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网络下载现象的日益普遍,与无法根治的不法盗版带来的影响,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唱片工业的境遇如同那句俗话所说那样: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唱片工业的环节当中,古典音乐相对于其他音乐门类,受到的影响又更为明显。原因是古典音乐市场受众面本来就不大,随着时下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于这种古老的高深艺术的兴趣和耐性也大不如前,因此近年来古典音乐市场的萎缩相对更严重。从业风险的提高,当然促使唱片公司在投资选择上变得更保守,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恶性循环的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2.
李隽 《中国电子商情》2007,(11):147-149
如果你喜欢古典音乐,那你一定知道拿索斯。拿索斯的成立和壮大一举戳破了唱片业界高价的神化,让各大唱片公司再无暴利可图,得益的当然是广大音乐爱好者。时至今日,拿索斯已经在竞争激烈而又不太景气的古典音乐唱片界牢牢站住脚跟,与几大唱片集团平起平坐,并在乐迷心目中树立起了“价廉物美”的品牌形象。今年是拿索斯成立20年周年纪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音响世界》2008,(4):100-100
在当代众多的国际性大世古典音乐唱片出版公司里面.也许NAXOS公司是最关心而且矢志不移地推广吉他音乐的一个品牌。该公司旗下不仅有门类完善的吉他出版专题,而且汇集有数十位素质一流的古典吉他演奏人才,十多年来,该公司已经积累了曲目相当完整的吉他音乐版图。对于古典音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作曲家罗德里戈的作品,SAXOS公司当然不是录一两张《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等协奏曲专辑就算了,这款唱片,  相似文献   

4.
冯洲 《高保真音响》2010,(10):120-122
芝加哥交响乐团与其自有唱片品牌CSO-Resound 在古典音乐市场日渐低迷的今日,各大唱片公司纷纷将自己的古典音乐部瘦身.一些老牌的厂家发片也越来越谨慎,无论签约与录音,一切都从经济效益出发。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的确需要相应的修养及阅历才能够和音乐产生共鸣。因此流行音乐的宣传着重于表演者的形象和行为,而古典音乐的推广就更注重音乐的本身,如音乐的内容、表演者的技巧等等。所以古典乐迷也常会购买一些相关书籍以作参考,而出版古典音乐的唱片公司也常会出版一些所谓名曲集锦,选取一些大众容易接受的旋律给入门者,以期既是推销了产品又能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正当古典音乐市场呈现 萎缩之势时,一种通过古典音 乐与流行音乐客串结合的新型音乐形式悄然兴起,这 就是日后广受议论的所谓“交叉杂交”音乐(即古典音乐与流 行音乐的“杂交”)。帕瓦罗蒂与摇滚歌星同台演唱;陈美用现 代流行的电子小提琴拉起了巴赫;迈克·波顿操着流行歌手的 嗓子唱起了《今夜无人入睡》;还有西琦崇子用古典的提琴演绎着流行歌曲,等等。就在人们用传统的目光品评着这种新的音乐形式的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也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交叉杂交”音乐的唱片销量稳居古典类排行榜的前列,有时甚至是纯古典音乐唱片  相似文献   

7.
Mercury(中译水星)是一家老牌的唱片公司,1945年由一个名叫格林的美国人创立于芝加哥,成立初期主要是录制爵士乐及布鲁斯音乐,自1947年开始进行古典音乐的录制工作,从此在古典音乐录制领域树起了Mercury的旗帜。时至今日,Mercury被公认是与Decca、EMI、RCA、DG、Philips等知名品牌公司一起成为象征二十世纪古典音乐录音伟大成就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陈越 《高保真音响》2010,(3):98-101
其实在拿到这套唱片之前.我心中也在疑惑.《古典音乐从A到Z》.一套唱片以此命名.难道区区两张唱片就能一览西方古典音乐的全貌吗7拿到唱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只是一套音乐唱片.还包括一本厚厚的作曲家字典和购买者专享的网络音乐资源。整体来看.这套唱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CD唱片了.拿索斯在音乐与内容的提供形式和商业模式上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受到来自网络音乐下载的冲击。传统唱片的销售在近十年内呈萎靡趋势。四大唱片公司此时联手MySpace发布在线音乐,欲借SNS旺盛的人气开辟音乐销售新市场  相似文献   

10.
相比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新世纪”音乐等,中国民乐似乎在当下的音乐市场有些被冷落.其实,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做着推广传统民乐的工作,这其中“龙源之声”就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尤其是旗下《风华国韵》系列唱片,以全新的创作和演绎让我们重新体会到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11.
粉墨登场     
与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唱片品牌相比.1938年成立的”Le Chant DuMonde”唱片显得有些不起眼。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家法国唱片公司的出品缺乏吸引力。除古典音乐外,其对流行、香颂、爵士和世界音乐等也多有涉猎。令人惊喜的是.当中包括许多我们尚不熟悉的音乐人,使我们有机会欣赏到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声音。  相似文献   

12.
慧眼 《音响世界》2008,(9):81-81
NAXOS唱片公司自创立以来,为古典音乐的推广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上NAXOS公司还应该在提携后进这一点上获颁一枚军功章,因为它独特的产品制作、行销路线,使得无数非音乐发达国家、地区的音乐界新人得到了灌录唱片甚至是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在以往那些老牌国际性大公司当道的时候,这样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像这张新碟,就是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女钢琴家担任主奏的。  相似文献   

13.
CD藏家快评     
不知不觉,拿索斯已经15岁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的这家唱片公司在推广普及世界音乐艺术的音影产品方面、尤其是古典音乐的种类与曲目的开发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表率作用。如今,拿索斯出的唱片已接近2300!这款纪念专辑的出版,可算是该公司在这一  相似文献   

14.
但凡古典音乐爱好者,总希望多获得一些经典作品的CD,以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鉴赏水平。不过,有条件去系统收藏的人不多,原因很简单,一是古典音乐浩如烟海,从何下手实在考人;再说钱包坚挺的的人毕竟有限,当然唱片的藏量也就有限了。 雨果公司在使高雅艺术产品“平民化”的道路上,可谓殚精竭虑,身体力行。该公司于1998年6月推出了《音乐图书馆》唱片系列,其最富挑战性的特色(或曰优势),似可一言以蔽之:内容包罗万象、品质价格让人惊喜!  相似文献   

15.
玫瑰三愿     
国内的唱片公司大都将精力倾注到资金回笼较快的流行音乐上,对艺术要求较高的古典音乐往往不太愿意投入,只有如瑞鸣等少数几家会制作一些追求艺术品位的东西。事实上,好的音乐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她夺目的光华,好的演奏,则与音乐随着岁月的脚步一起触动心弦而永恒。  相似文献   

16.
雨果唱片公司成立20年了,20年来雨果的老板兼录音师易有伍先生扛着录音器材走南闯北,出版了各类音乐录音达300多款。其严格的选材、精心的制作深得乐迷好评。尤其是其中大量的中国民乐专辑,在十多年前只充斥着流行音乐和进口西洋音乐的唱片市场上更显得一支独秀。没有开业典礼、周年纪念、庆典活动……只有默默的、低调的耕耘,20年的辛勤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今天,雨果旗下除了中国民乐外,还有西洋古典音乐和集流行、新音乐、爵士的奇异果等多个系列,并成功地开发出获得国家专利的独家技术LPCD。为此我们特意策划了这个专题,和乐迷及发烧友们一同分享雨果美妙的旋律。  相似文献   

17.
《高保真音响》2009,(5):66-66
在数字音乐时代,传统的唱片业究竟何去何从,一直是业界人士和音乐爱好者关心的话题。目前低成本、高效率的海量数字音乐下载对传统唱片业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无可否认的是,真正制作精良、演录俱佳的传统唱片依然有其不可替代性,很多公司也积极在传统唱片领域深入挖掘、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8.
NAXOS大家族     
潘阳 《中国电子商情》2007,(11):150-151
Naxos(拿索斯)成立于1987年,总部一直设于香港,是世界着名的古典音乐品牌及以音乐为基础的国际媒体公司。品牌创立初期,镭射唱片的零售价大约为25美元一张,是大有可为的行业。海曼先生看准机会,以近乎成本价每张6美元卖出,这与当时慢转密纹唱片的价钱相同。这个策略十分成功,海曼先生便以希腊小岛“拿索斯”命名,唱片随即风行亚洲,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亦纷纷涌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今年,德国古典唱片皇牌公司DGG 迎来了自己成立一百年华诞,为 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公司推出了两套十 分特别的古典音乐唱片专辑;《古典音 乐欣赏指南》与《世界名歌剧欣赏指 南》;它们不是什么音乐新作,也不是录 音上的创举,可以说是两套普通的古典 音乐片,说它普通是因为它们所包容的 曲目均是DGG公司过去曾出版过的唱 片节选;说它特别,是因为这些唱片的 发行不仅仅只作为音乐欣赏,更重要的 是它把古典音乐中的精品汇集一体,并 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作曲家及曲  相似文献   

20.
在唱片音响行业,世界几大“百年老号”厂牌龚断市场的局面早已形成,然而,近几十年来,一些“小字号”的唱片公司也异军突起,它们推出的款款新品不仅让音响音乐爱好者着迷,也令唱片业内行家刮目相看。美国RR唱片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