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通讯系统是利用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接收来自地面的信息并转发回地面。它扩展了通讯业务使用者和通讯业务提供者的范围。 通讯业务提供者可以利用低轨道(LEO)卫星和中轨道(MEO)卫星提供移动通讯业务。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业已收到许多这类卫星系统的许可证申请。1990年6月,摩托罗拉公司宣布了“铱”方案而受到全世界的注目。这个国际  相似文献   

2.
德国Messerschmitt-Blkow-Blohm(MBB)公司提出在地球观测卫星网络中安装激光计算机系统的设想,计划研制一部具有人工智能的遥感卫星系统LESAT。该系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工作,用来加强对全球气象、臭氧层、热带雨林、海洋、沙漠延伸、地球磁场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有关数据的搜集。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目前,全世界约有120颗民用通讯和广播卫星。其中,国际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国内或区域的业务量,美国居多,其次是欧洲,亚洲。近几年计划发射的卫星约为70颗。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卫星将在亚太地区。俄罗斯的常用卫星约40颗(含“闪电”通讯卫星)。 目前卫星应用的特点主要有: 开展区域卫星系统的国际卫星通讯业务,亚洲、中东、南美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引进通讯卫星的计划;通讯卫星广播(DTH:Direct-To-Home)业务的全球普及。美国第一颗广播卫星开放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多信道的DBS(直接广播卫星)业务。澳大利亚、墨西哥不久将开放国内卫星移动通讯业务。传输文电和定位的全向TRACS卫星移动通讯系统的用户数量,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将继续增长。21世纪的海事卫星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射供实验和通讯用的低轨道卫星,因此人们对低轨道卫星通讯还很陌生,而且苦于没有利用低轨道卫星进行通讯的条件。其实,存地球的上空运行着由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射的几十颗低轨道卫星,这些卫星主要用于业余无线通讯,大多数是免费使用的。在我国只要得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许可,同样可以使用这些低轨道卫星进行全球范围的通讯。与前述的移动卫星通讯系统的区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欧洲空间局(ESA)成员国一致认为,电视会议在卫星通讯中具有重要价值,于是先后在Olympus卫星和Eutelsat卫星上进行应用验证,并开发了相应的产品和业务,以求最终建立实用的欧洲卫星电视会议网络。这一计划称为“欧洲交互直接通讯计划”(DICE)。  相似文献   

6.
美帝洛克希德导弹和空间公司研究实验室已证实有可能把一种频带极宽的激光通讯系统用于未来的卫星中继计划中。据说,设计该系统是为了高速率地把模拟信息从低轨道卫星发射到遥远的地面站去,此时把一个或多个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继站。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发轻小型智能化的卫星终端,建立起高轨道海事卫星与低轨道遥感卫星之间的双向数据链路,可以大幅度提高低轨道遥感卫星的在轨管理运行效率,缩短应急减灾等快速响应遥感数据回传的滞后时间,具有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冯腾蛟 《数字化用户》2020,(48):0001-0003
卫星是一个在天空、安全运转的先进科研设备,是一个集通讯、测量、遥感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由于卫星工作于全球轨道上,能够以多种轨道高度开展通信、测量、遥感等任务,因此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做到对地球表面的全方位无缝隙覆盖。论文以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卫星通信网络架构中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为研究目标,简要地介绍了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的概念与特征,研究了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至今的现实状况,提供了关于加强有优势的卫星业务的建设计划,研究了数字程控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同常规的通信与传输方式比较,数字程控交换在技术与成本方面有着高可用性与高性价比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接第4期) 3系统保护门限 3.1电联建议书 与遥感卫星相关的建议书是SA(space applications)系列.其中,研究对象是低轨遥感卫星数传链路且包含频段8025MHz ~ 8400MHz的建议书主要有《SA.609有人和无人操纵的近地科学卫星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保护准则》、《SA.1 026低轨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和卫星气象业务数据传输系统(空对地)的集总干扰保护标准》、《SA.514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及卫星气象业务系统遥令及数传链路的保护标准》、《SA.1 022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及卫星气象业务系统干扰保护标准的确立方法》,上述建议书着重于干扰保护标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遥感卫星具有技术要求低、成本低、发射简单、无轨位限制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目前我国已建成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和大气观测等多领域的遥感观测。遥感卫星大部分属于非静止轨道(NGSO)卫星,数量庞大的NGSO遥感卫星不断涌现和部署,对卫星业务及频率轨道资源的监管带来严峻挑战,为促进无线电频率轨道资源的有效使用,开展NGSO遥感卫星的监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网络》2024,(2):67-69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造卫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电视广播信号、接收导航定位信息、获取地球资源信息等。大多数情况下,卫星在发射后会被安置在地球周围的某个预定轨道上,因此,人们根据轨道高度(距离地球表面的距离)对卫星进行了分类: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卫星。目前,地球轨道上有成千上万颗卫星在运行,每颗卫星都有其独特的轨道和任务。但无论这些卫星的用途如何,它们都在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连接世界各地的人们,缓解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并为人类开启新的技术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神州天鸿北斗卫星应急灾害遥感预警通信系统是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通信系统而建立的民用用户服务支撑平台。该系统包括北斗空间卫星(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地面总站和神州天鸿北斗卫星民用运营中心、国家减灾指挥中心及神州天鸿北斗卫星民用用户终端4部分。  相似文献   

13.
2.1.3.2 地球站对邻星的干扰和邻星对数字卫星接收站的干扰(邻星、邻站干扰)噪声 我们是用静止轨道卫星上的转发器来实现电视节目的卫星广播。处于静止轨道的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在赤道上空绕地球运转,运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理想状态下静止轨道卫星参数如前所述。处于静止轨道上的卫星相对于地面的卫星数字卫星接收站来说,它是固定不变的。这一条静止轨道对全人类来讲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随着通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这条轨道上的通讯卫星已相当拥挤,C波段差不多2.5度就安置一颗卫星,Ku波段差不多5度就安置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4.
围绕光学卫星遥感图像中的海面舰船目标检测问题,考虑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和低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源遥感卫星的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多结构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和自适应阈值分割对静止轨道卫星遥感图像进行目标预检测,然后将预检测结果与卫星图像的地理位置信息相结合来确定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候选目标区域,最后提取候选目标区域中目标的主要特征,进行舰船目标判别,将判别结果反映到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图像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海洋背景遥感图像中的多个运动舰船目标,具有目标检测率高、虚警率低、时效性好等优点,为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对海面运动舰船目标的实时监视跟踪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轨道位置资源稀缺已久,巨型低轨卫星星座的发展浪潮使得低轨轨道资源也变得空前紧张,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星座作为GEO和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星座的折中,必将成为各国博弈的角逐场,参考世界各MEO星座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种(6+4)MEO星座方案,并使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对星座覆盖性能、星际链路特性和信关站选址及覆盖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该方案通过地面站中继实现轨道间通信,有效规避了利用星际链路实现轨际通信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系统得到简化、可靠性得到提高,在全球低轨卫星轨道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具有很强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全球之星”(GLOBALSTAR)卫星通信系统是以美国(QUALCOMM)和(LORAL)公司为首的一家跨国集团公司提出的,这项计划是发射四十八颗近地球轨道(LEO)的通信卫星,用以提供全球范围内廉价的高质量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这项计划预计在1998年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7.
格林尼治时间2008年9月19日21时48分,一枚俄罗斯"质子-M"(Proton-M)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将搭载的加拿大Telesat公司新一代电视直播卫星Nimig 4送上太空。卫星进入远地点35786公里、近地点4400公里、倾角12.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不久,在澳大利亚Perth的卫星跟踪站接收道卫星首次发射的信号,证实卫星运行正常,发射获得成功。实施这次商业发射的,是俄美合资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  相似文献   

18.
卫星通讯在亚太地区能掀起又一轮热潮吗?卫星新技术在亚洲北部的应用正在形成。从卫星用户发展势头看,其功能方面,尤其是Ku波段的应用使得卫星业务赢来了又一轮发展的商机。在去年12月由ITU主办的信息行业世界峰会(WSIS)上,联合国已制订了缩小拥有卫星与非拥有卫星国家之间差距的计划,主要采取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卫星通讯和信息交流的措施。作为缩小"数字鸿沟"计划的一部分,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联合启动了在中国38.4万所乡村中学教育工程项目。该项目覆盖中国西部11.1万个村庄。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卫星技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后,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空间科学正迎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近地轨道空间资源.人们利用海洋卫星、环境卫星、资源卫星与遥感卫星等"站得高就望得远"的作用,对海洋与陆地进行探测与研究,把生存和生活领域扩张到地球大气层以外.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在空间信息、测绘、农林、国土、海洋等诸多领域,进行着地面与海面上无法或难以进行的科研生产活动,为人类创造多方面的福利.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2004年12月21日宣布,意大利航天局和阿莱尼亚航天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7.75亿欧元的研制合同,由阿莱尼亚航天公司研制开发COSM0-SkyMed卫星系统.该系统由4颗军民两用地球观察卫星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