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变角空间桁架理论对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组合受力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构件破坏截面几何形式表达和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首先依据变角空间桁架理论推导出在拉压弯剪扭组合受力下的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的破坏面倾角表达式.据此确定破坏面几何形状,并对破坏面一侧隔离体建立极限平衡方程,获得组合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型表达式.并将推导的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型表达式与相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承载力的简易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简易计算公式,公式概念明确,计算简洁,与GBJ10—89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FRP筋NSM加固混凝土构件二次受力时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混凝土构件中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考虑二次受力时FRP筋嵌入式加固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实例分析了二次受力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另外提出了该方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矩形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式及计算公式进行归纳,建立了通用计算图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计算显示仪-计算仪,该计算仪较好地体现了各种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联系与区别,受到了师生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碳纤维布(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分析碳纤维粘贴量和配筋率对其抗压弯承载力的影响,并且探讨构件截面几何参数、材料强度、材料用量等与腹板受拉L形截面柱抗压弯承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通过相同截面不同配筋量和碳纤维布粘贴量的试件进行单调一次短期加载对比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等的影响.运用力的平衡和材料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构件承载力计算的力学模型.结果 得到具有对比性的荷载-柱中挠度、材料应变-荷载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得出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腹板受拉L形截面柱正截面抗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论 采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腹板受拉L形截面柱以提高其正截面抗压弯承载力是可行的,L形截面柱加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对类似的工程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了对它们受力特征的认识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美规范中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美国ACI 318M—05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最小和最大配筋率、正截面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承载力及其配箍构造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美国规范中受压承载力的折减系数小于中国规范;随着受力状态由大偏心受压向小偏心受压过渡,美国规范抗力折减系数的变化与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有关,而中国规范的抗力折减系数基本不体现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破坏特征的影响;对于高强混凝土,中国规范在确定混凝土材料强度标准值时引入了脆性系数,而美国规范通过较高的配箍率规定来保证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碳纤维布(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和变形性能,探讨构件截面几何参数、材料强度、材料用量等与翼缘受拉T形截面柱抗压弯承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相同截面不同配筋量和碳纤维布粘贴量的试件进行单调一次短期加载对比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等的影响;运用力的平衡和材料的本构关系了建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力学模型.结果得到具有对比性的荷载一柱中挠度、材料应变一荷载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得出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翼缘受拉T形截面柱正截面抗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论采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翼缘受拉T形截面柱以提高其正截面抗压弯承载力是可行的,T形截面柱加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类似的工程设计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52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轴压比、剪跨比和钢纤维含量特征值对柱正截面和斜截面的受力性能影响.提出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供设计应用和修订相应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SRC(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方法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FRP加固SRC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探讨FRP加固后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受力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将FRP的面积转化为等效受拉钢筋的面积.结果根据中和轴与钢骨的截面位置不同,采用实用叠加法研究并推导出了一组更为精确和合理的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结论基于平截面假定,FRP的应变略大于钢筋的应变,简化计算方法克服了简单叠加法和一般叠加法在计算上的明显缺陷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1.
部分再生混凝土梁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完成了5种配筋率共15根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截面假定理论同样适用于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并没有降低,但是其刚度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有所减小.通过分析得到了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受弯构件刚度计算的修正公式.给出了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极限压应变以及梁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建议;通过ANSYS软件完成了部分再生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连墙前型钢的受力性能及其使用情况下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利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天津文化中心三标段一部分地连墙单支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进行分析,得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并计算出在静态情况下型钢所受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型钢所受力小于其极限承载力,即型钢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但型钢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锈钢箱形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采用ANSYS软件对不锈钢轴压构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具有不同几何初始缺陷、截面残余应力、材料力学性能、截面宽厚比以及长细比的不锈钢工字形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对比确定材料力学性能、构件长细比为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稳定承载力的数据拟合结果提出了整体稳定系数的三段式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此计算方法可较准确地计算不锈钢箱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等效部分钢环法,推导出单筋圆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的实用公式,并通过对钢筋砼钻(挖)孔灌注护坡桩实例分析,论证了本文建议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钢凹值与炸药爆压关系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修正 .方法 采用钢凹法测定不同炸药试样和不同鉴定块材料时的钢凹值 ,并通过计算炸药的理论爆压 ,对关系式中的参数进行适当修正 ,从而进一步扩展其适用范围 .结果 通过得到冲击阻抗 A值与炸药密度的关系 ,重新计算的炸药试样的爆压与理论爆压误差在 5 %以内 .结论 给出炸药的钢凹值与爆压的关系式中参数修正关系及其适用范围 .通过钢凹法试验测定炸药的钢凹值 ,可利用钢凹值与爆压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爆压来定量表征炸药能量输出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实腹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进一步研究这种新型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方法通过对3根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和1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不同含钢骨率及无钢骨构件的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含钢骨率的增大,构件的承载力及延性也相应增加;在轴心荷载的作用下,从开始加载到混凝土开裂直至试件达到极限荷载,型钢与混凝土能保持协同工作;提出了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论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相比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这种新型实腹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可以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超薄壁冷弯钢构件的截面形式,该类截面构件可用于方形、C型、U型等多种形式的组合结构,灵活轻便易于组装,可成为冷弯钢构建筑体系的承载构件.分析了组合件截面的特点,并将理论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此类超薄壁钢构件轴心受压承载力的适用范围及受压构件的屈曲形式,为此类构件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工程中常用面积比的钢纤维混凝土构件的局部承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局压强度计算公式和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对局压构件进行局部增强时的设计要求,为编制《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钢筋以及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采用“条带法”计算约束混凝土压管构件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从而得出约束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同轴压比,弯矩,箍姝关系,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