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10万 m~3/d,远期规模40万 m~3/d,采用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在进厂水质 BOD_5=200mg/L,SS=260mg/L条件下,出厂水质可望达到 BOD_5≤20mg/L,SS≤30mg/L。为降低能耗,减少基建投资和便于运行管理,本工程还采用了钟氏沉砂池、微孔曝气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污泥气浮浓缩池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生物膜法A2/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气浮设备出水为试验用水,研究了生物膜法A2/O2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好氧)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特性和效果.厌氧和缺氧反应器为以陶粒为填料的上流式滤池,一级好氧反应器为以塑料空心球为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二级好氧反应器为以陶粒为填料的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表明,进水CODcr为1 000~2 200 mg/L,NH3-N为200~400 mg/L,厌氧反应器HRT为20 h,缺氧反应器HRT为24 h,两级好氧反应器HRT均为48 h,二级好氧反应器硝化液回流比为3时,出水CODcr≤100 mg/L,NH3-N≤15 mg/L,CODcr和NH3-N可以同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水环境建设目标高,水资源严重匮乏、水环境现状质量差、生态用水需求量大的问题,进行了景观水体补水的多水源净化处理技术集成,重点开展了污水处理厂生物池技术改造与气浮滤池污水深度处理的一级A升级改造工艺研究,实现了普通再生水水质COD≤50mg/L、NH_3-N≤5mg/L、NO_3~--N≤15mg/L、TP≤0.5mg/L的目标。开展了浸没式超滤膜+反渗透再生水工艺研究,实现了高品质再生水COD≤30 mg/L、NH3-N≤1.5 mg/L、NO_3~--N≤10mg/L、TP≤0.3mg/L的目标。建立了以一级A出水、再生水、雨水、过境水等多水源补水的综合模式与工程示范,补水能力达到2万m3/d,为中新生态城新型水环境系统构建与实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气浮-MBBR工艺处理水产品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浮-MBBR工艺处理水产品生产废水,实践证明:在进水CODCr≤2000mg/L,BOD5≤900mg/L,SS≤600mg/L的条件下,经过气浮-MBBR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出水的CODCr<100mg/L、BOD5<30mg/L和SS<50mg/L。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两级软化-TUF-RO-DTRO工艺在瀚蓝环境下属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治理中的工程运用,处理规模540 m3/d。运行结果表明:进水为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进水COD、总硬度(以碳酸钙计)、氯离子、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和电导分别为180 mg/L、1 800 mg/L、1 200 mg/L、960 mg/L、4 000 mg/L、5 500μs/cm时,系统最终产水率为88%~90%,出水指标分别为13.0 mg/L、21.0 mg/L、120.0 mg/L、68.0 mg/L、240.0 mg/L、491.0μs/cm。其水质指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表1中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要求回用于补水,产生10%~12%的DTRO浓缩液回喷焚烧炉膛用于炉膛降温,最终达到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工程运用。此外,在实际运行中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为9.23元/m3,为后续循环水近零排放治理工程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运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南某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10万m3/d,在提标扩容改造期间,须将二级处理构筑物分组停产进行改造,会导致处理能力减半,污染水环境。为实现不停产改造,采用了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对生化系统进行应急扩容改造,改造过程共耗时20 d。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在仅运行一半二级处理构筑物的情况下,厂区处理水量达到了10万m3/d,实现了其处理能力翻倍,且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浮—水解酸化—IC—曝气—混合反应—砂滤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制浆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当造纸废水水量12 000 m3/d、CODCr≤1 670 mg/L、BOD5≤750 mg/L、SS≤1 200mg/L,制浆废水水量6 000 m3/d、CODCr≤14 500 mg/L、BOD5≤5 100 mg/L、SS≤3 430 mg/L时,处理出水CODCr≤90 mg/L、BOD5≤30 mg/L、SS≤30 mg/L,可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要求。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0万m~3/d,配套建设一级强化处理设施规模40万m~3/d,采用全地下建设型式,出水水质标准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其中TN为5 mg/L,TP为0.05 mg/L。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化+生物滤池+气浮池+炭砂滤池+消毒工艺,处理后的尾水排至金汁河,回补河道满足景观水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龙江某炼化污水处理场深度处理项目的外排含盐废水中间水池出水,考察二维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效果,推动二维电催化氧化技术在炼化废水处理项目的工程应用。通过小试和中试论证,出水COD和TN均达到并优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排放标准。处理后出水COD为33.5~55.5 mg/L,去除率38.20%~56.98%,单位水处理成本为1.58~2.45元/m3,年平均水处理成本为2.01元/m3,降低了废水处理运行费用。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含盐类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技术难题,污水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0.
明胶生产废水中有机物、有机氮、Ca2+浓度高,对微生物活性有较大的抑制,采用预沉—气浮—水解酸化—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在进水pH9~12,CODCr≤3000mg/L,NH3—N≤30mg/L,TKN≤200mg/L情况下,出水CODCr80mg/L、NH3—N≤5mg/L,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并分析了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清泰水厂对成本的构成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对标找差、取长补短,从电耗、药耗、水耗、制度建设、科技创新、员工意识等方面着手,提升水厂精细管理水平。通过落实各项举措,在制水量上升357万m3的情况下,总成本降低284万元,单位总成本下降68.77元/千m3,电耗下降14.43 (kW·h)/千m3,次氯酸钠下降0.62 g/m3,液氧下降3.32 g/m3,聚合氯化铝下降4.25 g/m3,生产用水下降3.45 g/m3,自用水率下降1.34%,成本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市某污水厂一期工程设计水量5万m3/d,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该污水厂不能满足现有水量处理要求,需进行升级改造。此次扩容改造设计采用多段多级AO生物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污水深度处理采用投加一硫酸氢钾经接触池消毒后回用。介绍了此次扩容工程的设计特点以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设计流量为120 m3/d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北京某小区的生活洗涤废水,出水回用于该小区冲厕.通过3个月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工艺出水稳定,水质良好,无色无味,CODCr≤50 mg/L,BOD5≤10 mg/L,TN≤10 mg/L,TP≤1 mg/L,细菌总数≤100个/L,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整个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其容积负荷为0.38~2.23 kgCODCr/(m2·d),污泥负荷在0.08~1.48 kgCODCr/(kgVSS·d).  相似文献   

14.
蒋立先 《给水排水》2020,46(3):108-111
某纺织印染企业通过废水处理工艺改造工程,采用了混凝沉淀-两级好氧生化-气浮-砂滤核心工艺处理该纺织印染废水并达到相应再生水回用标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其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其中COD≤80mg/L,SS≤30mg/L出水水质满足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江流域某片区污水系统地下水、雨水入流入渗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上升、进水COD浓度下降的现象,在实施排水系统提质增效过程中,基于现场实地调查和其他地区的评估经验,采用经验值法、现场试验法和水质特征因子法评估该片区旱天的地下水理论入渗量,通过典型旱、雨天水量对比分析雨天入流入渗量,最后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在旱、雨天情景下的日均进水量。结果表明:该片区污水管道每千米管长地下水入渗量为67.0 m3/d,雨水入流量为71.6 m3/d;污水处理厂旱天进水均值为4.07万m3/d,雨天为5.15万m3/d。该结果可为后续提质增效项目的开展和整治效果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片区排水系统的日常运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雷  万徐 《给水排水》2012,38(5):53-55
某制药厂生产废水水质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采用气浮—兼氧-CASS工艺进行处理.实践表明,处理出水COD 450~650 mg/L,氨氮20~35 mg/L,BOD5≤100 mg/L,SS50~100mg/L,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雨水调蓄池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灰色基础设施中的重要部分,其形式和容积影响着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控制效果。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某新建工程区为研究对象,概化区域并构建SWMM模型,模拟评估了布置的LID设施对区域径、出流的控制情况,并设置不同容积及形式的调蓄池,模拟其在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条件下对峰值流量的控制效果,发现不同形式的调蓄池对雨水控制的效果不同,且各容积分流式调蓄池均存在一个使峰值流量削减率达到最大的“最优”偏移量。以控制系统出流量峰值为目标确定研究区在管网末端以380 m3/万m2硬化面积的设置标准布置截留式调蓄池,或以350 m3/万m2硬化面积、偏移量为0 m的设置标准布置分流式调蓄池为宜。  相似文献   

18.
某柠檬酸废水采用EGSB—UASB—氧化沟—臭氧脱色—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EGSB和UASB有机负荷分别为14.3kgCOD/(m~3·d)和7.2kgCOD/(m~3·d)时,COD去除率分别为86%和82%,出水COD分别为1 500mg/L和650mg/L,VFA分别为130±50mg/L和50±25mg/L,两级厌氧串联可以将COD降到较低的水平。氧化沟有机负荷为0.52kgCOD/(m~3·d),二沉池的出水COD在65 mg/L以下。臭氧接触池可以将色度从70降到21,BAF出水COD小于50mg/L,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分析四方井岩溶大泉流域水文地质、岩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2009-2010年特大干旱年泉点长观资料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枯季径流模数法,计算出天然补给量为1 522.6万m3/a,可开采资源量为585.71万m3/a;通过径流模数法得出天然排泄量为1 533.8万m3/a,并将之与回归分析法评价结果对比,得出回归分析法计算结果可靠度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MBBR对中部地区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原有A2/O工艺进行改造,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分别在好氧池1和好氧池2中投加30%的聚乙烯K3型填料,控制好氧池内气水比分别为6:1和8:1,混合液回流比150%,污泥回流比50%,生物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为6.37h,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2~3mg/L,温度为12~28℃时,试验稳定运行6个月,在不投加絮凝剂的情况下,二沉池出水平均浓度COD(?)≤37mg/L、NH3—N≤2.9mg/L、TN≤13mg/L、TP≤0.67mg/L,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经济分析表明,改造后的运行费用约为0.41元/m3,小于改造前的0.46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