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全国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γ谱分析比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一次全国环境样品放射性核素γ谱测量比对。14个实验室参加了比对,测量了土壤基质样品中的^238U、^226Ra、^232Th和^137Cs活度及生物样品中的^137Cs和^134Cs活度。比对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同时也对比对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反应堆退役废物中^3H,^14C,^36Cl,^63Ni和^55Fe的液闪计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闪计数法测定了国内某退役反应堆堆芯石墨中的^3H、^14C、^36Cl,及不锈钢,碳钢锈垢和水池底泥中^3H、^63Ni、^55Fe并对上述固体介质样品的制样与测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赵镪  刘克新 《核技术》1997,20(10):595-597
利用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装置成功地测定了一批用其它方法难以断代的古人类骨化石的年代。对现代样品的^14C测量精度可达1%,样品测量本底不大于0.006MC。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检验环境土壤样品总β测量中探测效率校正因子的适用性。对同一批土壤样品用γ能谱法测量其^238U、^232Th、^226Ra和^40K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计算出样品中的总β含量(C(β)算);再用核物理实验方法直接测出样品中的总β含量(C(β)测),探测效率校正因子K=C(β)测/C(β)算。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出的效率校正因子K值与文献「1」用标准样品得出的完全一致,均为0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测量水平,促进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的质量保证工作,从1985年起本实验室开始参加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国际比对,本文报道了所参加的国际比对项目、γ放射性核素分析方法及部分比对结果。1 WHO-IRC和IAEA-AQCS比对项目从1985年到1993...  相似文献   

6.
切伦科夫计数法测量β放射性核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一台国产的液闪测量装置,开展了切伦科夫计数法测量水溶液中β放射性核素的方法学研究。对一些影响测量的因素,如样品体积,淬灭效效应和β粒子能量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现,NO^-几乎不引起淬灭,而一些有色离子淬灭严重,特别是Cr^3+离子。  相似文献   

7.
王远大  刁立军 《辐射防护》1999,19(3):208-213
本文介绍了参加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所组织的两种环境样品ALMERA-SOIL-1号(土壤)和ALMERA-SED-1号(湖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活度的比对测量结果。在HPGe低本底反康普顿γ谱仪上用替代法和效率曲线法完成了比对测量。在ALMERA-SOIL-1号样品中测到了9个核素;在ALMERA-SED-1号样品中测到了5个核素。除ALMERA-SOIL-1号样中的^60Co外,其他核素的  相似文献   

8.
河泥标准物质中放射性核素的锗γ谱定值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金波  郝润龙 《辐射防护》1994,14(6):407-415
本文介绍了我们实验室用HpGer谱仪对研制的河泥标准物质中^238U,^235U,^226Ra,^232Th,^40K,^60Co和^137Cs7种放射性核素进行定值测量的方法和结果,由于对谱仪效率进行了精密的刻度、测量中作了符合相加和干扰峰修正,采用了全峰面积法和函数拟合法两种峰分析方法,以及使用了尽可能多的特征γ射线所得的结果,提出了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7种核素,本测量与河泥标准物质(多个  相似文献   

9.
韩建伟  韦伦存 《核技术》1995,18(9):535-537
采用27MeV的^12C5^5+作为入射粒子,采用符合弹性前冲方法测量了5.6μm的硅样品中氧的含量及其深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2C与^16O符合弹性前冲方法分析硅样品中的氧,其最小探测限可达20×10^-6,深度分辨率为-450nm。该方法对于厚样品,尤其比常规弹性前冲优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采集的4个海底泥样品的测量分析,得到了底泥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Th,^40K,^210Pb,^137Cs的比活度随深度变化的数据,利用^210Pb的沉积规律和137Cs的沉积峰值与全球大气核试验高峰斯的对应关系,估算出湾内底泥的沉积速率在0.94~1.42cm/a之间,两种方法估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