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为探究长庆油田在役悬索跨越管桥结构的安全性,给在役悬索跨越管桥安全评价及维护保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缩比模拟试验及钢索拉断试验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清峪河悬索跨越为例,根据几何相似原理,对悬索跨越开展缩比简化设计;并以靖咸管道某一悬索跨越为例,进行悬索跨越钢丝绳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表明:当悬索跨越结构在不同位置加载集中载荷或悬索结构发生破坏时,管体本身的应变有明显变化,但索系本身的设计和布置能够保证管桥结构及管体安全可靠;钢索表面腐蚀对钢索内部影响较小,且对钢索整体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现有钢索评价方法较为保守,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得到合适的评价方法,降低在役悬索跨越管桥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2.
采用斜拉索的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钢索内产生的张力很复杂,因此很难准确计算和测定钢索的张力。用常见的钢索测力仪,手持式应变仪以及仪器昂贵的磁力环法等,均因存缺陷而不够理想。而钢索力在线测量仪则风索结构工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技术。应用GSL-Ⅱ型钢绳张力在线测量仪对涪江天然气跨越管桥斜拉索张力进行了在线测试,并依此对管桥索力进行了调整。实践表明该“测量仪”测量精度高,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可广泛用于  相似文献   

3.
通过天然气管道跨越管桥大修施工,将三跨双塔扇形斜拉索管桥结构改造成为斜拉索─悬索的混合结构,增加了跨越管桥的稳定性,本文着重介绍利用现有场地并在维持管道正常输气状况下对管道设施加固、更换及带气补焊的施工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东河塘至轮南输油管道,经过12年的运行,钢管外石油沥青玻璃布防腐层已严重老化甚至剥离。在不停输的情况下,对输油管道防腐层大修,特别像东—轮线输油管道,地处沙漠边缘、戈壁地带,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文章根据东—轮线输油管道防腐层大修的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长输管道不停输防腐层大修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天津大港油田至沧州的D529mm×7mm管道投产后的1999年至2008年的历年大修为例,分析了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因素和特点,在总结该管道防腐层历年大修的基础上.根据管道腐蚀程度不同,分别提出采用防腐层更新或换管、采用内衬高密度聚乙烯管、采用100%固含量聚氨酯涂料、采用碳纤维复合修复和Clockspring复合管道修复等技术对管道进行修复和补强的方法.同时对今后管道的日常管理及防腐层大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健 《石油商技》2001,19(2):26-28
分析了6种常用管道处防腐材料的特性,根据管道防腐层大修材料的应用状况,对防腐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管道防腐层大修材料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7.
长输管道防腐层大修材料的选择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6种常用管道外防腐材料的特性,从管道防腐层大修材料的应用状况,对防腐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了管道防腐层大修材料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8.
油田埋地输气管道的腐蚀检测、评价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田埋地管道大修前期的腐蚀检测和失效分析, 对于弄清管道及防腐层破坏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进而采取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大修防腐措施, 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大庆油田某输气干线的现场腐蚀检测结果, 分析了输气管道外壁防腐层腐蚀破坏的原因, 以及管道防腐层性能的老化、破损规律, 同时, 探讨了管道防腐层损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GSL-1型柔索张力在线测量仪的原理、性能以及在跨越管桥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具有可在不改变柔索在线受力结构的条件下测量张力的特点,使其成为柔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的一种有效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10.
有效地进行设备防腐,对于延长工艺装置的大修周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原油初次加工中,采用化学工艺方法防腐,可  相似文献   

11.
王娜  雷阿利 《焊管》2010,33(5):24-29
针对钢管油气输送过程中硫腐蚀严重的现象,重点讨论了硫离子体积分数以及温度对输油气钢管腐蚀性的影响,研究了采用两种不同焊丝焊接的X80管线钢焊缝的腐蚀趋势、腐蚀速率及表面腐蚀形貌,揭示了X80管线钢焊接接头耐硫腐蚀的特性及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体积分数的增大,采用H05MnN iMo焊丝比采用H06H1焊丝焊接的焊缝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2.
长输天然气管道外防腐涂层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外防腐涂层是理地钢质管道主要防腐手段,阴极保护是涂层防腐的补充手段,为保证长输管道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不产生由于外腐蚀而引起民功能损失,选用性能高,寿命长但一次费用高的涂层比选用性能低,寿命短,一次费用低的涂层对长寿命的工程更经济,在涂层技术经济分析中还必须考虑人文条件,人文条件是指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和管道所经地区居民的素质,综合各种因素,对西气东输这类大口径,长距离,使用寿命长的输气管道,现阶段首选三层PE,随着人员素质的提高,条件允许的地区应大力发展熔结环氧粉末涂层,石油沥青只能用于预期使用寿命不长的管道,煤焦油瓷漆适用管径不大或预期使用寿命不长,人口密度不大的管道工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油气田集输管线中CO2与水含量较高,同时由于提高输运流速,集输管道CO2腐蚀日趋严重,掌握流场诱导下CO2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对腐蚀防护与定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大庆油田徐深6集气站一集输天然气管线为分析对象,首先基于Norsok腐蚀模型预测CO2分压对其内腐蚀速率的影响,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对管道内流场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的内腐蚀测厚数据,得出冲蚀作用下CO2分压对集输天然气管线内腐蚀的影响规律:集输天然气管线内,湍流作用在内流道剧烈变化区域(弯头、T形管处),湍动能升至最大75 m2/s2,对CO2局部腐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体介质的流型与流速会对管道内壁的CO2均匀腐蚀产生较强促进作用;管道内壁在CO2分压重腐蚀区间内(0.02~0.20 MPa),CO2的腐蚀程度随CO2分压的增大呈线性加剧,随后其最大腐蚀速率保持在0.75 mm/a,并趋于平缓,而最小腐蚀速率保持在0.62 mm/a,稳中有升。研究结果可作为预测集输管线重点部位运行寿命的参考依据,使得管道腐蚀防护与定期检测更为精确省时。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管道智能清管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道在输气过程中,因管道内部受到冲刷和腐蚀等会造成壁厚减薄;管道外壁则会因绝缘层的缺陷、阴极保护不能达到要求等因素造成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还有随着生产年限的增长,天然气管道还有可能遭到第三方破坏;加之由于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部分管道所处的地区类别升级,管道运行风险增加。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管道现状,将管道风险降到最低是至关重要的。天然气管道智能检测技术是我国最近引进的高新技术,它是掌握管道缺陷情况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对管道进行大修改造、消除管道安全隐患、完整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天然气管道的智能检测技术以及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ع��߸�ʴ��Ϳ��ȱ�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韩兴平 《天然气工业》2001,21(1):108-111
西南油气田的输气干线有1810km,新建管线还在不断增加,正在使用和新建管线全部采用埋地方式,管线外防腐采用石油沥青涂层和制电流的阴极保护。目前沥青涂层开始出现龟裂、破损、剥离、老化、甚至一些管段涂层已粉化失去保护作用。管线漏电点增多,阴极保护(CP)的负荷加大,一些管段电位难以达到最低标准。由于保护不足造成管线阳极溶解严重。油气田管线沥青涂层大部分已使用20年以上,现面临的难题是涂层缺陷检测和查清真实的CP极化电位分布及腐蚀状况,只有当涂层缺陷被检出并修复后,CP的电位才能满足标准要求,外腐蚀才可能抑制,因此需要一种能满足工种使用的检测技术,文章通过腐蚀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优选,推荐采用清管理智能检测和电流绘系统RD-PCM技术,附带介绍其它涂层缺陷检测技术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腐蚀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在管道设计中对可能出现的腐蚀损伤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管系的设计应采取的防腐蚀措施,如安全阀管道、调节阀管道、间歇操作管道和防止吹扫管道积液的防腐蚀设计等,并对管道联接中应注意的防腐蚀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常采用的管道外部石油沥青防腐方法在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介绍一种较为完善的管道防腐综合配套技术。重点提出管道防腐的技术要求、质量检测方法和施工工艺。在河南油田90km原油集输管道及注水管道上应用表明,该种防腐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分析了防腐工程中影响防腐质量的几个基本因素并对如何提高防腐工程质量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迅猛发展,管道与输电线路并行、交叉的问题日益突出。交流干扰腐蚀对管体、防腐层、阴极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而特高压输电线路普及应用,对管道设计和运行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我国管道腐蚀防护标准的技术水平,跟踪研究了国外管道腐蚀标准的制修订信息。以新版的欧洲标准EN 15280-2013为例,研究与我国标准的重要差异,该标准新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交流腐蚀从业人员资质评估标准,管道设计阶段评估交流腐蚀干扰影响程度,综合电压、电流、电流比值和土壤电阻率确定交流腐蚀判定准则,考虑高风险区域、管道运行历史和内检测数据确定交流腐蚀测试点等。最后,针对我国管道交流干扰腐蚀技术水平,提出了国家标准GB/T 50698-2011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