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满足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建立了考虑热网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引入模型中,提出了综合考虑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和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分析了不同算例下的系统经济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热网,可有效提高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减少系统碳排放,并保证系统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智能电网园区冷、热、电、机械、照明等多种负荷的特点,利用夹点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电力自身特性,实现多类能源的综合分析,提出最佳优化值。在具体分析时,利用以千瓦为计量单位的换热网络,针对某些设备不包含流动介质的特点,结合各类能源的等值计算,推动多能源梯级利用。所提出的改进夹点算法,提供了一种多能源优化分析方法,既能从换热角度得到理论上的能耗最低值,又能为多能源优化利用提供一定的改进思路,适用于智能电网园区的工业用户、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等多种用户。  相似文献   

3.
结合热网模型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能源系统可实现各类能源的优化利用,有效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中重点研究基于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和热网构建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问题。首先针对各区域CCHP系统之间的环状热网,建立了考虑节点流量平衡、热能—流量约束及热损平衡约束的热网模型。结合CCHP系统能量平衡约束和热网模型,建立了多区域CCHP系统容量协同优化配置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以天津市某综合区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多区域协同规划和运行能大幅提高燃气轮机利用率,降低燃气锅炉配置容量,最小化热能传输损耗,从而显著降低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概念的提出,可再生能源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燃气轮机将电网、天然气网以及热网耦合形成综合能源系统,分析不同情形下的故障极限切除时间。研究表明,仅接入天然气网的配电网在故障情况下比同时接入热网和气网时具备更强的维持电压稳定的能力,同时提出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分析可得SVC比STATCOM维持暂态电压稳定的能力更强,最后推导出适用于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压降落公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可运用此公式来判断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碳中和和清洁供暖目标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电力和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趋势,以沼气热电联产系统为对象,提出一种计及热网热惯性的灵活性评估方法。首先,介绍了零碳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运行目标,建立了覆盖沼气热电联产系统、沼气池、供热管网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含热网的沼气热电联产灵活性的关键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为了应对热网灵活性评估带来的延时最优控制问题,给出分解-聚合的评估方法,保证用户供热的同时,支持电力系统运行。算例结果表明,通过挖掘热网的灵活性消除热能供需之间的不平衡,能够有效提升热电联产灵活性,同时避免增加出力过程对于额外产生热量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电网技术》2021,45(2):470-478
由于能源市场的逐渐开放,传统的分层集中式调度难以满足含多运营主体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隐私保护和独立决策需求。因此,针对由多个不同运营主体构成的分层式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基于目标级联算法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按子区域进行解耦,提出了一种上、下层协同的双层分布式调度模型。将区域运营商作为上层协调系统,其根据各子区域的能源需求,通过交互协调各子系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实现整个区域内的能源优化调度。针对下层子系统,将热网的延时特性视为储热装置纳入优化模型,可有效发挥热网的储能作用。最后,以某区域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双层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分层式多主体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调度,确保了各子系统的独立性。同时,考虑热网延时特性的优化模型可有效提高调度计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及增加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耦合日益紧密的电-热、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现有的能量管理模式和调度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因此,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一体、高效准确的状态估计,可以为后续协同调度、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鉴于此,简要概述碳中和...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京津冀地区电力能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成为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京津冀电力能源情势对整个华北电网电力能源规划和京津冀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亚洲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向欧洲负荷中心大规模输送清洁能源和电力的潜力。为分析亚欧洲际输电送端地区能源电力外送意愿,提出一种一次能源及电力外送意愿分析模型。模型主要包括送端地区、受端地区和国际背景3个模块,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的跨国能源电力贸易产业链,搭建联立方程形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相关检验。以俄罗斯对欧盟地区的能源电力外送为算例,考虑预设的发展情景,分析未来俄罗斯的外送意愿。模型输出结果表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依赖于一次能源和电力出口的不断增加,且俄罗斯能源发展具有强化电力出口,弱化一次能源出口的趋势;其一次能源与电力产业具有差异化发展格局,面临化石燃料过度开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步的局面。总体而言,在地缘政治格局稳定的前提下,俄罗斯对欧盟地区未来的能源电力外送意愿将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综合能源系统包含多热源环状管网且以电热耦合元件为平衡节点。然而,潮流计算中未能详细考虑热网中热能传输动态特性和管道水流局部阻力,也未能清晰定义热网负荷节点类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化热网模型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时序潮流计算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热网管道中各种阻力对管道水流量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精细化阻力的水力模型。基于热网管道中各微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构建了考虑热网动态特性的热力模型和管道温度求解模型。然后,文中重新定义了热网负荷节点类型,修正了热网中水力-热力计算方法和电热耦合处的迭代处理方法,并结合电/热系统间顺序计算方法,提出了兼顾热网动态特性与精细化水力模型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时序潮流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所提模型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