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飞  胡鹏飞 《湖北电力》2014,(12):67-70
全社会用电量变化受到政策、经济、人口、气候、资源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庞大的不确定系统。在日常电力预测实践中,往往比较注重对单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对每一种分析的结果再最后加以综合分析,本文提出一种电量预测新思路,考虑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年度全社会用电预测,从众多的相关因素历史数据中找出与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利用灰色算法建立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对全社会电量进行准确推断。  相似文献   

2.
业扩报装容量与用户用电水平具有紧密的联系。本文建立了基于修正业扩容量曲线的月度电量预测方法,使电力企业能够根据用户业扩报装情况准确预测出用户个体以及行业整体的用电趋势。首先,对用户个体的存量电量和各次业扩所产生的电量分量进行分离,并采用生长曲线模型对各电量分量的过渡过程进行拟合;其后,提取得到用户的用电特性指标,并据此对行业整体的月度净用电容量曲线进行修正;最后,对行业月度电量曲线进行季节调整,并针对电量趋势项与修正后的净用电容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进而得到行业月度电量预测值。实例分析表明,修正容量曲线能够有效地降低预测误差,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周琪  杨洁  韩俊杰  罗欣  赵燃 《中国电力》2017,50(10):176-180
电力用户的业扩报装容量直接影响着地区用电的未来增长空间。以容量与用电量间的关系研究作为切入点,应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用户多种类型的业扩容量转换为用电量的周期特征,从电量产生的机理出发,分析了业扩业务产生后电量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后续的电量变化空间的科学预估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在经济逐步迈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广东省未来15年的电力需求情况。首先在分析广东经济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广东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其次,分析广东历史用电情况,考虑影响电量增长的因素,对电量增速区间进行预估;同时结合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率、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对广东电力需求发展的影响,利用产值单耗法、弹性系数法和人均用电量法对广东全社会用电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广东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进行分析,在电量预测结果的基础上预测了广东未来最大用电负荷。  相似文献   

5.
以制定315kVA容量及以上工业用户包含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等共8个可选择选项的电价菜单为背景,研究并给出了其定价模型优化方法。首先,采用邮票法结合用户用电修正指标对各电压等级输配电成本进行分摊。然后,在各电压等级下,分析用户用电量和容量的负荷特性指标,按照用户支付电费最少的原则,预判用户对基本电价、容量电价的选择。接着,设计两部制电价可选择选项的预判条件,根据此条件和前面预判结果建立线性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可选择电价目录。最后以某省用户数据为依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既保证了总费用的回收又保证了预判用户所在类别电价为最经济电价。  相似文献   

6.
淮南市居民分时电价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13(1):28-31,34
为了解淮南市居民分时电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从淮南市供电局用电营销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按用电量将用户分成3类,分析各类用户的户均月谷电系数、户均谷电量增长、户均平电量增长、户均电费支出等指标。结果表明,分时电价政策以价格为杠杆,促进了居民用电量的增长,使大部分居民倾向于在谷时段用电,填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西北电力技术》2011,(7):79-79
我国上半年用电稳健增长 下半年电量预期良好 2011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2%。全国全社会累计用电量达到22515亿kwh。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累计增速分别为6%、12%、15%和13%。6月份当月用电量3965亿kwh,同比增长13%,增速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8.
检测异常用电的目的 是打击异常用电,并减少电能的非技术性损失.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异常用电辨识方法,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算法构建以及检验模型等模块.提取电网用电量等相关数据,并从数据集中提取出电量下降趋势指标、线损指标和告警类指标用作异常用电评判体系.进行电量下降趋势指标、线损指标和告警类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再进行离群邻近度的计算,初步筛选异常用电用户.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逻辑回归算法的再次筛选,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经过电网部分用电数据的检验后,该算法相较于逻辑回归算法,识别率更高,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虞昉  郑国和 《浙江电力》2008,27(2):44-46
根据用电营销数据库中客户电量与受电容量等用电参数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特点,构建了5个检测非居民客户电量异常的数学模型;鉴于居民用电量与用水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共享自来水公司的居民用水信息,建立水电数学模型。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提高了对客户用电量异常情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缩小检查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大众用电》2009,(6):17-18
1供用电双方受益分析 1.1电费成本差异分析 河南省目前对电力客户执行的电价种类有单一制电价及两部制电价。单一制电价,当月电费为各类不同用电类别的用电量和相应电度电价相乘的总和。其中除居民生活用电和临时用电外,装接容量超过100千瓦(千伏安)的,还应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两部制电价,电度电费=电度电价×用电量;基本电费=基本电价×计费容量,基本电费可按变压器容量计算,也可按最大需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硬功、做贡献活动的深人开展,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引导职工努力成为具有烟熟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自1999年以来,攀枝花发电公司每年在职工中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通过技术比武,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温湿度远程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阵地温湿度检测实际情况,设计了这套阵地温湿度远程测控智能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能自动监视阵地温湿度变化,实时与预先设定的温湿度参数值进行比较,并驱动相关驱动设备,使阵地温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远程测控系统使用了CAN总线技术,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阵地温湿度监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系统不仅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均能满足控制的要求,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破碎机和磨碎机控制与保护的PLC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LC在破碎机、磨碎机控制与保护中的应用 ,简化了硬件结构并完善了保护系统 ,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该设计已得到成功应用 ,稳定可靠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本科教育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火炸药应用技术"课程特点,将传统教学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结合,加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元增民 《变压器》2006,43(8):5-10
导出了变压器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主磁通的计算公式,讨论了电阻、电感以及变比对变压器输出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直流电网模型和仿真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直流电网具有接入灵活、控制灵活、经济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关注,而传统的电力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直流电网的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文中介绍了直流电网建模仿真的最新发展,总结了适用于直流电网的设备模型和仿真方法,提出了建模和仿真技术的挑战。在建模技术方面,总结了AC/DC换流器模型、DC/DC换流器模型、直流开关模型、直流负载模型和直流电网的系统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在仿真技术方面,阐述了直流电网潮流算法的实施方案和挑战;总结了直流电网电磁暂态算法在精确性和效率上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高效的并行算法和多速率混合仿真的挑战和实现方法;展望了物理仿真技术和数模混合仿真在直流电网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盘电千除灰系统设备运行稳定,燃用神华煤的灰分在7%左右,现在系统每天按照节能方式运行16 h左右,随着国内煤炭市场的变化,盘电公司的煤种也将会发生变化,对干除灰系统的关键设备--仓泵和斜槽的出力进行研究,从中计算出干除灰系统的最大出力,并对干除灰系统的节能和危险点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蒸汽管道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查和整改,消除了管道在运行中存在的隐患,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小热电的评价及热电厂经济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奇焕 《湖北电力》1999,23(2):23-25
依据我国的能源政策,阐述了小热电机组与小火电机组的区别;分析了热电联产的优越性;论述了热电联产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电网调峰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热电厂的考核指标进行了探讨,对改善小热电的建设与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网信息和用户信息分别存储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系统,相互不关联,对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形成制约,为此,马鞍山供电公司从2008年开始,开展了一体化电网平台的建设,进行了电网用户互联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