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决定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的结构参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决定单自由度系统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基本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地面运动幅值对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各物理量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建立的并联复合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基于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地震作用下传统抗震结构、纯橡胶隔震结构、摩擦滑移隔震结构和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体系能够显著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周期速度脉冲的作用,近场地震会对结构产生严重的速度和位移冲击,根据5条近场地震波建立了屈服点谱(YPS)。基于屈服点谱法方法设计了一榀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采用pushover方法和弹塑性时程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屈服位移基本稳定,层间侧移比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结构呈现理想的梁铰屈服机构,证明了对偏心支撑钢框架进行性态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为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组合框架-核心简结构体系近年来在中国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对其抗震性能研究较少.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模型,并通过与弹性模型模态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探讨了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破坏模式、分析了结构变形和外框架剪力随地震作用增大的变化规律,可为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对比了Pushover分析方法和弹塑性时程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别,初步讨论了Pushover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均布加载、倒三角形加载、基本振型加载等方式对气柜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合理选择8条地震波,运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气柜加肋壳体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本振型加载方式得到气柜结构的顶点位移最大。采用此加载方式对气柜结构在初始应力条件下的动力弹塑性性能进行分析,依据分析数据拟合罕遇地震下气柜结构的顶点位移计算公式,采用ANSYS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灾区城市道路桥梁结构的抗震问题,以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为基础,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和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地震灾区城市道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梁桥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E1、E2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各控制截面的抗弯、抗剪能力,以及支座厚度和抗滑稳定性等抗震性能。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抗震措施,为地震灾区城市道路桥梁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考虑结构-水相互作用的连续刚构桥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水二桥为实例,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对具有单肢薄壁墩的连续刚构桥进行水平地震反应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水深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对该种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是不利的;按反应谱法计算所得桥墩的横向内力较大,按时程分析法计算所得主梁内力和桥墩的纵向内力较大;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时应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分析,所得的成果和分析结论可供同类桥抗震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有限条法与迕移矩阵法相结合,计算圆环板的动力响应问题,与有限元法相比较可有效地减少计算机存储和提高计算精度,当条元较多时,常规迁移矩阵法多次矩阵连乘产生舍入误差的积累,有时还会出现数值不稳定,本文改用有限条与Riccati迁移矩阵法相结合,可有效克服这个缺陷。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速度脉冲型地震作用和结构竖向不规则双重不利条件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设计了20层和30层的新型重力柱-核心筒典型结构,通过改变底层刚度得到一系列竖向不规则结构。分别选取10条速度脉冲和10条非速度脉冲地震记录,采用CANNY软件对竖向不规则重力柱-核心筒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速度脉冲效应和竖向不规则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速度脉冲地震下结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和倾覆力矩均明显高于非速度脉冲地震下的对应值;竖向不规则对结构弹塑性抗震需求影响显著,层间位移角随着竖向不规则比率的减小而增大,层间剪力和倾覆力矩则呈略微减小的变化趋势。建议在新型重力柱-核心筒结构设计中应考虑速度脉冲地震和结构竖向不规则的耦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结构分析的线弹性有限条法推广到大变形弹-塑性板壳结构的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并开发该分析法的C语言程序包。它与有限元法相比可大量节约计算机的内存和机时,并可望推广到材料的塑性成形分析过程。与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主要考虑将区域分解算法应用于混合有限元方法的情形。基于Schwarz交替法,讨论了重调和方程的混合有限元格式的区域分解算法,证明了它的收敛性,利用区域分解技术,给出它的有限离散格式和预处理矩阵。本文表明基于Lions框架的Schwarz算法也适用于混合有限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有限元在描述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四边形奇异等参元的小波有限元新方法,该方法将小波有限元和断裂力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含裂纹结构的小波有限元模型,推导了小波单元和裂纹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求解了该结构的前四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将计算结果与ANSYS分析结果比较可知:采用小波单元的求解结果优于900个plane183单元,与1600个plane183单元求解结果吻合,相对误差不超过2%.这表明该方法可用较少单元获得较高计算精度,适宜工程奇异性问题的求解,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履带起重机臂架有限元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桁架钢结构的受力特点 ,采用变截面梁单元模拟起重机臂架整体结构 ,建立了一种有限元简便分析方法 ,对履带起重机臂架结构的受力状况和应力特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确定了危险工况 .对危险工况在各载荷组合作用下臂架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有限元法分析 ,并对其强度进行了评定 .结果表明 ,有限元简便分析方法可以反映臂架的整体应力状态 ,而有限元详细分析则可更好地反映臂架受力的局部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碳纳米管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单壁碳纳米管的变形.比较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分子动力学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临界弯曲屈曲曲率随直径和长度的变化关系,并与分子动力学的计算结果比对,证实有限元方法模拟纳米尺度问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局部隐式有限元法是在一般有限元法的基础上,兼容了TBD差分格式和有限体积法的某些特点,形成的一种新型算法,本文针对Burgers方程推导出了局部隐式有限元法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认为局部隐式有限元法是一种绝对稳定的方法,且具有快速收敛的性质,是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有效的数值算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深基坑降水里茨有限元和迦辽金有限元计算程序的设计方法。分别应用里茨有限元法和迦辽金有限元法对一个深基坑深井降水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比较分析结果可知,本文运用的里茨有限元法适用于深基坑降水计算,而运用迦辽金有限元法需对井点进行处理,才能用于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有限元等效应力法是拱坝设计新规范规定的两种强度校核方法之一,也是新规范规定的拱坝强度设计标准.文中借助于有限元软件ANSYS7.1,对块泽河电站拱坝进行有限元计算及其等效应力计算,并按规范规定的相应强度标准进行校核.介绍有限元等效应力法在拱坝设计中的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刚构桥悬浇施工所用新型挂篮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挂篮结构应用平面杆件有限元和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该挂篮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变形和受力计算结果,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了挂篮施工时同主梁的共同作用的情况。经过平面与三维有限元结果比较,对挂篮的受力和变形提出了分析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有限元法(FEM)和有限条法(FSM)的基础上,提出了薄板弯曲分析的混合条-元法CSEM。用两端简史的有限条位移函数与四结点矩形有限元位移函数迭加作新的位移函数,导出了薄板弯曲混合条无法的各种公式。用自编的CSEMFORTRAN程序计算了若干算例,算例结果表明了CSEM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合单元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轴力-应变关系和轴力一弯矩一曲率关系实用计算方法,采用U.L列式单元增量平衡方程,引入平面梁单元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组合单元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编制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已有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面内受力,如钢管混凝土偏压柱、不等端弯矩钢管混凝土偏压柱、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和钢管混凝土模型拱肋等进行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基于钢管混凝土拉压数值本构模型的分层梁单元非线性分析理论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载荷一变形曲线和极限承载力都很接近试验结果,与分层法相比,组合单元法直接根据杆端力求解截面刚度,不用分层计算截面刚度,加快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