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立  张建国 《燃料与化工》2011,42(1):16-17,32
介绍了新型自动配煤控制系统,采用电子秤替代核子秤,工艺配置中取消了称量带式输送机,通过减差进行配料,减少了中间环节,能够满足配煤技术要求。系统运行稳定,配煤合格率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黑龙江煤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的适宜原料配比及工艺条件,以七台河煤与依兰煤配煤制备活性炭,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原料煤配比、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获得了最适宜工艺条件:七台河煤与依兰煤配比1/1,碱炭比6/1,活化温度850℃,炭活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可达1973mg·g^-1,比表面达1735m^2·g^-1。对于拓宽黑龙江煤炭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承东 《煤炭转化》2013,36(2):49-51,55
根据煤岩配煤理论,分析以往生产配煤比方案、装炉煤和焦炭质量,结合弱黏煤和其他各煤种性质,制定了五种配煤比方案,利用40kg焦炉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各配煤比方案以及单种煤、装炉煤和焦炭结果,认为弱黏煤配比应控制在3%~5%之间,最后经4.3m顶装焦炉生产实践验证结果在正常生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杨明 《燃料与化工》2006,37(4):32-33
安钢焦化厂自2003年以前炼焦煤预处理一直采用传统的4元配比工艺,即煤场来煤按质量指标划分为4大类型:1/3焦煤、肥煤、主焦煤、瘦煤。4大煤种由堆取料机平铺入场,直取上罐。这种工艺的缺点是:煤场分类堆料不科学,对高灰、高硫煤种没有采取特殊堆放和配比措施;配制的混和煤灰分、硫分偏高,结焦性差,导致焦炭中的灰分、硫分含量也相应偏高,M40较低。因此,从2004年元月1日起安钢焦化厂开始实施精细配比配煤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GE水煤浆工艺主要采用烟煤为原料,但是贵州主产无烟煤。GE水煤浆装置如果需要采用贵州本地煤,就需要进行烟煤和无烟煤配煤试验。通过采用多种烟煤与无烟煤配比的工程试验,分析各种配煤对生产工艺和技术经济性影响,并拟合曲线,建立煤炭价格与最佳经济配比的数学关系,根据现行煤炭价格,计算出最佳经济配比。  相似文献   

6.
张千  张磊  杨帆 《山西化工》2023,(10):85-87
固体废弃物配煤炼焦试验是在40 kg试验焦炉上进行的试验研究,是在邯钢现有配煤比的情况下配入不同比例的固体废弃物,检测试验焦炉炼得焦炭性能随固体废弃物配比的变化情况,据此找出最佳的固体废弃物配入量。  相似文献   

7.
太原煤分别与宁夏煤、靖远煤按不同配比制成1∶1配煤灰样,研究不同配比的配煤灰熔融特性。实验表明,配煤与原煤相比其灰熔融特性温度发生明显的变化,配比对配煤的影响不呈线性关系,致使配煤灰熔融特性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在比较高的温度下矿物的形态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原料煤的配煤工艺,并通过大量入炉煤粉煤质数据测试,以灰分含量、灰熔点及灰成分等关键参数为表征,对配煤系统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运行结果表明,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装置配煤工艺效果良好,有效支撑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科学配煤不仅可以优化各煤种的品质,还可有效拓宽煤炭采购渠道,增加煤种替代性。某单位利用原有输储煤装置的软硬件优势,在二元配煤工艺路线的基础上优化创新,采用3个不同品种的化工煤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煤。该三元配煤工艺具有操作灵活、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了高质量的三元配煤效果,满足SE东方炉长周期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张志强 《煤化工》2023,(3):31-34+45
介绍了先配合后粉碎、捣固炼焦预破碎、配合煤先筛分后破碎等备煤工艺,对其特点和优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硬质煤有选择性地先筛分后破碎的工艺设想,并在大焦炉工业生产配煤的基础上进行了40 kg小焦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硬质煤有选择性地筛分破碎后配煤炼焦,可改善焦炭质量,增加廉价弱黏煤配比,验证了该设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营焦化厂原料煤应用实际,通过采用煤岩镜质组活性权函数方程,计算出加权活惰比并进行优化配煤炼焦试验,获得焦炭CSR与炼焦煤加权活惰比的关系曲线,其配合煤最优加权活惰比在2.8~3.2范围。基于此原理,在稳定配合煤指标进行的配煤炼焦试验并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焦煤和肥煤配比,加大1/3焦煤和瘦煤比例,从而降低配煤成本。结果表明,炼焦煤加权活惰比与焦炭的CSR具有密切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919。经过生产焦炉进一步验证试验,在强黏结性煤降低8%的情况下,焦炭质量尚有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神木煤与黏结煤为实验对象,探究神木煤与黏结煤配伍的配比对炼焦黏结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达到完全融合状态的配煤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神木煤与气煤、肥煤和焦煤配煤时,其黏结性能与wO∶wH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神木煤配比增加,配煤黏结性变差,配煤GRI值快速下降且其实验值远低于单种煤加和计算值;在一定的神木煤配入比例内,Y值与加和计算值基本吻合;配煤wO∶wH的影响与神木煤比例的影响一致;神木煤与气煤、肥煤和焦煤配伍时,当配煤达到完全融合状态时,神木煤的最大配比分别为30%(质量分数,下同),50%和40%,配煤Y值≥10,且神木煤与气煤、肥煤、焦煤配煤的焦渣特征指数分别大于4,5,4.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华亭、张掖和神府三种煤进行单煤制浆、不同质量比的两种煤和三种煤配煤制浆实验,研究配煤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单煤制浆中,各煤种配制的水煤浆黏度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张掖煤配制的水煤浆稳定性最好,为13.11%,神府煤的表观黏度最小,为622m Pa·s,符合国家标准。配煤制浆中,华亭煤、张掖煤和神府煤以3:2:1的质量比组合制得的水煤浆稳定性最好,为9.59%,表观黏度为653.7m Pa·s,符合国家标准。配煤制浆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煤种间相互作用的效果不同,配煤煤种的选择以及配比的不同,都影响配煤的水煤浆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废橡胶配煤炼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本文对橡胶粉的热解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70kg试验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废橡胶的热解特性分析废橡胶的热解区间与配合煤相近,废橡胶的红外光谱与气煤相近,为废橡胶代替气煤配煤炼焦提供了可能。小焦炉试验表明,随着废橡胶的配煤配比增加,焦炭灰分下降,硫分有所上升,焦炭机械强度DI略有降低,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在配比2%的范围内,灰分略有下降,硫分有所上升,DI略降低,CSR略提高,焦炭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废橡胶配煤得到的焦炭微观结构分析表明,0.1~10μm的中孔和大于10μm大孔的比表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小于0.1μm的微孔比表面积变化最大。废橡胶配比从0到6%,则焦炭微孔比表面积从1.5m2/g增加到3.5m2/g。由于焦炭的二氧化碳反应性发生在表面,因此比表面积大则反应速度快,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焦炭微晶结构分析表明,随着废橡胶配比的增加,堆积高度Lc逐渐降低,石墨化度逐渐降低,废橡胶的加入影响到焦炭的基质结构,石墨化度降低对于焦炭的机械强度不利。  相似文献   

15.
74 如何提高配煤的准确性? 答:提高配煤的准确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造不合理的配煤工艺 为了保证人磨煤的准确性,煤应单独喂料计量。对于采用半黑生料法的二次配煤(或外掺煤)系统,则要求煤料流量比例准确,生料系统安装可靠的稳流装置,如生料缓冲箱加料位控制仪;双管螺旋输送机再配置冲击式流量计,从而达到稳定生料流量的目的。配煤系统也可采用同样的稳流和计量设备。在整个煤料配比系统中还应安装断料报警装  相似文献   

16.
国内小水泥厂生料配料及配煤是根据本厂的原燃料化学分析,依照设计的率值和熟料热耗,计算给出生料各原燃材料配比及碳酸钙滴定值(T_c),氧化铁滴定值(T_F)和配煤量等控制指标。在磨头或原燃料库底,由人工对原燃料各组分流量进行配凑,求得T_c、T_F及掺煤量的理想合格率,以期达到生料率值及配热符合设计要求。在各种原燃料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或者各种原燃料预均化做得较好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方法无疑是比较奏效的。但是,一般来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弱黏结煤用于炼焦配煤时所导致的配煤常规黏结性能指标胶质层指数、奥阿膨胀度及黏结指数难预测的问题,在选定基础配煤方案的基础上,添加大同弱黏结煤,研究了大同弱黏结煤配比从0%~25%变化时,配煤常规黏结性能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同弱黏结煤配比在0%~25%时,各黏结性能指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基于该相关性,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常用的配煤黏结性能指标,为更好地控制配煤和焦炭质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张继臻 《中氮肥》1999,(6):22-26
介绍了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对煤质的要求, 配煤的理论依据和配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经验模型, 并提出线性规划优化配比的计算模型。总结了配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经验, 分析了配煤应用的经济效益, 提出了今后配煤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优化配煤技术在水煤浆加压气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臻  Zhang Jizhen 《煤化工》2000,(1):41-47,50
简介了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对煤质的要求以及配煤在其中的应用。根据其要求分析了配煤的理论依据和配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经验模型 ,并提出线性规划优化配比计算模型。总结了多年来配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经验 ,分析了配煤应用的经济效益 ,提出了今后配煤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以高灰熔点府谷煤(A)分别与低灰熔点神木西沟煤(B)和神木河畔煤(C)按不同比例配比,用智能一体化马弗炉制成灰,用JRHR-3型微机灰熔点测定仪测定其在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熔融特征温度,并利用XRD与CaO-SiO2-Al2O3三元相图分析配煤灰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配比下矿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配煤可以有效改善煤灰熔融特性,配煤的灰熔点和煤的配比呈非线性关系;配煤的灰熔点变化主要是由于高温下矿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