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水开发是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产量的有效开发手段,但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出现了注水压力升高、注水井吸水指数下降且酸化后有效周期短等问题。在对渤海某油田注水井储层伤害机理分析及堵塞物组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堵塞物溶解特性实验研究,并结合岩芯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堵塞物中含有大量有机垢与无机垢,有机垢不仅包裹在无机垢外部使堵塞物颗粒粒径增大,且两者相互混合、包裹,形成了复杂的堵塞物体系;单独或分段塞注入有机溶剂和酸液并不能有效的溶解堵塞物,往往造成酸化效果差或有效周期短等问题,必须同时注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优的解堵效果;因此,海上油田注水井可应用单步酸化工艺,最终实现以"单步"代"多级多步",不仅节约大量的时间、空间,更重要的是能达到注水井深部酸化有效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识导致姬源油田长8储层注水压力上升、水注不进的主要无机垢类型,为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堵措施提供依据,在室内采用结垢趋势预测、静态结垢实验等方法对结垢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块地层水与注入水配伍性较差,无机垢结垢严重,当地层水与注入水比例为3∶7时结垢最为严重,达到6.15g/L。  相似文献   

3.
绥中36-1油田注水井普遍存在结垢堵塞现象,导致注水压力升高,注入量下降,管柱遇卡,检修困难等问题。从注水水质分析、结垢预测、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垢样分析等方面,研究了注水井堵塞机理。研究发现注入水结垢趋势强,SRB细菌与总铁含量超标,水质配伍性差是造成SZ36-1油田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V_(注入水)∶V_(地层水)=60∶40时,结垢最严重,钙镁离子损失总量达到36.94 mg/L。垢样主要成分为Fe S、Ca CO_3、Mg CO_3等。  相似文献   

4.
临盘油田盘二断块为复杂断块中、高渗稠油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开发过程中,因胶质和沥青质在孔隙介质内絮凝沉淀形成有机垢,造成渗透率下降。利用岩芯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了温度、原油组分、速度变化对有机垢形成及有机垢对地层的伤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增加或注入速度的增大,形成有机垢堵塞地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地层渗透率越低,有机垢堵塞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无机结垢是油田注水过程中的严重问题之一,结垢造成了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高效开发油田。应对结垢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渤海SZ36-1油田的地层特征及注入水特征的分析,判断所结的垢可能为碳酸钙垢和硫酸钙垢,编制相应的软件对碳酸钙垢和硫酸钙垢进行了预测。并通过静态结垢试验验证了理论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在该油田的注水过程中有碳酸钙垢形成,但硫酸钙垢不是主要成垢类型;结垢量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田已进入开采中后期,储层物性变差,粘度较高,且垢质砂质含量高,水井注水严重堵塞圈闭储层,污染日益突出,制约着油田持续稳产开采。主力油层中微生物质和厌氧细菌繁殖速度快,地层孔喉通道不断被堵塞,孔隙率严重下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水与注入水的配伍相容性差,因注入水中含有部分有机杂质和细砂,将会导致近井边缘结垢出砂严重;伴随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中的粘土矿物质微膨胀与颗粒剥离运移,封堵部分有效孔喉通道,降低了注水井水层的吸附能力。本课题在现场试验了二氧化氯复合酸解堵技术,针对造成地层污染堵塞的各种不同因素提供了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低产低渗油田,且具有天然裂缝,地层条件十分复杂,油藏物性条件差,开发难度大,产量和注水常常达不到预期指标。有效地提高注水量,保持地层能量,增大驱动压差,提高注入水的波及效率,促进油井见效增产。提高注水压力并不可能是无限制地提高压力,还应该充分考虑地层、套管、地面设备的承受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高压强化注水合理的注水压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绥中36-1油田进入生产中后期,部分注水井在注水过程中出现了压力上升,注水量低,导致无法满足配注要求。现场换管柱作业中发现管柱内存在大量垢样,导致管柱及地层严重堵塞。垢样分析结果显示,垢样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垢。实验使用复合解堵工作液对垢样进行溶解,结果表明,复合解堵工作液对现场取得垢样有良好的溶解效果,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9.
《辽宁化工》2021,50(8)
为提高海上油田注水井洗井作业效率,针对注水井堵塞物组分,研发解堵型洗井液体系,确定其配方为:4.0%无机垢除垢剂WJCG-2+2.0%有机垢除垢剂YJQX-1+2.0%缓蚀剂HSJ-01。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解堵型注水井洗井液对无机垢和有机垢均具有良好的溶蚀能力,且腐蚀速率远低于行业标准要求。体系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且不会对油田地面水处理流程造成不良影响。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体系储层保护性能较好。该体系可有效提高海上油田注水井洗井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较快、达不到配注要求及注水储层堵塞严重等问题,通过水样离子组成分析、结垢趋势预测、静态配伍性及动态配伍性等试验,对目标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并优选了复配比例(w)为1:1的PESA,FGJ-2复配防垢剂。注入水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较差,存在严重的结碳酸钙垢趋势,最大静态结垢量可达到500 mg/L以上,且注入水对储层天然岩心存在比较严重的结垢堵塞。防垢剂优选及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出的复配防垢剂,当其加量为100 mg/L,试验温度为90℃,时间为16 h时,对混合水样的防垢率能够达到98%以上。采用加入复配防垢剂的注入水驱替天然岩心,当驱替100 PV时,岩心渗透率保留率仍在90%以上,复配防垢剂能起到较好的防垢效果,可有效降低水样结垢对岩心造成的堵塞损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油水井陆续出现结垢,甚至堵塞,造成注水井注水压力增大,能耗提高,油井产油不断减少,针对秦家屯油田油水井结垢情况进行水质和垢样分析研究,确定结垢因素,便于有针对性进行除垢恢复油水井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酸液体系无法对海上油田注水井进行有效解堵,而有机解堵+常规酸液解堵虽可以解除污染堵塞,但作业成本较高,推广应用受限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酸化用水基清洗剂,可快速分散、清洗油泥/油砂,洗油效率可达80%以上,可有效解除油泥堵塞;同时通过改变地层润湿性,减少贾敏效应,降低了作业后注水压力,与常规酸液体系复合使用,可快速解决注入水水质不达标引起的污染堵塞问题,实现作业一体化,降低施工成本。该技术目前已在海上油田应用十几井次,累计增加注水量近1×105 m3,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区块存在的高压注水井欠注问题,从区块地层、注入水水质以及地面注水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通过实施地层有效治理,对欠注井平均注水压力降低和单井日均增注效果明显。对地面注水系统实施改造,会大幅降低管网末端管损和欠注率,有效解决区块高压欠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九沙组油藏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本文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及细菌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坏及损坏程度。研究表明: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注水井损害的内在因素,注水井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注水井损害的外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和油的含量高,易形成盐酸不溶垢和有机垢;细菌和油质的共同作用增加管路的腐蚀,形成铁垢,逐渐降低地层的渗透率,严重时堵塞地层。  相似文献   

15.
大庆外围的新站、熬南油田葡萄花油层均属低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注水井欠注问题日趋严重。为了研究新站、熬南油田葡萄花层的欠注原因,我们对相关区块的注入水和返排液进行了全水质分析后,通过无机垢含量测定和注入水堵塞室内岩心实验,对新站、敖南油田的欠注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块悬浮物含量、粒度和细菌含量等的超标,是导致欠注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新站、敖南油田解堵增注及水驱开发低渗透率油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变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一些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且储层伤害具有动态性、叠加性和不可恢复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应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合理控制注采速度,保持地层能量,优化压裂方案,避免因过度压裂引起的注入水窜流,不能有效地开采基质中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17.
海外河油田为注水开发稠油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油层伤害,造成油层污染和堵塞,部分水井受储层连通状况和注水水质影响,造成注水压力升高,注水困难。为有效解除油层污染,恢复水井正常注水,引进新型酸液体系开展水井解堵技术。新型酸液体系不仅能很好的解除无机盐垢、硫化铁对地层的堵塞,还能有效解除重质烃、聚合物、微生物膜等有机质对地层的污染。2009年以来在海外河油田注水井现场应用42井次,日增注745m3,为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酸化增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注聚井堵塞严重影响开发效果。本文以X油田为例,研究聚驱油田注入流体与地层水的配伍机制。结果表明:Ca~(2+)、Mg~(2+)离子易使聚合物分子链收缩形成包裹结构;地层水与注入水配伍性较差生成无机垢;注入流体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差产生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田水井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逐年上升导致注水井欠注和注不进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室内试验和现场实践经验分析认为注入水水温、注入水水中Ca2+、Fe2+、注入水水中细菌、注入水中悬浮物、油井转注和岩石自生矿物组分等都会对地层产生伤害。结合地层伤害机理分析,开展垢样和岩心溶蚀实验,筛选出10%降粘解稠剂+1%杀菌剂+1%缩膨剂为前置液,9%HCL+6%HF+2%缓蚀剂+2%铁离子稳定剂+1%助排剂为工作液的水井降压增注酸液配方体系。  相似文献   

20.
姬塬油田多层系开发,地层水矿化度较高,且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随着姬塬油田开发进程加快,地面集输系统结垢问题日见普遍且逐年突出,给原油生产及现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有效解决姬塬油田结垢严重的问题,积极开展清防垢治理研究,通过水质、垢型分析得出结垢机理,针对结垢机理筛选出了适合姬塬油田使用的高效阻垢剂;地面系统通过试验多种物理法除垢工艺,配套加药装置,优化加药位置,建立了地面清防垢体系,有效解决了姬塬油田结垢地面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