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立明 《电力学报》2011,26(3):251-253,260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并具有快速动态响应调节功能特性的汽轮机DEH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在各容量机组中得到广泛推广,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汽轮机运行安全稳定性能.在分析了汽轮机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逻辑组成后,对DEH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安全油压异常、调节系统摆动等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为同类机组以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建调试期间汽轮机ATT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跳机情况,结合汽轮机的控制油路及ATT试验过程分析导致其机组跳机的原因。针对西门子ATT顺控逻辑中存在的不足与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热工优化策略,以降低机组ATT试验风险,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热工优化策略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DEH是控制汽轮机转速和负荷的系统,不仅为汽轮机正常启动、升速、带负荷以及正常停机提供控制,而且在异常情况下也能保证机组安全停机。对600MW汽轮机DEH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以提高DEH的可靠性,为机组安全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上海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ATT试验过程中,出现补汽阀异常开启、限压/初压切换异常、EH油压力急速下降等问题,结合多次试验过程,基于ATT试验阀门动作机理及相关逻辑,分析ATT试验出现异常的原因为ATT试验逻辑存在缺陷。对此,优化ATT试验相关逻辑,并制订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神华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公司3号、4号机组在进行电气解环试验及启动升速操作时,发生了汽轮机转速飞升现象,分析认为控制系统中的电气并网信号取样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机组是否为并网状态,以及控制逻辑设置存在问题易导致误操作是造成机组转速飞升故障的原因。通过提高电气并网信号的可靠性和优化DEH系统逻辑,解决了机组电气假并网试验引起的汽轮机转速飞升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亚清 《广东电力》2002,15(1):31-33,58
对韶关发电厂10号机组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中的“汽机阀门严密试验”逻辑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其设计上存在的错误,并对其逻辑进行了相应改进,消除了原设计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保证了机组安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发电厂老机组原纯液压调节系统在可控性和控制功能方面已不能满足机组协调控制(CCS)和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等要求,且还存在着调节系统部套易卡涩、迟缓率大、调节品质差、不能实现阀控等缺点,利用先进的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可灵活组态各种控制策略的优势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可满足现代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要求,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对改造后的机组进行了甩负荷试验,介绍了本次甩负荷试验情况,并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火电机组高调门流量特性与实际特性相一致是机组具有较高负荷控制精度的基础。针对某330 MW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一次调频调节精度不高,部分负荷调节范围内调门抖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高调门流量特性优化方法,该方法在机组实际流量特性管理策略的基础上,以实际流量响应流量指令线性化为目标,对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调门管理函数进行优化。优化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机组AGC、一次调频精度,并能解决部分负荷下调门抖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在经过长期运行、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或通流部分改造后,汽轮机调节阀的实际流量特性曲线将偏离设计值,从而影响机组一次调频和负荷控制能力,而现场流量特性试验存在试验条件苛刻、耗时长、精度低等缺点。本文通过对机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2种方法以辨识汽轮机调节阀实际流量特性,有阀后压力数据时采用迭代计算求出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无阀后压力数据时采用弗留格尔公式求出阀组流量特性曲线,分别通过仿真和分段线性化对DEH阀门管理曲线进行优化修正,确定阀门合理的重叠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某660 MW机组,结果表明在顺序阀模式下,汽轮机调节阀流量特性曲线的线性度有了很大改善,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变负荷和一次调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贵溪电厂三期1、2号机组采用的是ALSTOM的汽轮机,其DEH控制系统限制条件多、过载阀流量特性快对机组主汽压影响大,加之燃烧煤种与设计煤种偏差大且煤种本身差异大等因素,导致机组在试运期间出现几次限制器动作迫降负荷,协调控制系统对AGC指令响应慢,达不到电网调度中心对AGC指令的要求,稳态时主汽压偏差大,升降负荷时过热度波动大等问题,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为此,在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合理的控制策略,采用并行前馈、动态参数补偿、引入直接能量平衡信号、智能加煤加水等手段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优化后在350~510 MW之间进行大幅度负荷扰动及AGC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协调系统的调节品质符合部颁标准,能够满足机组运行和电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MB系列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MB系列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iPLC)采用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具有LAN/FieldBus系统结构,提供以太网、现场总线和串口通信等外部通信手段;系统配置可分为双CPU配置和单CPU配置,进行了完备的热备冗余设计;编程与调试软件MBPro的设计遵循IEC 61131-3标准,并增加了可视化流程图编程语言和一些专用功能块;与其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相比,在远程编程与调试、流程图编程、特色功能块、系统的开放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MB系列iPLC已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此系统只需要用户根据设备的工艺要求在图形化的编程环境中绘出顺序流程图,随后在系统内部引导求解,即可自动生成指定型号的正确目标程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封闭组合电器的特点,以隔离开关配电动机构和接地开关配手动机构为例,探讨用程序锁来防止手动误操作的闭锁逻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逻辑电路一般测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数字集成电路故障自动诊断的一种方法。包括诊断模型的建立,测试向量的生成及诊断诊试的实现电路。  相似文献   

16.
刘美俊 《家电科技》2005,(10):38-40
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是当今流行的、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本文分析了PLC的硬件组成、功能、特点,详细讨论了PLc 的应用领域.说明了PLC控制是现代工业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种变结构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根据变结构系统概念的一种模糊逻辑控制器,它省去了对系统进行精确数学描述的要求而保留了变结构系统的优良品质。采用的模糊规则是用受控过程动态特性的语言描述提出的,仿真结果表明它与常规变结构系统有相同的性能,但设计简单又减弱了抖振。  相似文献   

18.
张娅莉 《电气开关》2002,40(6):36-39
介绍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使读者在了解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础上,了解基本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原理,能够分析,设计以触发器为核心元件,且与电路初态有关的时序逻辑电路。  相似文献   

19.
Starting from a specific requirement, and logically deriving the circuits that meet it, is a method of teaching electronic circuits that is likely to be of interest to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sugested procedure, electronic DC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s are derived here.  相似文献   

20.
时序电路逻辑初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同步时序电路初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顾储元件逻辑定级和可控性分析的同步时序电路逻辑初始化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地对ISCA89电路的一些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