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针对KAILASHTILLA天然气分离项目业主方案存在的稳定气产品重组分过多以及过量的稳定气送入火炬烧掉造成资源浪费和NGL产品中C3、C4回收率不足,凝析油产品不稳定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新的方案(简称建议方案),并采用先进的模拟软件PRO/Ⅱ对流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通过增加一套稳定气压缩机系统,把稳定气分成了NGL产品和干气产品,解决了稳定气产品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分离效率。在此基础上,从全厂能耗和产品收率两个方面对业主方案和建议方案进行了初步对比和分析,并作了经济性分析,建议方案年经济效益比业主方案多3832万元。  相似文献   

2.
张力 《山东化工》2023,(13):205-208
某沙漠油田中心分输站主要设备为一级两相分离器、二级油气分离器、压缩机和外输泵。前期油气混输,随着油气快速增长,混输改为油气分输,油气经一级两相分离器分离后分别管输至联合站处理。混输改分输时,从节能角度出发,考虑只投用一级分离器,不投用二级分离器、压缩机和泵,试投产证明天然气管线运行正常,凝析油输量达不到设计值。经分析,是未稳定凝析油在输送过程中随着压力降低,凝析油中溶解气析出,在大型沙丘地段出现气阻现象,造成管线输送能力大幅下降。为此,及时投用二级闪蒸分离流程,一级分离器出口未稳定凝析油经二级闪蒸分离器再次分离,闪蒸气经压缩机增压后汇入一级分离器气相出口,闪蒸后凝析油经外输泵增压外输,此后凝析油管线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陆岸终端生产工艺处理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单元、脱碳单元、脱水单元、制冷单元以及天然气增压单元,制冷单元分离出的烃类经分馏单元进入LPG储罐和稳定轻烃储罐进行储存,段塞流捕集器分离出的液相经凝析油稳定单元稳定后进入凝析油储罐储存。天然气在进入脱碳系统前需要经过丙烷制冷装置预冷处理,一方面是通过降低温度分离原料气中的重烃组分防止脱碳系统MDEA溶液发泡,从而保证下游脱碳装置稳定运行,控制外输干气中CO2组分;另外,通过丙烷制冷单元预冷后有利于CO2回收利用生产食品级产品。某气田天然气陆岸终端的丙烷制冷单元在设计阶段存在某些弊端,造成丙烷制冷剂损耗量较大,为此,需要通过对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对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将终端分馏单元的成品丙烷充装至丙烷制冷系统。通过该措施,能够有效缩短丙烷充装周期并大幅减少生产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4.
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液化烃罐车压缩机加压卸车工艺进行模拟,介绍了不同季节工况下压缩机排量和压差的计算、压缩机技术参数的简捷计算与软件模拟结果比较分析、以及基于选定的压缩机技术参数的液化烃罐车压缩机加压卸车工艺的卸车时间。  相似文献   

5.
对于高黏高含蜡凝析油的输送,采用加热输送方式能有效降低输送摩阻,避免管道因析蜡严重而造成凝管停输,而合理地设置凝析油出站温度,确保油品全线温度始终高于析蜡点,能极大降低天然气用量,对于管线平稳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英买凝析油和英牙凝析油管线为研究对象,基于SPS仿真软件模拟了凝析油在不同地温和进站温度在析蜡点的出站温...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原油稳定压缩机组的PLC控制系统方案。选用S7-300PLC作为主控制器,对压缩机进口压力进行PID调节,基本实现了原油稳定塔压力稳定的控制目标。同时设计压缩机的启动、报警、联锁等逻辑控制单元,保证了压缩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牛地气田采气产出水中出现凝析油乳化,造成凝析油回收效果不佳,后续水处理装置不稳定运行等问题,通过室内乳化物生成模拟,分析了乳化生成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控制措施,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ANSYS的往复压缩机管系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用于管道应力计算的各种软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选择了使用ANSYS软件对往复压缩机管系振动进行分析在对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中各元件力学特性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ANSYS软件中用于管道建模的主要单元和命令通过实例,介绍了ANSYS软件在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简捷,可用于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分析及防振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年产20万t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采用一种结合了计算机模拟和压缩机性能分析的新方法优化甲醇合成单元循环气量,以提高经济效益。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分析了循环量对系统性能、甲醇产量以及各设备能耗的影响,发现其在计算循环压缩机功耗时忽略了循环量的改变对压缩机性能曲线的影响,导致功耗计算不准确。因此,结合压缩机性能分析方法分析了循环量对压缩机压比曲线、轴功率曲线的影响并校正了不同循环量下的功耗。以不更换压缩机为前提,综合考虑能耗和产量,以最大化新增经济收入为目标优化循环量。结果表明,随着循环量的增加,压缩机压比曲线和轴功率曲线均下移,校正的压缩机功耗呈上凸型曲线增长;循环量为390 000 m~3/h时,能新增经济收入365万元/a。  相似文献   

10.
对PROⅡ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在氟化工行业应用进行描述,详细介绍PROⅡ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在HFC-134a装置精馏单元的运用,分析各个精馏塔压力参数变化后,精馏塔其他参数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馏单元各塔操作调整的优化方向,确保精馏单元稳定操作,并有效降低HE-134a装置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蒸发技术。它有多个单元设备组成,每个操作节点的控制都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节能效率至关重要,其中包括进料温度、蒸发压强、蒸汽压缩比、冷凝液温度等。若操作条件不当,不仅会大大降低蒸发效率而且会对设备和管路造成损害。本文建立了一套充分利用能源的MVR蒸发工艺流程,并通过理论分析对每个操作节点进行了质量和能量衡算,同时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了系统的流程模拟图。通过对操作单元的变量控制,研究了循环蒸汽量、补充水的量与进料温度、冷凝液温度、蒸汽压缩比以及蒸发压强等之间的变化关系。由数据分析可得:原料在饱和液体时进料最佳,冷凝液的温度应保持与蒸发温度的有效温差在5~8 ℃时较好,压缩机的蒸汽压缩比控制在1.8~2.2较为合理。同时可利用冷凝液和浓缩液的余热对原料预热,补充水也可从冷凝液中直接取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Unipol工艺聚乙烯装置回收系统进行优化。在受压缩机处理能力、冰机制冷能力和总的冷剂流量的限制条件下,合理分配高低压侧的冷剂流量,得到最大的回收凝液量。同时,提出向冷剂中加入缓蚀剂,减缓冷凝器的腐蚀,保证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百万吨级前脱乙烷流程的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工艺系统中进行了凝液汽提工艺的研究。模拟计算了凝液汽提塔在裂解气压缩机第五段出口时裂解气压缩、分离和制冷系统的变化情况,考察了该塔塔压的变化对这些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凝液汽提塔可降低脱乙烷塔塔底温度13℃以上,当凝液汽提塔塔压与裂解气压缩机第四段吸入口压力平衡时,综合能耗最低。建议在新建前脱乙烷流程的乙烯装置时应用凝液汽提塔,并将它设置在裂解气压缩机第五段出口。  相似文献   

14.
注洗油改为注水对裂解气压缩机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为减缓机组结焦,原设计在机组吸入管线和叶轮上注洗油。在2004年裂解气压缩机停车时,改为注冷凝水。文中对注洗油和注水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探讨,意在通过探索,更大程度的减缓机组结焦速率,提高机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15.
在百万吨级前脱乙烷流程的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工艺系统中进行了凝液汽提工艺的研究。模拟计算了凝液汽提塔在裂解气压缩机第四与五段之间时裂解气压缩、分离和制冷系统的变化情况,考察了该塔塔压的变化对这些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凝液汽提塔可降低脱乙烷塔塔底温度13℃以上,减少低压蒸汽消耗量,不会增加乙烯制冷压缩机的功率,但增加裂解气压缩机和丙烯制冷压缩机的功率,使综合能耗有所上升;凝液汽提塔塔压对低压蒸汽消耗量的影响较大,而对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和乙烯制冷压缩机的功率影响较小,当塔压为0.9MPa时,综合能耗最低。当凝液汽提塔被设置在裂解气压缩机第四与五段之间时,不建议在新建前脱乙烷流程的乙烯装置中应用它。  相似文献   

16.
温艳军  王磊 《四川化工》2010,13(3):28-31
压缩机在凝析气加工工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压缩机压缩之后的高温气体常被用来与工艺中的低温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但实践证明经压缩机出来的气体温度却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为此,本文通过HYSYS软件对现场流程的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出满足工艺需求的最佳参数。并通过对现场流程的改造,使其过程气温度很好的满足工艺的需要。实践证明:此项改造在气田对过程气温度控制方面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代现跃  刘丽 《大氮肥》2009,32(6):402-403
介绍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原理、特点,论述利用气化系统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取冷媒水,用于冷却压缩机一段进口煤气,提高压缩机打气量。  相似文献   

18.
船用涡轮增压机组在快速降负荷过程中,维持合理的风油配比,保证燃烧正常以及避免压气机发生喘振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立由增压锅炉、涡轮增压机组等主要设备构成的蒸汽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负荷突降程度下的涡轮增压机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系统负荷由100%突降至20%,旁通挡板打开持续时间约为5 s,排走过剩空气;在快速降负荷过程中,负荷突降幅度越大,压气机瞬时喘振裕度越小,越易发生喘振;系统最终稳定负荷越低,压气机喘振裕度越小,越易发生喘振。  相似文献   

19.
丙烷脱氢制丙烯因其原料易得、廉价和工艺流程短,已成为重要的丙烯生产技术。丙烯制冷压缩机是丙烷脱氢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优化设计对降低丙烷脱氢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600 kt/a丙烷脱氢装置配套丙烯压缩机的8种可能工艺流程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优化的节能设计方案。本研究为今后丙烯压缩机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聚乙烯装置扩能改造后排放气回收系统运行不稳定导致物耗、能耗增加的问题,建立ASPEN流程拟合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找到了该系统关键部位低压冷凝罐的最佳操作温度,并排除了回收压缩机“带液”操作的可能性。利用模拟计算结果,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了低压冷凝罐操作温度,将原设计的低、高压冷凝段共同回收冷凝液改为仅高压段回收,停运了回收系统中1台低压回收泵和1台低压段冷冻机,解决了低压回收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增加了冷凝液回收量,降低了装置的能耗、物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