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近年来,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泉水流量衰减、干涸,水源地超采,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泰安纸坊泉域为例,探讨了泉域内岩溶水强径流带分布、成因类型及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岩溶地下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岩溶水强径流带是有巨大调蓄功能并发育于浅部地下水积极交替带的网络状强岩溶富水带,其地下水动态稳定,成井率高且识别特征明显,是本区岩溶水水源地开采的理想场所。研究强径流带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山西太原市晋祠泉是华北有名的岩溶大泉,近年来泉水流量一直呈衰减趋势甚至断流,恢复和保护晋祠泉水的昔日风貌让名泉复流,深化对泉域的研究在全省的水资源战略格局中至关重要。文中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研究了晋祠泉域的自然地理与水资源系统环境特征。泉域内有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阶地区三种地貌类型;土地利用布局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500~7 000 t/(km.2a);降水是泉水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74年之后,降水量与汾河渗漏量的逐年减少、岩溶地下水开采逐年增加以及补给区水土流失成为导致晋祠泉水流量衰减的综合因素;结合晋祠泉岩溶水介质系统构造发育,研究了晋祠泉水资源系统结构特征与泉水补给区域特点,泉水的补给主要依靠灰岩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漏。对晋祠而言,汾河水在深水位灰岩区的渗漏则不容忽视,这种补给更可能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A rational exploitation policy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is a fundamental condi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eco-environment. Faced with global chang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population explosion, research on optimal decision making for a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system become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before, especially in China today. In this paper, the plain area of Hanzhong Basin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system, a system dynamics (SD)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D model, different exploitation scenarios are set up, and the optimal scenario and related exploitation policy are determined by multiscenario-multiobjective appraisal. The modelling and analysis methodology can be shared in other regions as well.  相似文献   

4.
浅论山东省水资源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总体上属于资源型缺水,水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已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模型,生成配置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山东省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毕节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由于母岩碳酸盐岩的特殊地球化学背景,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水质特殊,为了查明该区地下水资源能否开采作为饮用水资源,开展毕节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研究。根据研究区所取22组水样的水化学测试结果,运用水化学软件AqQA做Piper三线图,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对水样进行了舒卡列夫分类。运用单因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2种方法分别对研究区的岩溶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且大部分区域碳酸盐硬度>50%;②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下水质量能够满足饮用水标准的占59.1%;③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下水质量能够满足饮用水标准的水样点占81.8%。从总体来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以开采作为饮用水资源。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在该区开采岩溶地下水资源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面临异构环境、业务融合、管理规范等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及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的现实需求,山东省水利厅按照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宽网络等新技术,初步建成水利数据中心;完善水利数据中心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业务流程:构建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以水利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与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水利数据信息的汇集存储与交换共享。  相似文献   

7.
三皇旱片是桂北地区典型的岩溶旱片,气候与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导致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构成了地区干旱的自然因素,然而地表水利工程渗漏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单一以及水利用效率低下,也是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调查还表明,该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合理开发能够满足当地的农业用水需求。加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兼顾工程与非工程治理措施,是实现旱片整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广东岩溶地下河主要分布于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已调查发现的地下河有110多条,地下河枯季流量8.92~760.5 L/s,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56.5亿m3/a,可采资源量为43.8亿m3/a。约有75%的地下河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人、畜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但是受地质环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淮北地区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地下水资源是本区供水水源之一,其中区内的裂隙岩溶水为淮北地区的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提供了巨大支撑。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以相山濉溪徐楼岩溶水源地为典型区,对淮北地区裂隙岩溶水进行安全开采潜力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地区裂隙岩溶水安全开采总量为21 458.61×104m3,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10.
西南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布露广泛,岩溶发育较强烈,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造成区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对岩溶山区水文地质、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4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8项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一种岩溶山区地下水可持续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以贵州威宁地区为实例,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锁林 《中国水利》2010,(9):37-39,42
山西省是全国煤炭生产大省,而山西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太原西山地区是采煤工业相对集中、对水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在全省及北方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西山煤田开采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机理、破坏过程及破坏程度的分析研究等,提出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如法制管理、分区管理、制度建设等,探讨水煤共存、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保护模式和管理保护政策体系,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分析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宇 《水利学报》2001,32(1):0049-0053
本文在论述云南省岩溶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岩溶区归纳为山间盆地、峰洼(谷)地、山间河谷和深埋藏4类基本的水文地质单元,提出了各类型岩溶水适宜的开发方式。并根据岩溶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岩溶水开发条件的差异,将云南省的岩溶区划分为5个大区,分别对各区的岩溶水资源及开发环境和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南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布露广泛,岩溶发育较强烈,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造成区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对岩溶山区水文地质、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4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8项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一种岩溶山区地下水可持续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以贵州威宁地区为实例,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神头泉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泉域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入分析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泉域水资源管理目标,提出了实施泉域水资源科学管理的保护对策,为泉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部平原,地表水资源利用能力低下,浅层水水质差,长期依赖于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环境破坏。可通过准确把握衡水市水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地表水,最大限度地利用外来水,控制利用当地地下水,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湘西岩溶水资源环境、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成功与失败的典例,总结出堵截地下河出口溶洼成库、引水农田灌溉或开发水能等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方法及地表水、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等经验,为湘西岩溶石山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与恢复、石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方水资源管理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进 《中国水利》2009,(15):24-27
南方地区水资源管理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水污染引起的水质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与北方和发达国家用水指标比较,用水效率也不高,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率还在增加。水质性缺水是经济发达地区最主要的问题,季节性或者说工程型缺水是南方山区、丘陵区和农业区主要的水资源问题。南方水资源只是相对丰富,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任务依然繁重,如果措施得当,南方总用水量会在未来10年趋于稳定,缺水和水环境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水资源总量丰富,水质优良,现状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是江西发展最可靠的优势资源。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水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从分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对充分发挥江西的水资源优势,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近期(1980~2000年)地下水资料,采用可开采系数法,分别计算了西北诸河区各水资源二级区和各省(区)平原区M≤2 g/L矿化度分区的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并分析了各水资源二级区和各省(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成果,阐述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山西神头泉流量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研究岩溶水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方法,建立了神头岩溶泉流量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对其流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从2001~2015年,神头泉流量总的趋势是下降状态,为此提出了神头泉域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