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丁锐清 《城市住宅》2021,28(5):126-127
以六安市裕安区戚桥滨水城市设计项目为例,将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挖掘特色文化要素,探寻地域文化和城市设计的内在联系,从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设计应该在感知现场的区位特质、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当地资源,塑造外部形象,使城市设计更好地突出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以南宁市新会书院为例,研究和总结了传统书院的场址选择、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寓教于景等方面的特点,寻求其对现代高校地域特色设计的启示和影响,以延续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有传统地域特色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21,39(9)
现今,国内城市建设正在高速增长,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千城一面,城市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尊重城市地域特色、挖掘地域文化的建筑地域性设计对展现城市精神,表达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潜江市民之家项目的设计策略解读,探讨如何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具有荆楚地区地域特色,同时体现城市文化、价值、精神的市民之家建筑,即通过对荆楚地区地方性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究与应用,为类似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昌学院东区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昌学院东区校园景观环境规划中,注重城市历史文化渊源及地域特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化、人性化空间的塑造,来创造富有特色的高校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邓蜀阳  熊唱 《华中建筑》2006,24(12):57-61
城市空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城市设计而言具有基足轻重的作用在城下设计中应当创造富含城市文化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在重庆江北CBD滨水区城市设计中,从城市空间着手,运用城市设计手段,以城市文化的“观演”为媒介.将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融合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滨水地区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创造出许多有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但是,目前的滨水地区环境设计更多地偏重于景观形象与绿化设计,而对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要素挖掘与体现较少,这样造成了城市滨水地区的形象雷同,而缺少文化内涵及特色.因此,如何挖掘地域文化要素,塑造城市滨水环境特色,是环境设计时值得认真研究的.本文结合湖南省汨罗市滨江风光带的环境设计,探讨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彬 《中外建筑》2014,(6):116-118
广场是城市地域文化的体现场所,是城市活力空间所在。该文以金寨县红军文化广场设计为例,通过对金寨县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层次解读、红色革命文化的提炼、演绎和诠释等过程来展现城市广场设计中如何体现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为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的文化意义作了论述,同时提出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的设计策略及重庆“剖面城市”的构想,以期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9.
地域特色元素是公共设施设计中举足轻重的隐性因素,基于地域特色元素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既完善并开发了公共设施的实用功能,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并延续了地域的民俗传统.本文通过对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其在体现地域特色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具有钦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舒波  张蒙 《华中建筑》2011,29(7):129-132
通过对达州白塔片区的城市空间概念设计实例的剖析,从城市意象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利用城市民族性、地域性的建筑风格来体现达州市的地域特色,以及如何将地域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白塔片区城市空间的具体设计中去,以体现城市空间鲜明特色和魅力.设计中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把握城市文脉,进而突出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丰富性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郑勤  张金艳 《山西建筑》2010,36(11):62-63
结合党校校园环境的符号意义、象征期待和城市环境景观建设的示范作用,通过对亳州党校新区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探讨绿色、功能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党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以适应党校环境体验的教育空间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出发,探讨了一种从文化角度进行设计的思路。为了表现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校园文化风貌,在整合设计时注重结合现有校园文化环境,并将周边的地理环境融合到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之中。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总结出校前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应该从整体文化环境出发,充分考虑校前空间所处的文化特征和城市需求,将文化特征表现在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之中,为以后的校前空间整合设计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与环境作为中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是具有教育功能的物质载体,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非常鲜明。通过对江苏省致远中学新校区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规划设计,说明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利用建筑与环境突显校园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校园空间与文化的特性,这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下,积极引入城市设计的内容,发挥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的能动作用。它既应体现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又要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及现代的综合学习阅览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从地区文化方面进行论述,探索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地区文化特色的挖掘,提出了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将地区的建筑文化进行延续,创造出特色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秀全中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从校园总体规划,建筑单体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三方面系统阐述了秀全中学新校区空间营造思想,明确以地域文化作为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切入点,对提升校园的气质与文化品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曾益海 《华中建筑》2010,28(9):103-105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该文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理论为出发点,联系长沙市城市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对长沙大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地域特色营造手法,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高校新校区校园灰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校园灰空间的层次、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校园灰空间的设计要点,即营造多层次立体化空间系统,强化地域特色,延续校园文化,采用人文尺度塑造适宜空间等。  相似文献   

19.
林燕  黄骏 《华中建筑》2011,29(7):62-66
总体规划设计立足于澳门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结合山海环境资源和生态自然然条件,对结合澳门教育特色、融入中西文化、岭南城市风格和南欧建筑特色等元素进行整合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书院式簇群生长的建筑布局模式以及体现岭南水乡特色的岛屿式环境体系,全方位地将澳门大学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多层次多中心的立体化、书院式发展的生态、人文...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浩  王亚军 《中国园林》2007,23(9):90-94
从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与辨识出发,分析了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特色的内在因素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挖掘地域性自然地理特色,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生态绿地空间格局、塑造结构特色,实现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保护并营造城市整体文化风貌,通过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实现在人文环境中塑造特色;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详细规划与园林设计层次特色的构建,实现在人工环境中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