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卤代烃与小分子的弱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饱和含氢卤代烃、饱和全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与含氧氮小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氢键、卤键和lp (lone pair)…π作用)在实验光谱学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分子水平上对这些弱相互作用的计算研究进行了阐述。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弱相互作用在化学、材料和生物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原油、油砂和泥岩进行了族组分、碳同位素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文留地区沙三段原油族组分含量表现为高饱和烃、芳烃与低非烃和沥青质;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具有海相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有机质生物源主要来自盐湖相的水生生物和细菌;植烷优势明显,甾烷参数C29αα 20S/(20S+20R)为0.37~0.57,C29ββ/(ββ+αα)为0.41~0.65,重排甾烷和γ蜡烷含量相对较高,γ蜡烷指数达到0.55~0.84,表现为典型的盐湖相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原油;油源对比分析认为文留地区沙三段原油与沙三段烃源岩关系密切,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将Xz与Am两类指数进行组合,用计算机回归方法构建了计算饱和烷烃沸点的最优经验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类指数的组合比同类指数的组合与饱和烷烃的沸点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文东地区沙二和沙三段原油、油砂和泥岩进行了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认为沙二和沙三段原油来自沙三段烃源岩;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结合原油构造演化资料,对沙二和沙三段油藏的成藏时期进行了分析.沙二段油气藏主要成藏期为东营中后期及抬升剥蚀期,主成藏期为30~17 Ma;沙三段为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在东营初期(距今33~23 Ma),为主成藏期;第二期发生在明化镇期(距今10~0 Ma)之后.对文东地区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把文东地区油藏分为近洼原生型、油源断层控制的调整型和浅层次生型3类.  相似文献   

5.
将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催化重焦蜡和加氢尾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取其中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油的饱和烃中大部分是正构烷烃;催化油浆、催化重焦蜡和加氢尾油中正构烷烃分布较宽,主要含C16~C34,重催油浆中正构烷烃分布较窄,主要含C17~C30;在实验操作条件下,随着正构烷烃碳原子数增加,以C24为参比的相对校正因子从0 81增至1 30。  相似文献   

6.
以渤海海上油田聚驱采出液沉降罐形成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油泥相、残留聚合物等组成及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组成分析显示,含油污泥样品中泥相含量较低,含油量和残留聚合物含量较高;含油污泥样品中原油饱和烃含量最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次之,芳香烃含量最少。结构特性分析显示,含油污泥在形成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较大;泥相中含有大量碳酸盐类矿物;残留聚合物结构中酰胺基已发生水解。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proposed a topological index Swhich combined the graph feature and chemical surrund-ings. It can reflect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chemical com-pounds better. The capacity of distinguishing structural iso-mer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is high.  相似文献   

8.
弹性模量是反映材料刚度的重要指标。自然界中雨淋和冻融导致古建筑砌体砖处于非饱水冻融状态。通过大气环境实验舱对古砖进行非饱水冻融作用下的饱和系数、饱水度、动弹性模量、相对动弹性模量等技术参数实验,分析了非饱水冻融作用下古砖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饱水度大于等于60%时,非饱水冻融导致古砖试件动弹性模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数值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饱水度小于60%时,非饱水冻融对动弹性模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数值影响较小。非饱水冻融作用下,古砖的初始抵抗风化能力大小是影响动弹性模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数值的重要因素。同时,对非饱水冻融作用下反映古砖抵抗冻融损伤能力的极限饱水程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柱色谱分离方法,分别以氧化铝(5g)、上部为氧化铝下部为硅胶(3g∶2g)、上部为硅胶下部为氧化 铝(3g∶2g)和硅胶(5g)4种填充方法对原油和沥青砂岩抽提物进行族组成分析,对其饱和烃馏分进行气相色 谱-质谱分析,对比剖析了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这4种不同的填充方法对类异戊间二烯型烷 烃、藿烷、规则甾烷等生物标志物的分子组成影响一般均较小,但对于高碳数正构烷烃和重排甾烷等化合物的影 响则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opological Index Based on Bond Connectiv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SincethevalenceconnectivitytopologicalindexδvbasedonpeakatomswasputforwardbyRandic Kier[1] ,ithasbeengreatlyimprovedandwidelyusedinchemistry ,biology ,environmentalsciences ,pharmacology ,andsoon[2 -6] .Butitwasbasedonpeakatomstoconstructthemodel,lessconsiderationwasgiventotheconnectivityofatoms.Therefore ,thistopologicalindexisdifficulttobeappliedtoanorganicsysteminvolvingunsaturatedbondandhetero atom .Theoptimalmolecularconnectivitytopo logicalindexmustconsiderboththepeakato…  相似文献   

11.
从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机理以及渣油的分散体系分析入手,用Matlab程序设计软件对强化延迟焦化的 原料性质与产品收率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强化延迟焦化原料的密度、残炭质量分数、氢碳物质的量比、原油四 组分(胶质、沥青质、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与焦炭收率、液体收率以及气体收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多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油田G凹陷储层条件下岩石纵横波速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江苏油田G凹陷储层的岩石纵横波速度变化特性,采集了76块岩石样品,在实验室模拟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干燥、饱水和饱油三种状态岩样的声波测量实验,分析了温度、压力、孔隙度和密度的变化对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饱水和饱油三种状态下,岩石纵横波速度呈现较好正线性相关性;压力对纵横波速度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岩石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呈负线性相关性;岩石纵横波速度与密度呈较好幂指数关系。实验结果可以为该地区地震和测井资料反演和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使用大流量采样仪在北京西北城区采集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利用CCl4和CH4Cl3对样品中的可溶有机物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虽然PM10的总质量浓度变化较大,但可溶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变化很小。应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可溶有机物中饱和烃、芳烃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西北城区大气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由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饱和烃类污染物,这表明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对西北城区大气的污染有很大影响。GC/MS分析还检测出了100多种多环芳烃(PAHs),其中有10种是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怀疑具有致癌性。由机动车排放的苯并[k]萤蒽的浓度在这些优先控制污染物中浓度最高,所以由机动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川西南部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西南部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色碎屑岩沉积、不具备生烃能力,却相继发现一批中小型侏罗系气藏。在前人对这些气藏气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气组成,岩石含烃浓度变化,以及凝析油C4-C7轻烃族组成、储层饱和烃色谱图等,研究本区上三叠统须五段生成的油气在侏罗系地层中的运移痕迹。得出:须五段源岩生成的油气,以垂直方式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经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最后运移至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且进入蓬莱镇组的时间较早。并认为,断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裂缝发育,改善砂体内部及砂体与砂体之间烃类的连通性,促进了烃类的垂向运移。从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研究,提示了川西南部具有广阔的浅层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油浆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石化总厂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糠醛为萃取溶剂,有效地将油浆的可裂化组分与稠环芳烃分 离。考察了抽提温度,剂油质量比和停留时间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为60 ℃ ,质量剂油比为 2∶1,停留时间30min时,油浆的分离效果较好。产品中精制油饱和烃的质量分数达80%,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性 能,抽出油可作为芳香型橡胶填充油的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6.
岩石的应力松弛现象涉及到各类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且工程中水的影响不容忽视.开展干燥与饱和两种状态下灰砂岩单级应力松弛试验与循环应力松弛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状态试样的松弛行为差异,并采用四单元广义Maxwell应力松弛本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1)两种状态下的灰砂岩都表现为非完全衰减的应力松弛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物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分别对原油及污染土壤中的油组分进行了分离,得到了胶质和沥青质、饱和烃、芳烃和极性物等组分,回收率达90%以上;通过气相色谱法(GC)和重量法对受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石油烃(TPHs)所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以20^#柴油为标准油,用GC法对水相中低浓度石油烃含量的测定效果较好;而用重量法测定受污染土壤中的油含量可以满足对环境样品的要求,利用GC图判别原油烃的指纹特征对于分析原油组成在环境中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室内土工试验而言,试样的应力释放是无法避免的.针对饱和软粘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时的预固结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一些试样的预固结处理,与非预固结试验资料、十字板抗剪强度的对比,分析,得出当施工速率较快,地基不发生固结排水时,抗滑稳定安全计算采用的不排水强度指标若采用未经预固结处理的快剪指标c、Φ值,会导致安全系数偏小的结论.对于饱和软粘土,采取室内预固结是一种在试验开始前把它恢复到原来的应力状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矿区大气降尘的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环芳烃(PAHs)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采集了石龙区境内11个冬-春季节的降尘样品,并应用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了其中的芳烃化合物,进而分析了其组成、分布特征和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降尘样品中共检出169种芳烃化合物,其中13种为USEPA优控多环芳烃.降尘中芳烃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017×10^-3~0.188×10^-3,均值为0.079×10^-3,芳烃质量分数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同时显示出富三环芳烃的特征.综合分析芳烃环数分布、生物标志物及MP/P,MPI1,FL/PY等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在其较小的地域面积上采矿业和加工业密集对大气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煤尘及煤燃烧产物对区域降尘中芳烃的组成影响较大,极小部分地区受到薪柴燃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宁夏东南部九彩坪一带土壤中酸解烃(酸解甲烷、酸解乙烷、酸解丙烷)与酸解氢有较高的相关,但与汞的相关程度较低,酸解烃及酸解氢为向左倾斜的单峰分布形式,其中酸解氢及酸解烃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热释汞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平面上,酸解氢及酸解烃异常呈环状,热释汞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分布,汞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可能是断裂构造的反映.九彩坪及以北地区,各项指标组合好,应是油气勘查的首选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