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结合碱减量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织物上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研究了低温等离子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复合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度30 Pa,处理时间4 min,处理功率300 W的等离子处理工艺,苯胺单体浓度0.25 mol/L,氧化剂APS质量浓度0.06 g/mL,掺杂酸浓度0.6 mol/L,反应时间2 h,氧化聚合,制备的复合导电织物其表面电阻率可达102Ω.SEM、FTIR及XRD测试结果表明涤纶织物表面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存在,且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无定形区面积增加,结晶度减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涤纶仿真丝绸织物样品进行织物结构和服用性能的测试,探讨了织物结构、单丝细度、织物重量等对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提出仿真丝皱类织物的结构规格.  相似文献   

3.
以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70/30混纺纱线为原料,13.1tex混纺普通纱为经纱,15.6tex混纺竹节纱为纬纱,开发的平纹组织交织形成的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面料。对具有抗菌和防紫外线功能的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纤维面料的服用性能和风格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面料舒适柔软,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以及防风性能,细腻匀整滑爽,适宜开发成环保功能型内衣面料,在功能性纺织服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纤维面料的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乳酸纤维面料的耐用性能、外观性能和舒适性能与涤纶纤维面料作了比较和探讨,得出聚乳酸纤维面料有比涤纶纤维面料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c纳米纤维膜,并进行氧气低温等离子后处理以提高该材料的润湿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等离子处理前后纤维形貌的变化,同时进行了纳米纤维膜动态润湿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表面刻蚀效果明显;同时,润湿性能增加,这归因于氧气等离子处理的刻蚀及接枝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影响分散染料常压可染改性涤纶碱减量处理的主要因素,提出用ADP替代促进剂1227与渗透剂JFC效果更好。经测试,改性涤纶的力学性能与真丝接近,并具有较佳的仿真丝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用凉爽涤纶纤维、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和防紫外线涤纶纤维为原料,设计开发了5种凉爽型防紫外线涤纶针织面料,对其内在质量、舒适性能和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面料的编织工艺参照普通涤纶长丝,但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上机张力.采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所开发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作为防紫外线纺织品使用.与4种双面织物相比,纬平针织物的顶破强力、保温和防紫外线性能较差,但透气、吸湿和透湿性能好,可根据产品用途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影响分散染料常压可染改性涤纶碱减量处理的主要因素,提出用ADP替代促进剂1227与渗透剂JFC效果更好。经测试,改性涤纶的力学性能与真丝接近,并具有较佳的仿真丝效果。  相似文献   

9.
PTT纤维是集多种化学纤维优良性能于一体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用它织成的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的手感,性能优于涤纶织物.探讨了PTT纤维的染色性能,对设计的双面针织面料进行了染色和整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根据麻赛尔纱线的特点,利用其与涤纶交织开发针织面料,对麻赛尔/涤纶交织针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水洗尺寸变化、起毛起球性、硬挺度以及顶破强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3种试样的服用性能作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麻赛尔与涤纶合理地进行交织时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超细涤纶仿丝绸针织面料导湿舒适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实验测试方法,探讨了超细涤纶仿丝绸针织面料的导湿舒适性,从液态水传递性、透湿性、放湿干燥性和透气性等方面的测试证明它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良好的导湿放湿性,故可作为内衣和夏装的较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利用微波对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仿真丝绸处理的新方法。文中探讨了微波加热对涤纶纤维碱水解的促进机理,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找出碱液浓度、微波照射时间和照射功率与减量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预测方程,该方程可以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预测和控制。本文还对微波碱减量处理前后的织物风格进行了测试,同时也与相同织物结构的真丝绸织物做了对比性测试。结果表明经微波碱减量处理的仿真丝绸织物的主要风格指标都接近真丝绸的指标。实践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涤纶碱减量整理的机理,研究了减量设备和定型顺序对涤纶仿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就涤纶仿真丝织物各项物理指标与织物厚度的关系以及织物厚度的分类方法作了分析;提出了用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或经纬丝线密度之和进行织物厚度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明了褶裥式涤纶仿真丝织物的形成机理、织造工艺、织物性能等方面的问题。该产品风格新颖,褶裥成形自然,保形耐久,优于一般热定型打褶织物,为理想的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开发的超细纤维仿丝绸针织面料与结构相似的真丝织物在服用性能方面,主要是耐用性和舒适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证明该仿丝面料服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所选原料性能的研究确定了适合生产仿真丝绸织物的原料。同时,利用所建立的织物结构模型,设计出两种交织型仿丝绸结构,不仅增加了针织仿丝绸产品的种类,同时是一条利用交织进行化纤仿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超细纤维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介绍了超细纤维原料在针织服用面料上的广泛应用。利用超细纤维可制成仿真丝、仿桃皮绒及麂皮、高导湿面料等织物,风格独特,并指出发展超细纤维技术,提高针织产品开发能力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酯盐抗静电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了抗静电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以及涤纶织物耐洗次数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浓度为20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80 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同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经5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