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传统建模思路与流程的不足,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研究中采用"关键构造面+层序节点控制技术"定义骨架三维模型,对区域构造及旋回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建立起地层构造模型;利用"层序格架内地震约束+井控沉积微相"建立沉积微相精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控+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建立储层属性模型。所建模型能够对地层构造形态加以准确刻画,可展现出复杂礁滩纵向多旋回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区块宣汉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 ,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 ,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 ;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 ,对飞仙关组 (T1f3 -1)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方法对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反演,利用地震和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对该区沙三段砂体进行追踪解释,从而较准确地预测出沙三段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采用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方法对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反演,利用地震和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对该区沙三段砂体进行追踪解释,从而较准确地预测出沙三段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
河流相储层建模中测井和地震资料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的河流相储层来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探讨了一种综合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方法,并以大港油田某区块为例建立了基于地质统计和地震反演的定量储层地质模型.首先通过对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分析,提取三维空间变异函数,利用具外部漂移的泛克里金模拟方法建立出砂体的分布模型;然后以此砂体模型为相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经过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现象,从而获得与地质认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火山岩类储层以横向岩性变化快,地震同向轴难以准确识别追踪的特点一直以来是储层预测的难点。为了解决这种火山岩储层预测的难度,利用测井参数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该类方法选取储层敏感曲线,结合地震信息建立联系和约束,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将单点的井参数推广到整个三维地震数据上,得到一个能反映物性特征的三维数据体。此方法在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气藏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东区XX区块储层辫状河沉积相发育较好,砂体横向展布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有难度。为此,运用RMS7.4建模软件,用钻井数据进行约束,按照"点—面—体"的思路建立构造模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构建基于测井解释单井相的沉积微相模型,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构建储层属性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澳大利亚G盆地煤层气储层为例,介绍煤层气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过程。首先基于井上分层数据和地震构造解释数据建立研究区准确的构造格架,再结合综合地质认识和变差函数分析对煤储层岩相模型进行三维模拟。为了准确控制煤储层含气量、灰分的三维分布,采用综合地质认识得到的含气量和灰分的平面分布作为平面趋势约束,以变差函数为控制条件,建立煤岩含气量模型和灰分模型。根据灰分与挥发分、固定碳、水分有良好的负相关性,以灰分模型为协同约束,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挥发分、固定碳、水分模型。  相似文献   

9.
属性技术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油气检测应用较广,通常利用某种地震属性与油气之间的关系去预测储层.理论证明地震波通过含气储层时频谱要发生衰减,因此利用地震资料频谱衰减信息进行含气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对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基础上,对含气储层处的地震资料频谱衰减进行研究,寻找谱衰减属性预测含气储层的方法,阐明了利用谱衰减属性预测含气储层的机制,并利用该方法计算实际资料,并与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下三叠统飞二鲕滩储层是兴隆场Ⅰ-Ⅱ期连片三维主要产层之一,为在该区寻找新的含气目标,针对飞二鲕滩储层建立了一套合理的预测方法。通过储层建模与正演总结研究区主要沉积相的地震识别标志,依据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对飞仙关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并对储层的厚度和孔隙度进行定量化分析,认为本区鲕滩储层岩性圈闭成藏研究不深,下一步应结合已钻井的测试结果加强飞仙关组的成藏研究,以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和FracFlow裂缝建模软件,以四川新场气田须家河组须二气藏为例,探讨裂缝孔隙性气藏储层(双重介质)地质建模方法.利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完成储层构造模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型,利用相控建模方法完成储层基质模型的建立;将模型导人Frac Flow裂缝建模软件,在基于地震解释的宏观断层、构造解释成果和基于单井解释得到的微裂缝两者之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地震信息和测井解释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断层和裂缝三维地质网格模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叠前无井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对目标工区进行有效的储层流体识别。在无井或少井区,通过对叠前道集进行反演求得不同弹性物理参数,得到可以对油气进行识别的AVO强度剖面,进行储层内流体的预测工作,并用已知钻井资料进行验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叠前无井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减少了已知钻井资料的约束,而用较多的井资料来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其在砂体预测,平面展布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从而为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叠前无井弹性参数反演技术使无井区域储层预测的多解性与不确定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这项技术的应用对于类似区块的储层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汉盆地马王庙地区已进入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因此进行了马王庙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部署。利用方差体、三维可视化等解释技术,提高了在该地区解释精度,对该地区的结构构造、断裂特征、储层预测及圈闭识别方面有了新认识,同时形成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在隐蔽油藏勘探中应用的新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扶余油层河道预测一直被高度重视,由于扶余油层断裂复杂、岩相相变快等因素影响,常规地震属性预测河道难以达到精度的要求。针对这一薄弱的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河流相储层预测技术流程。以大庆油田X试验区扶余油层为例,首先对沉积单元的常规地震属性进行量纲化处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的各地震属性关联主因子,关联度越大,说明响应河道的属性概率就越高。在此基础上,对优选关联因子较大的属性数列进行一次累加,生成一阶累加序列,用以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训练样本,从而完成支持向量机河道预测模型的构建。经钻井证实,基于灰色关联支持向量机预测的钻井符合率较高,并结合地震反演预测河道砂边界的优势,辅以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从而完成X试验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的实现。同时,后钻井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河道的可靠性,成功获得工业油流井。综合研究表明,此方法用于河道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一种较好的河道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储层渗透率的预测一直是油田勘探的难点,但是其非均一性直接影响油田的生产,原因在于其油藏形成、构造及地层矿物等属性各异造成了勘探区域内渗透率的横向分布不稳定,对渗透率进行预测就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约束条件.由于渗透率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明显,因此可以将沉积相划分作为约束条件,利用STRATA地震相分析软件结合地质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岩芯资料将沉积相和地震相建立对应关系,而后通过测井资料、岩芯资料搭建纵波阻抗和渗透率的拟合关系对渗透率进行合理的刻画,针对各个地震相进行渗透率预测.由于这种方法建立在横向的地质解释基础上,因此能够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更精确的横向预测.  相似文献   

16.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参数对反演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是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之一.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各种类型参数,这些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控制了反演成果的质量.本文从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模型的正反演探讨了反演子波的频率参数p、q、λ等主要的目标函数控制参数,以及计算过程中的反射系数迭代次数和波阻抗叠代次数等参数对反演的控制作用,系统分析了上述参数对反演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际处理经验,指出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反演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歧口凹陷陡坡扇地震地质模型正演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歧口凹陷典型陆相沉积为主的沉积模式,结合储层纵向砂泥薄互层、横向砂体变化大及砂泥岩速度接近造成的波阻抗差异小等特点,利用该区的实际井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一维、二维、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通过实际井简化一维模型正演分析,建立歧口典型陡坡扇沉积特征的地质模型进行二维正演模拟,总结陡坡扇沉积的地震响应特征,再利用三维模型正演能很好的反映砂体纵横向变化引起地震属性变化的优势,对三维正演数据体的各种平面属性及时间切片等参数特征进行分析,优选出了适合该类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为陡坡扇沉积砂体的地震资料剖面解释预测和地震相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Jason反演软件中的随机模拟模块,将地质统计学方法引入到了储层预测中,可用于滚动勘探开发初期及中后期,将有限的井资料与地震反演结果联合随机模拟,可弥补资料的不足,提高预测精度。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农地区运用该模块,成功地预测了潜341小层的渗透性砂岩对江汉盐湖盆地滚动勘探开发生产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藏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在赋存方式、物性参数以及开发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煤层气藏三维地质模型能够精确描述煤层以及物性参数空间分布,推动煤层气藏的认识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对煤层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澳大利亚B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煤岩取芯分析等资料,分析构造解释的煤层层面、测井精细解释结果以及物性参数精细表征结果;借助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以地震解释煤层顶面构造和断层结果为数据基础,以测井煤层划分结果为约束条件,建立B区块构造模型;在构造建模基础上,以测井资料划分的单井岩相数据为基准,建立煤层相模型;煤层气藏物性参数建模以相控建模理论为指导,以煤层气物性参数表征结果为数据基础,实现干燥无灰基含气量、渗透率、密度、灰分含量、饱和度等物性参数空间分布模拟。在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煤层气藏储量计算方法,计算B区块地质储量,确定B区块煤层气有利区优选物性参数及标准,划分煤层气藏有利区。煤层气藏三维地质模型为煤层气藏地质储量计算以及有利区筛选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同时也为井型选择与井网布置等后续开发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