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同顺 《山东建材》2015,(1):70-75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教理。由于整座寺院如同嵌于悬崖之上,后改名为"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毗邻大同,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相传,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设想建了该寺。追寻仙人升天的境界,远离世俗纷扰的地面,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精粹,更是世界10大最险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古建筑多显奇迹,不但美观、精巧、抗震,还常现奇异之象。其中以佛教建筑尤为突出,高超的工艺和佛教的神秘融为一体,令现代建筑学家们大为惊奇。在山西省浑源县南恒山峡谷半山腰间,有一座悬空寺,建于北魏晚期,上载危岩,下临深谷,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镶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上,神奇而又惊险。相传金、元、明时期重修时,许多工匠望而止步,不敢承揽这项工程。悬空寺多次遭地震而无损,被誉为我国建筑史上一大奇迹。古曾有诗赞:  相似文献   

3.
凹点     
此“悬空寺”非彼“悬空寺”某报载,山西省的悬空寺着火了。在向山西省消防同行打听详情后,才知此“悬空寺”非彼“悬空寺”。着火的“悬空寺”是山西  相似文献   

4.
北岳恒山的精彩之笔,我以为悬空寺为最! 恒山体貌雄阔,有卧虎之势,但雅俊不足,而悬空寺的精雕细镂恰可以补其缺憾;恒山之高庄严恢宏,擎天立地,但过于方正呆板,而悬空寺的立体构思可以丰富它的艺术想象;恒山下溪水涓涓细流,纵然清凛可见游鱼,毕竟难成汪洋气候,而悬空寺的凌波飞虹则能使山水融合为一体。是的,恒山有了悬空寺,好比王冠上  相似文献   

5.
86年4月我们接受山西省浑源县外事办的委托,承担了悬空寺接待室的设计任务。 本文不惴冒昧,仅就悬空寺接待室规划和设计构思的一孔之见,向读者汇报如下,敬祈指正。 一、悬空寺的建筑和环境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城南七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崖峭壁间。从峡谷东崖半山间的公路上眺望,悬空寺  相似文献   

6.
伯益 《建筑工人》2010,31(7):1-1
<正>悬空寺在山西浑源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建于北魏,约有1400多年历史。当我来到悬空寺前,隔河仰望,简直无法想象怎么能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一座寺庙。悬空寺建筑非常奇妙,它处于恒山峡谷之中,两边都是百米高的峭壁,悬空寺就在西侧崖壁的半空,仿佛贴附在山崖之上,而且崖岩还有些前倾,有一种要倒下来的惊险感。全寺有殿宇楼阁40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栈道上石刻"公输天巧"四字,道出了悬空寺建筑最可贵之处就像公输般的工艺那么"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7.
<正>"工匠"是指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工艺专长的匠人,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投入的精神理念。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品质与灵魂。本文基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乡建设计研究中心的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乡村建设需要匠人的手工艺,需要工匠精神,也需要现代工业化的装配式技术。  相似文献   

8.
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结构奇险,造型奇特,被誉为“天下奇观”。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523年),至今已经历了1400多个年头。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悬空寺背西面东,像是悬在一幅巨大屏风中腰的一尊精巧、别致的玉雕。悬空寺寺门朝南,寺内有楼阁殿宇40间。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悬空寺内塑像颇多,并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尊。三圣殿内的释迦、韦驮、…  相似文献   

9.
悬空建筑     
不少地区均有悬空建筑,但依旧以山西大同的悬空寺最为著名.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建于北魏王朝后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建在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上,抬头望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几根木柱把它撑住.支撑着凌空栈道的,是以当地特产的铁杉木为原材料制成的木梁,这些木梁亦被称为“铁扁担”,这些“铁扁担”深深地插进岩石里,托起了整栋悬空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5):294-295
工匠精神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和精工细作的理念精神,并结合当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出最具说服力的科技成果。工匠精神始终秉持着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的做事态度,其中所蕴含的理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