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件工程师》2017,(1):15-18
本文在对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及微信学习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信的在线测试系统。该在线测试系统后台管理的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测试项目管理、试题管理、测试发布、测试评分、成绩分析等,微信客户端通过访问微信公众号有选择测试项目、自由练习、参加测试、试题解析等功能。本文阐述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应用系统的流程以及在线测试系统的实现。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测试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号已经逐渐融入大家的生活。微信公众号基础平台仅提供一些较为常用的服务,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需求,则需要使用微信平台封装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扩展公众号功能,定制个性化服务。针对这种情况,以某公司价值文化宣传为例,考虑到用户需求特殊和开发周期等要求,设计并实现基于ThinkPHP和Redis快速搭建高并发微信公众号二次开发平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ThinkPHP框架可以减少开发难度,使用Redis缓存技术可以提高系统并发度。其开发技术具有通用性,能够在高并发的微信公众号二次开发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VFP开发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图书管理的需要,具有书籍管理、借阅管理、查询等功能。从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入手,阐述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实现过程。每一阶段均给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现内容,在数据库系统实现阶段强调了类和视图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校园书籍管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崭新的社会背景和技术环境,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系统设计实现通过小程序可进行用户借书、还书、图书查询等功能;管理员可以进行用户管理、权限修改、图书管理等功能。同时界面做到操作简单易懂、系统使用方便、运行稳定,有助于校园内师生快捷操作该系统,并能有效帮助解决高校图书馆书籍借阅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和相关数据统计。对校园书籍小程序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给出了微信平台进行系统设计、研发和测试。  相似文献   

5.
《微型机与应用》2017,(18):103-105
在研究微信企业号提供的丰富功能接口与调用基础上,结合智慧化校园概念,并与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进行深研究融合,设计并提出了高校智慧化校园移动平台。阐述了智慧移动平台构架设计。首先利用基于HTTP协议的Web Service接口以及中间件技术实现微信功能管理中心与数字化校园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并根据业务需求开发设计丰富的功能模块,然后利用系统管理中心调用微信企业号平台接口,将功能模块数据封装后推送到微信企业号平台展示。通过对包头医学院微信企业号展现设计效果与实践,有效地完成了智慧化校园建设中微信企业号移动端的研究与实现,为学校整体智慧化校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无线网络日益成熟和智能手机大量普及的环境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图书资源应用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图书资源推介系统,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Android客户端,服务器端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接口,Android客户端提供图书资源推介信息查询、收藏、管理、读者互动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4G技术的使用,"互联网+"兴起,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笔者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设计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餐厅管理系统。餐厅通过公众号平台实现预约管理、菜单管理、促销以及导航等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信平台信息采集模型进行了研究,以图书馆为例设计了微信平台信息采集系统,并对其核心的图书推荐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首先,对微信平台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然后对图书推荐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点击率的图书推荐模型,对用户点击图书的概率进行计算,对用户可能点击的图书进行预测,继而实现图书精准推荐;最后分别对图书推荐系统和微信平台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实验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基于提升决策树模型的图书推荐系统综合性能最好,平均绝对误差为1.755,均方误差为1.932,均方根误差为1.841,能够更为准确地对用户可能点击的图书进行预测,继而实现精准有效地向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和喜好的图书;与微信APP成功对接后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能够正常运行,微信平台信息采集系统性能良好,满足用户快速获取图书馆相关信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魏体轩  傅晗  张捷  吕明 《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35(2):127-128+132
为了解决法院卷宗存取、借阅、归档等流程繁琐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智能卷宗柜管理系统,以此来记录卷宗的状态和流转记录,并提高办公效率。该系统基于微信企业号平台和安卓工控机进行研究,采用Netty通信、人脸检测、串口通信、红外识别等技术实现卷宗入库、借阅、查询、归还、归档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而图书查重工作则是文献采访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鉴于目前各种图书现采查重方式的不足,笔者借助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微信公众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微信的图书现采实时查重系统。该系统具有设备携带轻便、使用简单、查重快速、数据查重实时和支持多用户等特点,提升了图书现采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移动互联网媒体开展教研活动,是对教师工作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在教育领域对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微信公众平台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的分享服务,微信的熟人圈传播效应和便捷的交流分享特质,为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优良的人际交流氛围,可促进区域间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微信公众平台营造了协同、轻松、平等的工作氛围,使师生的教学活动更加优化。提出设计与开发微信公众号教学管理的思路,构建了可以互动的移动辅助平台,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旧书经营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旧书回收机构提供一个有效平台,从而提高旧书回收机构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针对目前旧书回收机构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无法满足现状的问题,本文以面向对象的思想为基础,以RUP软件开发过程为指导,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使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构建较为满意的旧书经营管理系统的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成功开发旧书经营管理系统,使得局部地区的旧书回收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自动问答是计算机与人类以自然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分支。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及其开发接口,研究了Lucene全文检索工具包和IK Analyzer中文分词工具包,并最终实现了一个基于微信的自动问答系统,可为用户提供自动问答服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个古气候环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对气候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古气候数据查询浏览、发布、在线分析、NetCDF数据在线获取等功能。同时设计的转换翻译器实现了Web平台与GRADS气象数据分析系统的异构集成,并且结合ajax技术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可视化在线分析。针对传统NetCDF数据集访问软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NetCDF数据获取架构,实现了在异种平台下对NetCDF数据的高效获取。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GIS的发展为数字城市信息化提供主要支持,针对同城生活信息平台的设计目标和作用,结合Googlemaps提供的API,实现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以城市信息交互、共享为目的,对基于Googlemaps的同城生活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及实现策略进行归纳和研究,来构建基于Googlemaps的同城生活信息平台,使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状况,以及企业与个人对微信公众号使用的普遍性,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微信公众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第三方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采用Spring MVC,Spring Security,MyBatis,JSP等Web开发技术,设计一种第三方操控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平台,为企业与个人用户对公众平台的控制与开发提供方便,并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使其更加专注业务逻辑。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小规模协作研发中存在成员之间交互不及时、文献资料管理不系统、项目信息及项目进度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设计和实现基于小规模协作研发的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交互平台、文献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等3个分系统。本系统选择实体关系模型对数据库进行建模,采用B/S结构,并使用C#的Windows编程完成界面和代码设计。本文设计和实现的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占用资源少,能为团队研发提供高效的管理服务,提高团队协作研发进度,是研发团队管理高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文件的存储、管理以及随时读取是众多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分析了Google App Engine开发技术;提出了基于Google云计算平台的文件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Google App Engine开发环境的部署,实现了文件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