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形式随风——高层建筑与风力发电一体化设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风电建筑的设计原理,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案例,对风力机种类、安装方式、建筑形态等进行初步探讨,为建筑师进行高层建筑与风力发电一体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翔 《住宅产业》2010,(9):63-65
BI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英文缩写,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构件,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和安装,从而实现光伏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本文介绍一种BIPV新技术,"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及安装方法",它采用结构设计的方法把太阳电池组件发电方阵形成一个整体屋顶建筑构件来替代传统建筑物南坡屋顶,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其设计之巧妙、结构之简单、功能之完善、安装之高效、效果之完美,不愧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建筑结构件,实现了真正的BIPV建筑,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到国家级、省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中,具有极为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BIPV就是把太阳能光伏(PV)发电系统安装在现有建筑物上,或者把PV发电系统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和安装,既能满足光伏发电功能,又与建筑物友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王润生  郑鑫  刘明 《工业建筑》2011,41(5):50-52,65
太阳能集热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安装,是住宅节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操作过程就是把集热器安装到建筑物中,以此来实现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通过分析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对集热器在各种类型建筑中的设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日,山东省聊城市住建委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出台了《聊城市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全市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必须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鼓励其他建筑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鼓励具备安装条件的既有建筑,在不影响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鼓励农村建  相似文献   

6.
《上海建材》2012,(3):13-13
BIPV是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的缩写,PV是主词,BI是修饰部分,直译就是"集成到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我国业界通常称BIPV为"光伏建筑"或"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应定义为:"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Building Mounted Photovoltaic)",可以简称为BMPV,即建筑光伏。BMPV包括在既有建筑上安装的小型、中型和大型光伏系统(BAPV),也包括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安装并与建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站地面附属建筑与周边建筑结合设计的意义与设计原则,结合案例探讨地铁站地面附属工程与周边建筑物一体化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从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建筑遮阳构件的基本形式和目前遮阳构件运用现状的调研,分析了遮阳构件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筑遮阳构件与建筑立面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及设计手法。期望在一体化设计中,遮阳构件不仅成为节能、降耗等重要手段,同时成为建筑造型元素的一部分,使遮阳构件与建筑物成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李硕  吴邑涛 《钢结构》2009,24(8):50-54
风力发电是一项发展迅速的绿色能源技术,中国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一批海上风场正在抓紧规划和建设。基于某海上风力发电风机安装工程,介绍了风机海上运输安装的整个流程,并针对安装过程中重要的钢结构安装体系的作用、结构选型和受力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未来的海上风机的安装以及安装体系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敖雷 《建筑与文化》2021,(7):123-124
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街区是城市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其在地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历史街区更新.文章论述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从地域既有文化资源出发的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内容,并以设计项目为例,从探寻遗迹、重新建构、新旧融合、活力共生几个方面讨论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思考过程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包括光伏发电、天然光利用和风能发电三方面在建筑中的应用。论述了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应用方式等,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节约能源消耗,提出了一系列方案,给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特征和可持续住宅对建造各个环节的要求,对工业化建造方式在可持续住宅中应用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工程案例为基础,分析其建造背景、设计原则、技术特征、材料选择及运行能耗效果,论证其可行性.总结工业化建造方式在可持续建筑中应用要点,供建筑师设计参考,以促进可持续建筑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A synopsis of wind induced damage observations is presented, along with a commentary on damage documentation experiences and remarks on design implica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problem areas concerning wind effec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in windstorms.  相似文献   

14.
全面总结了现代建筑表皮的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论述了建筑表皮设计与风能利用融合的技术策略,提出风能利用与建筑表皮融合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然通风是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主要手段,热压、风压是通风形成的基本条件,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能够节约建筑耗能,通过分析建筑室内通风组织的措施,为建筑师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辉  陈水福  唐锦春 《工业建筑》2005,35(Z1):184-187
双塔型高层建筑周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绕流风场,其表面风压的分布是结构和覆面设计的依据。结合一双塔联体型高层建筑的周围风场和表面风压的研究,以Reynolds时均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k-εRNG湍流模型,对其风场和风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风压结果与边界层风洞试验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之间吻合较好,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可较准确迅速地获得该类体型建筑表面风压分布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冬季现场调研与热环境测试表明,拉萨市现有居住建筑的缓冲空间能明显改善室内热环境。但当地非采暖房间冬季热环境仍较差,居住建筑采暖需求明显。当地采暖能耗与环境负荷增长趋势明显。以拉萨市常见的单元式住宅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南北向缓冲空间进深设计对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南北向缓冲空间均能有效降低模型的采暖能耗,其中,随着南向缓冲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递增趋势;随北向缓冲空间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先降后增趋势,北向缓冲空间模型之间能耗差很小。缓冲空间优化设计模型与基础模型的能耗对比分析显示,合理设置的南北向缓冲空间能够大幅降低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8.
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鑫  苏亚欣 《建筑节能》2007,35(9):9-12,18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空气的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在建筑中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主要介绍了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以及影响自然通风的相关因素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9.
风荷载是强风区高层建筑的主要侧向控制荷载,确定脉动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借助于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和风压测量试验,分析讨论了沿建筑物高度分布的平均风力、脉动风力、风致振动惯性力以及建筑结构设计所需要的等效静态风荷载的确定问题,可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邢涛 《山西建筑》2014,(13):32-34
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对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抗风、电气、防雷、垃圾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指出高层建筑设计正向着智能实用性、节能环保性、欣赏价值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