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探索上海地区农田径流污染物的生态拦截模式,在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控制及生态恢复研究工作示范基地,开展了生态排水沟渠对农田径流营养性污染物的拦截净化效果的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尺度的应用示范。现场试验表明: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SS、TN、NH+4-N、TP均有一定的截留净化作用。工程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内生态沟渠对SS、TN、NH+4-N、TP的净化效果总体上优于示范区外部普通农田排水沟渠。总体来看,生态排水沟渠对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可减轻周围环境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2.
农田排水沟渠调控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非点源污染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深入研究,农田排水沟渠在调控非点源污染上的作用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特征及功能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排水沟渠系统对氮、磷非点源污染的迁移转化机理;结合目前研究状况,提出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沟渠内植物和底泥二次污染、农田排水沟渠非点源污染溶质净化与内源污染形成机理研究、农田排水沟渠对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次生盐碱化与灌区农田排水沟渠之间关系研究等,以期为农田排水沟渠对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控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浩云  高巍  朱磊  赵启明 《人民长江》2009,40(20):76-78
邯郸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大部分耕地处在漳河、滏阳河、南黄河组成的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给环境带来压力,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以及排放途径,沟渠湿地作为农田和水体的过渡带,通过其独特的作用,能够较好地净化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沟渠湿地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修复方面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工程技术措施。深入分析了邯郸地区水资源现状和沟渠湿地水质净化效果,针对邯郸地区沟渠湿地水面积与农田面积配比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该地区沟渠型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氮在不同生态特征沟渠系统中的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沛芳  王超  胡颖 《水利学报》2007,38(9):1135-1139
在分析河流水体中氮的迁移转化过程和衰减机理的基础上,选择太湖流域宜兴大浦镇境内林渠和赵渠两条农田排水沟为观测现场,开展氮在不同生态特征沟渠中的衰减规律研究,分析不同尺度和水动力条件对水体中氮衰减规律的影响,探讨水体中氮截留、吸附、转化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沟渠的生态特征,特别是几何尺度和水动力特性与水体中总氮衰减过程紧密相关;沟渠流速越大,水体中总氮衰减率越大;水生植物密度越大总氮衰减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刘振清  秦增忠 《治淮》2012,(6):15-16
正一、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用化合物、农业畜禽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等所引起的污染。产生  相似文献   

6.
谢娟 《吉林水利》2022,(3):54-57
针对农业排水沟渠系统中磷的迁移转化机理不清楚,运移模拟少的问题,本文以沟渠中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排水沟渠的生态结构,得出总磷在排水沟渠系统内迁移转化过程.将水流连续方程、污染物迁移转化方程组成模型,运用模型和获得的参数进行了排水沟渠的试验,对总磷的指标进行模拟,最后模拟出的结果与样品实测值吻合比较好,模拟系数更是达...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分析沟渠控制排水与植被覆盖对淮北平原典型农田氮磷流失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农田沟渠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本文以利辛试验区不同沟渠断面的氮磷观测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沟渠氮磷养分流失特征规律。研究表明:控制排水期间车辙大沟春店闸下游断面 TN、NO3--N 浓度分别较闸上游减少 24.3%、19.7%,闸上 TP 浓度较闸下虽未显著降低,但随时间变化动态波动表现放缓。控制排水条件下的排水沟渠中 TN 和 NO3--N 浓度变化对植被盖度高低有更显著的响应关系,植被生长状态较植被覆盖度对 TP 流失有更好的吸收拦蓄作用。因此,通过在淮北平原大沟采取控制排水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农田氮素向下游流失,并能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拦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亚男  李辉  杨莉  马瑞峰 《治淮》2007,(12):47-48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1、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面源起因于土壤的扰动而引起农田中的土粒、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借助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途径而大量地进入水体,  相似文献   

9.
前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COD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田退水携带的COD是河湖水体的重要面源污染物之一。经过对前郭灌区典型水田、地下潜水、排水干渠水体中COD的监测,并对近两年大规模开展的节水改造工程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水田COD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和垂直渗漏两个方式迁移,其中退水导致的地表迁移占较大比例;节水改造工程减少了地表退水量,削减COD的效果较显著,削减率与在排水干渠实测的数据基本吻合,表明节水灌溉工程也是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COD的有效方式和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黑龙江垦区绥滨灌区水量平衡关系及灌区排水水质采样监测资料,对灌区排水受纳水体黑龙江和松花江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排水口下游5~10km范围内,黑龙江和松花江混合区域水质基本与本底接近,受纳水体对灌区排水有较大的稀释能力。为了进一步缓减排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改造排水干渠、设置排水坑塘等途径净化灌区排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