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傅子宴 《新食品》2006,(18):55-55
在厦门,“酒水难微”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特别是在白酒总销量下滑的趋势下,很多经销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但是,厦门德才商贸却通过创建“名酒展示中心”这一模式,让白酒、红酒、洋酒、黄酒、饮料等各类销量齐头并进。该公司总经理郑镇才认为,“创建名酒展示中心,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酒文化,这比追求短期利益更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昌龙 《新食品》2013,(17):168-168
2012年下半年,高端白酒价格发生了断崖式的下跌,短短半年时间零售价跌掉一半还多。白酒产品销售严重下滑,行业利润急剧下降,之前累积的巨量存货成为白酒行业体内的“脑血栓”,极大地影响了白酒产业上下游从业者的信心,白酒行业一夜之间进入了“红海”市场:高端产品坠入谷底,中低端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如何才能找到破解白酒市场“囚笼”困局的钥匙呢々  相似文献   

3.
为挖掘影响消费者对女式内裤满意度的因素,以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内裤产品,以淘宝网平台销量前10名女式内裤产品的用户评论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爬虫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并对评论数据进行词频分析。采用扎根理论建立女式内裤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女式内裤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产品材质、产品设计、产品描述、产品定价及产品服务。客户关注最多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即产品的材质和设计。该研究为国内女式内裤的研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莫尔佳 《新食品》2014,(12):106-107
作为洛阳白酒商贸企业的龙头,以销售中高端白酒为主的洛阳洛百烟酒有限公司在去年的白酒行业大势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影响:尽管公司产品的销售量还在上升,但销售额和利润值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面对这样的形势,公司的营销总监马斌针对产品结构、公司员工和团购销售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惜  刘贵洪  彭伟  曾祥斐 《新食品》2012,(10):122-127
单品运营,品牌的忠诚还是发展的末路? “三公消费”的公开,对某些一线白酒品牌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经销商层面,单品经销商受到的影响则更为严重,何为单品经销商?即手中紧握某款品牌的某一个产品,其利润与销量受到该品牌直接影响的经销商。我们认为,单品经销商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只经营一个单品的经销商,它泛指产品线相对单一、主销或主要赢利的产品只有一支单品的经销商换言之,一旦该品牌崩盘,单品经销商便会像池中之鱼一般受到殃及。不做,面临出局;做了,却没有话语权——这就是单品经销商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4,(21):48-53
序 “三公禁令”并非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主要原因,真正引发行业调整的核心因素是白酒行业集中度过低。过去,在高利润的支撑之下,“三得利”模式促进了白酒产品和品牌的大量产生。规模不经济,竞争水平低导致白酒行业隐藏着巨大的调整动能。“三公禁令”不过是引发行业调整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相似文献   

7.
马超 《现代家电》2008,(1):50-51
伴随着传统小家电产品销量增长趋缓和利润率下滑.越来越多的家电行业渠道商和零售商开始将关注重心调整为寻找新商机产品,找到自身代理和经营的蓝海。销售渠道单一、营销瓶颈无法突破、商业资源不能整合、品牌生命力无法彰显,天花板现象已经引发了传统产品乃至新兴产品的“集体焦虑”。  相似文献   

8.
陈薏霜 《新食品》2013,(22):70-70
10月底,中国白酒14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1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一线名酒除茅台勉强维持增长外,其余皆面临着战略调整的严峻考验。二线名酒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高速增长时代已经彻底衰退。区域名酒除互助青稞酒表现差强人意外,整体增速大幅下滑。在宏观经济趋稳和政策趋严的大形势下,白酒行业的“寒冬”并没有在传统“双节”旺季中逆袭回暖.行业真正进入低增长、低账款、低利润的“三低”时代。  相似文献   

9.
吴勇毅  陈渊源 《酿酒》2009,36(3):18-19
原料涨价、冰雪、地震等灾害频出,尤其是金融危机的肆虐,高端白酒的销量和价格都出现了下滑,为了摆脱困境,高端白酒必须做好“过冬”和“瘦身”的准备,另辟蹊径,采取适当策略,才能化危为机,并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时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运生 《中国酒》2002,(3):35-36
2001年年报已尘埃落定,白酒类公司有喜亦有忧。总体而言,行业经营业绩整体下滑,有两家公司首次出现亏损;为数不少的公司积极开拓经营领域,寻找新的利润来源;个别公司可能要沦落为股票市场的“壳资源”。(白酒类上市公司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参见本期《整体业绩滑坡生存压力增大》文中表1——编者) 一.业务萎缩、业绩下滑 2001年白酒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和下降各半,可贵的是贵州茅台和湘酒鬼两家公司主营收入增幅都在40%附近,五粮液、山西汾酒、顺鑫农业增长在10%以上,其他11家公司或基本持平、或降  相似文献   

11.
王启凤 《酿酒》2014,41(5):15-19
四川拥有众多优质的白酒品牌,白酒产量连续多年在国内保持第一,然而,受塑化剂事件、限制"公款消费"和行业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3年高端白酒销量大幅下滑。体验营销是展现白酒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也将为高端白酒营销带来新的思路,因此,探讨四川高端白酒企业体验营销策略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傅子宴 《新食品》2009,(20):78-83
序 是恐惧“禁驾”,还是恐惧白酒 “禁驾令”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自8月15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整个白酒行业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恐慌中——种种数据显示.在“禁驾令”刚刚推出之时.白酒市场销量、尤其是餐饮渠道的销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下滑非常明显。一时间,厂家、经销商、终端纷纷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3.
互动     
《新食品》2012,(19):I0003-I0003
经销商库存难以消化到底为何 上海舜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贵治 从文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各地的市场均出现不景气的现象,不但高端白酒不能动销,中低端产品的销量也出现波动,原本中秋前夕应该是大量出货的旺季,可今年的旺季却有点“冷”,往年越临近中秋出货量越大,今年这段时间的出货时断时续,颇不稳定。今年的市场是多方面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影响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膨化率的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膨化率是衡量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原料的理化特性、挤压设备参数、挤压工艺参数等对淀粉挤压产品的膨化率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挤压膨化动力、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影响产品的膨化率.挤压膨化动力越大,产品膨化率越大,但过高的动力会降低膨化率.当膨化动力较大时,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越大,膨化率越大;膨化动力较小时,张力越小,膨化率越大.熔融体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产品膨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15.
《酿酒》2017,(4)
跟踪不同包装条件下的浓香型白酒在二年货架期间感官和理化指标变化,研究不同酒瓶材质、装酒量对酒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储存期延长,所有实验酒样均呈"酸升酯降"规律;储存期间关键指标变化以玻璃瓶最小,陶瓷瓶次之,不锈钢瓶变化最大,而口感以陶瓷瓶装最佳;装酒量对白酒关键指标和口感影响明显,装酒量越小,装瓶空度越大,水解越厉害,口感也越差,但考虑到热胀冷缩等因素,白酒灌装时以95%~98%装酒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服装商贸城零售商经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中西部地区服装商贸城零售商经营业态与行业、店铺、经营状况及店铺需求等相关信息,并对商贸城零售商的经营情况及经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中西部地区服装商贸城零售商信息化水平较低,通过网络渠道开展营销推广和进货的零售商占比较低;零售商经营年限、经营困难感知、客户收入水平,商贸城所处地段、硬件配套、档次规格等因素对零售商经营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为服装商贸城转型升级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晶晶 《中国食品》2013,(24):16-19
受遏制“三公”消费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白酒销售业绩逐渐下滑,价格一路下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7日.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布雷登顿的Intertape集团公司将始于1946年的著名老品牌MailAway和方兴未艾的邮寄和海运产品策略有机结合.他们宣称零售商可以立即从全套邮寄产品中获利.但零售商究竟能从中得到如何收益?Intertape集团和他们重新激活的MailAway产品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商家获得更高利润和更高顾客满意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郑文义  邓波 《新食品》2005,(B10):50-51
白酒市场促销过度,终端无法改变。采取怎样的收降手段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血拼”,在规模和效率、销量和利润之间灵巧地平衡?  相似文献   

20.
冯柯桦 《新食品》2013,(22):143-144
一直以来,商超渠道都不是白酒的主销渠道。名酒企业仅仅将之作为价格标杆或仅作产品展示之用,此外还有一些买断贴牌商将之作为旺季促销获利的渠道。长此以往,白酒商超渠道的运作薄弱而混乱:名酒厂家不投入,也不主动引导:大量买断商看中卖场的人流及销量,平时将产品价格标高进行展示,旺季则以买赠促销的形式进行销售。“商超渠道里,包销产品春节一个月的销售占了全年销售的80%。”成都嘉僮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际在成都专注商超渠道运作已有十余年,此前一直以传统包销产品的手法运营商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