技术和制造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结构化布线技术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一切技术的价值都不能脱离应用,布线技术更是如此。影响布线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总体拥有成本、标准、产品质量控制、工程安装复杂度、验收方法等。在我们讨论超六类布线系统展望它的前景时,应该包括结构化布线系统所服务的上帝——上层网络设备和应用(参见示意图1)。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4,13(8):37-38
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六类布线系统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产品,而价格的下降也促进了更多的用户选择六类产品组建网络的基础设施,如何正确的选择和利用六类布线产品来组建高性能的网络系统成为很多用户面临问题。本文以泰科电子公司的安普六类产品为例,介绍产品选择和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5年的中国布线市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六类布线已无可争议的取代了超五类布线系统而成为了市场主流。据估计,它已经占据了布线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千兆以太网的运用已得到普及,从而使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六类布线系统价格的降低也为广大用户选用六类布线系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CommScope旗下SYSTIHAX网联科技全球领先的GigaSPEED XL六类布线系统在继中标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17200信息点的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后,又成功签约了一系列新白云国际机场建筑园区内数十个建筑的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总六类信息点将超过42000点,从而再次证明了美国康普网联科技GigaSPEED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技术领先、性能优异、价格合理的特点,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CommScope在全球综合布线市场的龙头老大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6,15(5):51-52
继舟山市国税局新建办公大楼六类布线项目后,美国立维腾公司又成功服务于浙江省地税数据中心机房。浙江省地税数据中心作为全省地税的数据中心,处理大量的数据交换,信息汇总。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整个浙江省地税数据中心网络的核心,对于网络布线技术,产品以及系统设计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经过大量的严格的筛选和比较,采用了高品质的美国立维腾六类低烟无卤型布线产品,和万兆光纤线缆及LC小型光纤连接器产品。为考虑日后系统扩容的需要,整个数据中心机房项目有1500个6类信息点,同时,还有1500个光纤接口,目前已经成功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2.
GIRARD(美国奇速)公司专业布线系统凭着产品上多项的专利设计和良好的性价比一举中标陕西省地税系统布线项目。美国奇速公司为该项目提供端到端的专业六类布线解决方案,包括六类非屏蔽线缆、光缆和接插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六类布线系统的分析,就使用六类系统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项目简介 美国通用亚太区总部于2005年初迁址到上海市,在位于浦东外滩中心地带的震旦大厦22和23楼新建办公区,要求作为信息化建设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要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更要有高速的传输能力。本项目之前,闻名世界的第一布线品牌美国康普公司SYSTIMAX的布线系统已经为通用在上海的其他各代表处的成功运作做出了典范:金茂、汤臣、汇丰等项目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这次也同样不负众望,采用SYSTIMAX布线系统的GigaSPEED-XL六类布线系统在竞争中轻松夺标,充分体现了其技术领先及高性能价格比的优势。此次六类信息点总计超过1200点语音和数据信息点。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4,13(8):39-4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千兆到桌面已成为事实,六类布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目前市场上,人们对安装六类布线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6,15(8):25-2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布线系统将朝着更高的性能、更方便的管理以及更加细分、有针对性应用的方向发展。六类布线系统与超五类系统相比,其传输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标准要求的传输带宽从100MHz提高到了250MHz,为了适应带宽提高带来的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五类或增强型五类布线已无法满足千兆以上网络的传输,高速的布线系统对配线架提出了更高要求。六类千兆布线系统因其复杂的设计、制造程序,严格的质量控制,较高的布线成本,并且大量使用RJ-45配线架方式,使得总体布线成本增加。因此,引入IDC式的六类千兆配线架就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综合布线产品中的超五类非屏蔽产品与六类非屏蔽产品做了分析和评价.指出六类非屏蔽产品应是用于当前综合布线的主要产品.还结合作者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对布线方案的决策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5):31-34
六类标准自2002年6月颁布以来,六类布线系统成为布线市场上的“新秀”,受到越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系统集成商(SI)的推崇。众所周知,TIA/EIA568.B.2—1规定六类系统的带宽为250MHz,六类布线系统的测试比超五类更加严格、复杂,除了要测试必将对整个线缆系统在诸如连接正确性、连接’陛、短路、开路、信号衰减(Attenuation)、串扰(NEXT)、信噪比(ACR)这些传统的参数之外,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3):41-43
将智能化引入建筑的概念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回顾其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所谓智能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功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而所有智能化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最初安装的综合布线系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新科技的涌现,传统的综合布线系统也从最初的三类,五类,发展到目前的六类,甚至已经有万兆铜缆的解决方案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