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塔河一号油气田TH1—9—1水平井,目的层为三叠系中统下油组的砂岩地层,而该目的层砂顶与底水之间的最大厚度只有6m,因此该井设计靶窗只有上下1m,垂深4582.34m,属于超深超小靶窗类水平井。为了准确入靶,必须保证MWD无线随钻监测仪器的成功率及准确预测钻具的造斜率。通过精心组织与施工,该井从造斜至完钻仅用时31d并准确入靶,创造了塔河油田的一项新记录,在国内外同类型井中也是名列前矛。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裂缝型油藏,其优越性比直井更加明显。该技术研究解决了塔河油田短半径水平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施工效率的有关问题。介绍了短半径水平井钻头优选;抗高温的测量仪器、定向弯螺杆优选方法;钻井液体系和性能优化、井眼轨迹设计等内容。通过使用该技术使塔河油田短半径水平井施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平均单井施工周期缩短12.4d,对今后塔河油田短半径水平井的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KZ2-1H井是布置在塔河油田阿克亚苏构造上的一口以三叠系中油组为主要目的层的开发水平井.设计靶前前位移640.00m,水平段长449.91m,造斜段及水平段总长达1460.00m,是塔河油田三叠系水平井中造斜段及水平段总长最长的一口井,也是三叠系水平井中水平段最长的一口井,施工难度大.通过本井的成功施工为今后该类井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AT1-2H水平井、AT1-9H水平井,从水平井井身剖面优化设计、定向侧钻钻具组合选择、着陆控制技术(包括工具造斜率的确定原则、闭合方位控制技术、稳斜探顶、矢量进靶)、水平控制技术(包括加强复合钻进、垂向控制留有余地、动态监控)等几方面对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超深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K417C井是塔河油田具有探边性质的一口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该井的成功施工为该区块大面积实施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为该区块发现大面积油藏提供了准确的钻井科学依据。该井由低点向高点钻进穿越4个油组,日产油量达175t/d。  相似文献   

6.
小井眼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闫德宝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9):53-55,57
小井眼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在定向井、水平井、小井眼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钻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钻井工艺的发展水平。应用小井眼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进行老井重钻,使老井复活并增加产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好,因而该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TK846CH水平井是由塔河油田老油区部署的一口小井眼开窗侧钻水平井,该井是塔河油田小井眼开窗侧钻成功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塔河油田TK104H、TK105H、TK106H、TK108H、TCA06H、TK430H、TK448H、TK449H、TK636H九口水平井综合分析,总结提出了塔河地区三叠系井眼稳定的维护技术,并阐述了实施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技术措施和水平井施工常见问题及其对策。为今后该油田的水平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旋转地质导向系统在中国大陆水平井的首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的原理及在塔河油田的首次应用,针对塔河油田水平井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了旋转地质导向系统优越性,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提高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油田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31井区属于稀油区,只有两个油层,厚的只有8m,薄的仅有2m,且储层物性差。通过在这两个油层打水平井能有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单井产量。由于首次在该区块打水平井,地层复杂,易漏、易塌、油层较薄、每口井的油层深度不确定,这些因素给水平井技术的实施带来较大难度。针对存在的困难,采用科学合理的轨迹设计、轨迹控制等技术,精心组织,密切跟踪,综合运用钻井、录井和测井信息,准确把握地质轨迹,及时修正靶窗,成功的完成了该区块4口实验水平井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应用试验表明,适合于塔河油田的水平井钻井液以两性强包被聚磺混油体系为佳.结合塔河油田水平井使用的聚磺混油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工艺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阿克亚苏构造是塔河油田南部新地区新领域的油气发现,AT1-2H井是西北分公司2006年在塔河油田阿克亚苏构造上部署的一口开发水平井,该井由西南石油局重庆钻井公司70852井队承钻施工,通过对本次卡钻事故原因的分析和处理,为塔河油田该区块以后的钻井施工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TK627H井在小井眼、水平井段钻遇裂缝性孔洞段,钻井液只进不出,在欠平衡钻井实施困难,存在上部地层掉块的复杂情况下,制定出一系列预防措施,满足了井下安全钻进的需要,完成了水平井段的施工。  相似文献   

13.
膨胀套管技术是一项可在钻井过程中充当技术套管封隔复杂地层的新技术,可优化井身结构,进行封隔异常高压层、坍塌层和漏失层等。塔河油田深层侧钻井需要满足避水要求,且需钻遇石炭系易漏层和易坍塌层,存在2套压力体系,使钻井和后期完井面临诸多困难,造成该油区深部地层原油难以得到解放,采用膨胀套管充当技术套管,为解决塔河油田侧钻水平井开发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塔河油田?177.8mm套管深层开窗侧钻井的开发难点,提出一套膨胀套管技术解决方案,膨胀套管实施后采用非常规直径130mm井眼钻进,分析了膨胀套管施工技术难点,确定施工程序及方案,并从膨胀套管及配套技术两方面详细论证分析,验证其在深层侧钻水平井中应用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膨胀套管技术首次在该地区侧钻水平井TK6-463CH井中进行钻井封堵应用的实施情况。现场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膨胀套管钻井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塔河油田深层侧钻水平井的钻井难题,并得到很好的技术实践。  相似文献   

14.
DK27H井位于西达里亚的一口水平井,主要开发三叠系中下油组油藏.前期直导眼完钻井深为4500m,根据直导眼实钻资料分析,中、下油组已全部水淹,原设计水平井方案无法实施,因此提出更改设计.但由于该井与邻井DK3C井在斜深3795m距离最近为8.43m,考虑到与DK3C井井眼防碰因素以及目的层中下油组相对构造高点A、B(A、B为靶区)点垂深及空间闭合方位的变化,为保证目的层精确中靶,水平井调整为塔河油田的第一口三维绕障大斜度定向井,施工难度极大,该井快速、优质施工,并且刷新该油田多项技术指标,为今后该油田类似井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扩大塔河油田的开发力度,先进行斜导眼施工,探明低幅度隐蔽型油藏低渗层分布规律,成功避开低渗层,保证水平井的顺利施工.该研究对水平井开采效果以及整体油田的发展战略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以适应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要求是钻井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塔河油田水平井完井方式多是177.8mm+139.7mm复合尾管固井,固井质量优良率在85%以上。首先分析了水平井固井的技术难点,进而从水泥浆的体系、套管的安全下入、附件的优选、现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塔河油田水平井固井相对应的水泥浆性能及固井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刘宏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1):75-78
为了提高油气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老井改造侧钻将得到广泛应用,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数量逐年增多,而且水平位移越来越大,水平段越来越长,施工井的垂深越来越深。水平位移由以前的300m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000m以上,斜深由6000m以内发展到现在7000m以上,垂深由5500~6000m加深到6600m左右。我公司于2009~2010年先后施工了TK844CH和TH12513CH两口老井改造大位移侧钻水平井,特别是TH12513CH井,创造了塔河油田侧钻水平井水平位最长纪录,水平位移达1390m。该井的钻井成功为塔河油田施工侧钻大位移水平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岩性差异大,地层压力变化大,局部区域有高压盐水层和膏盐层,开孔尺寸受限,给钻井工程带来诸多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坐封斜向器开窗侧钻、定向随钻扩眼、膨胀管和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TK7-640CH井的钻井实践表明,以上技术在塔河油田奥陶系177.8 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能够封隔复杂地层和异常压力系统。就侧钻井技术难点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总结该井实钻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塔河油田老井的恢复及再生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河油田三叠系油藏储层埋深在4000m以下,有相当一部分直井钻成后低产,油层相当薄,有的分布呈现不连续且底部有底水,鉴于以上情况,实施双台阶水平井钻穿非连续的薄油层,可以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能源。目前塔河油田第一口双台阶水平井AT2-8H井顺利完井,为今后双台阶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10区T756-1H水平井目的油层有效厚度仅为1.1m且含有底水,属于超薄油层。该井应用FEWD仪器对该薄油层进行开发,获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分析了T756-1H井的难点和应对措施,介绍了超薄油藏水平井的设计、施工、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以及FEWD仪器在T756-1H井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