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上已兴建78座引黄涵闸,总设计引水流量4146m~3/s,设计引黄灌溉面积300多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207万公顷,年均引黄水量110亿m~3。开灌以来,粮食产量增长了3~4倍,有近12万公顷盐碱、涝洼地被改造为高产水稻田。引黄有力地促进了沿黄地区农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引黄灌溉的发  相似文献   

2.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原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自1961年始发展引黄灌溉,已陆续建成6座引黄闸,形成堤南、韩董庄和祥符朱3大引黄灌区,年均引黄水量约4.5亿m~3,灌溉面积达6万hm~2,农业用水占全县总用水量比例很大。同时,引黄灌溉为本县地下水补源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河水灌区盐碱化的原因在于灌溉用水过量,地下水位上升,使潜水蒸发表土积盐加剧。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应当对灌溉水量进行调控,使根层土壤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度、地下水埋深在适宜动态。黄淮海平原,河南人民胜利渠、陕西泾惠渠、新疆五家渠等灌区的实践表明,实行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防治灌区盐碱化、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的根本途径。建议适当减少引黄水量,黄淮平原可不引黄发展井灌;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灌区对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地表水灌区盐碱化的原因在于灌溉用水过量,地下水位上升,使潜水蒸发表土积盐加剧。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应当按农业用水量调控灌溉水量,调控根层土壤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度及地下水埋深在适宜动态。黄淮海平原,河南人民胜利渠、陕西泾惠渠、新疆五家渠等灌区的实践表明,实行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防治灌区盐碱化、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的根本途径。建议适当减少引黄水量,黄淮平原可不引黄发展井灌;在地表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灌区对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目前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面积200万ha左右,年引水量100多亿m~3,其中1989年引水155亿m~3。根据黄河分水方案,豫鲁两省每年可引水量只有125亿m~3,而两省规划要求灌溉面积433.3万ha,所需的水量达174亿m~3,因此引黄灌溉只能以节水求发展。以往对节水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但由于节水政策落实不了,有些成果尚难以推广应用。目前对节水政策的研究又不多见,致使有些水利政策直接影响节水  相似文献   

6.
基于GAMS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联合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和地方对黄河水量的分配比例,未来内蒙河套灌区引黄水量为40亿m3/a,而目前河套灌区多年平均引黄水量为52亿m3/a。随着引黄水量的逐年减少和灌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成为灌区的首要任务。通过灌区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并根据河套灌区中长期规划和水资源利用特点,设计了2种引黄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方案,同时对规划年水资源联合利用情况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不同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包括微咸水,可以在40亿m3/a引黄水量下维持灌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夏引黄灌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耗水占据了绝大部分引黄耗水量。本文在以引黄水量为主要灌溉水源、适量采用开采地下水作为补充的基础上,对整个灌区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灌溉的节水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井渠双灌现状年引黄灌区十县市可减少渠首引水量1.53×108m3,减少损失水量将达到0.68×108m3。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表明,可减少田间引黄灌溉用水量1.95×108m3,减少渠首引黄水量为3.48×108m3,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水量为1.54×108m3,具有显著的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8.
滨州地区位于山东省北部,辖六县一市。黄河水是该区的重要水源。自50年代开始,经过开发、停灌、复灌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现已建成667公顷(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2处(其中2万公顷以上大型灌区4处),设计引水流量305(?)5m~3/s,设计灌溉面积29.1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6万公顷,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79.4%。30多年来,引黄灌溉对全区农业增  相似文献   

9.
1 灌区概况 双河灌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县,设计灌溉面积3.60万hm~2,实际灌溉面积1.0万hm~2,设计引水能力30m~3/s,全年供水1.40亿m~3,以直接引黄灌溉为主。近几年,黄河断流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该灌区用水必须采取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1抓管理、挖潜力,不断加强供水保障能力灌区全年引黄供水47.57亿m~3(含生态水),完成灌溉面积1835.57万亩次。一是积极探索应急凌汛水灌溉。提前开展调研部署,及时制定"专题预案",2016年凌汛引水2.82亿m~3,完成灌溉6.56万hm~3,有效缓解了夏灌供水压力。二是加  相似文献   

11.
1井灌区概况茌平县位于位山引黄灌区中下游,涉及16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1105km2,耕地7·2万hm2,年均引用黄河水量2·0亿m3,为确保当地的农业灌溉用水和补给地下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灌区在大力发展引黄灌溉的同时,十分重视机井灌溉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用水原则,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机井,提取地下水抗旱保收。灌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中的空隙水,开采和补源条件较好,宜成井面积为964km2,占灌区总面积的87·3%,地下水补给量2·46亿m3,具有发展井灌的基础条件。2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不良后果2·1存在的问题2·1·1…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 的区域潜水蒸发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潜水蒸发受气象、土壤、地下水埋深以及土地利用(作物种类)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区域潜水蒸发量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具有空间变异性。考虑灌区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和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对潜水蒸发量影响,提出一种基于GIS的区域潜水蒸发计算方法(GREGEC),并在ArcGIS10.0中利用其内置的VBA环境完成Arcobjects编程计算。在河南省柳园口灌区的应用表明,GREGEC计算的多年平均潜水蒸发量与水量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误差为2%;与灌区地下水模型所得结果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但逐月潜水蒸发量变化规律更合理。GREGEC方法能有效提高区域潜水蒸发量计算精度,且方便编程实现,将传统点尺度的潜水蒸发量计算提升到灌区尺度。  相似文献   

13.
稻田土壤水分与浅层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成荣  沈波 《江苏水利》2000,(12):31-32
1 前言 在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时,其灌水下限是以根层土壤水分为指标的,因而,及时、准确地获取稻田土壤水分,就成为提高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关键。 稻田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灌溉,消耗于水稻蒸腾、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在稻田处于无水层状态,当根层土壤水大于田间无水层状态,当根层土壤水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水既向上蒸腾蒸发,又向下补给地下潜水;当根层土壤水小于田间持水量时,地下潜水则  相似文献   

14.
深化改革 多方并举 实现灌区良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潭灌区位于山东省菏泽市西南部,东鱼河以南,包括曹县、单县的大部分及东明县、成武县的一部分,总面积3676km~2,耕地面积22.8万hm~2,设计灌溉面积18.7万hm~2,灌溉保证率50%,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5万人.骨干送水干线长133km。渠首设计引水流量80m~3/s,设计年引黄水量5.34亿m~3。自干线建设以来.由于资金投放不足,造成沿线部分工程不配套,建筑物阻水,水量损失严重,达不到设计引水能力,工  相似文献   

15.
开展农业灌溉节水、节能研究既是支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也是支撑国家节能减排承诺的具体实践。受农业节水、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河北省井灌区灌溉用水和灌溉耗能之间关系复杂,分析了1980-2015年河北省井灌区灌溉用水、灌溉耗能、地下水位变化等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地下水埋深与提取单方水耗电量呈幂函数关系,地下水埋深越大,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灌溉能耗的增加幅度越来越大;(2)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每度电可开采水量从1980年的8m~3减少到2015年的0.9m~3,相比1980年2015年灌溉水量减少了13亿m~3,但是灌溉能耗增加了131亿kW·h。(3)1997年后由于灌溉水量减少而降低的能耗不足以弥补地下水位下降增加的能耗,由此导致1998-2015年每公顷灌溉能耗额外损失为20 850kW·h。本研究对指导河北省农业灌溉水-能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灌区概况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的大型引黄灌区,设计引黄灌溉面积28.8万hm~2,现已扩大到36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该灌区经过30多年的管理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黄灌溉带来的增产净效益平均每年1.4亿元,同时还补充了地下水源,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2 黄河限流对位山灌区的影响 黄河水是聊城市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是不可缺少的水源,已成为该市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目前,位山灌区年平均需引黄河水是为14亿m~3左右,而黄委分配给该市引黄水量为8亿m~3左右,只占需水量的57%,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黄河限流后,位山灌  相似文献   

17.
彭楼引黄灌区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城市彭楼引黄灌区地处鲁、冀、豫3省交界地带的徒骇河、马颊河上游,自河南省范县彭楼引黄闸引水.设计灌溉面积13.33万hm2,引水干渠总长91.9km(其中莘县段78km)。设计引黄入鲁流量30m3/s,设计年引黄水量3.98亿m3。重点解决莘县、冠县干旱缺水问题,是与该灌区中小型蓄水工程联合灌溉的大型灌区。  相似文献   

18.
农田灌溉节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节水是缓解我省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 南水北调、开发新水源工程、节水灌溉久已成为摆脱我省水资源短缺的三大举措,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此已付出极大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引江是跨世纪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区内城市工业人口增长和能源基地的用水,分配农业的水量有限,又是局部地区受益。开发新水源工程,按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计算,地表水平水年各河来水量,海河流域已控制96.5%,滦河流域在姚林口水库建成后基本上可全部控制。况且今后开发新水源工程,难度大,投资大,效益差。地下水资源,全省现有配套机井50余万眼,灌溉面积近300万hm~2,其中纯井灌面积约240万hm~2。浅层地下水平均每年超采20亿m~3,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确定河南省受水区的引黄规模,在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和对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河道外生态环境等需水预测的基础上,结合灌溉排水工程学、工程经济学、生态学理论,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对受水区的多种水源进行多方案优化配置研究,通过地下水、中水、地表水和黄河水的联合调度,尽可能削减引黄流量峰值,对引黄水量过程进行优化,找出灌溉工程规模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之间的最佳切入点,最终合理确定河南省受水区的引黄水量为27 991万m~3,为总干渠规模的合理确定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灌区奠定基础,并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丰县耕地面积7.67万hm,灌溉水源依靠“引进江湖水、蓄地面水、挖掘地下水”三水并用 根据“丰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预测”及2000年丰县农业实际情况,全县农业灌溉中等干旱年份需水量为5.82亿m~3,特殊干旱年份需水量为7.41亿m~3,由于受水源限制,相应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