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Planning》2022,(1):101-104
目的:探讨脑出血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9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出血PICC置管患者发生CR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8例脑出血PICC置管患者中有84例(85.71%)出现CRI。年龄、昏迷时间、感染史、糖尿病史、单次置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血肿累及脑室均与脑出血PICC置管患者发生CRI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置管部位、置管季节、有无导管移位与脑出血PICC置管患者发生CRI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昏迷时间≥1周、糖尿病史、单次置管次数≥2次、导管留置时间≥60 d均为脑出血PICC置管患者发生CRI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脑出血PICC置管患者发生CRI与年龄、昏迷时间、糖尿病史、单次置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针对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CRI发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4):100-102
目的:应用精细化分级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处及其周围皮肤的接触性皮炎实施护理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留置PICC管并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三区住院的患者326例,运用精细化分级护理处理PICC置管处及其周围皮肤接触性皮炎,并记录护理效果。结果:326例患者中74例发生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22.7%。其中接触性皮炎为1级50例,2级21例,>2级有3例,分别占接触性皮炎的67.6%、28.4%、4.1%;启用精细化分级护理,1级接触性皮炎24 d皮疹消退,2级7 d内皮疹消退,无复发,>2级74 d皮疹消退,2级7 d内皮疹消退,无复发,>2级714 d皮疹消退,无复发。结论:精细化分级护理防止接触性皮炎进一步加重,促进已发生的接触性皮炎尽早痊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4)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C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CVC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结论:PICC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CVC。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将入住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置管部位分PICC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UVC组(脐静脉置管),对CRBS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RBSI发生率为6.1/1000导管日,其中PICC组为5.3/1000导管日,UVC组为11.8/1000导管日。检出病原菌35株(真菌22株、G-菌8株、G+菌5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7株(48.57%),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5株(14.29%),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3株(8.57%)。真菌对两性霉素、氟康唑等敏感性高;G-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喹诺酮类敏感性高,对氨苄西林及头孢菌素类普遍耐药;G+菌对万古霉素及喹诺酮类敏感,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和头孢菌素普遍耐药。结论本院NICU CRBSI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对氟康唑敏感性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9):1641-1643
目的:观察冬菊洗液结合创面浸浴疗法治疗四肢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四肢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局部浸浴后常规换药处理,试验组患者冬菊洗液局部浸浴后按常规换药处理。用药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并于用药前及治疗后7 d、14 d,培养、分离与鉴定细菌,并计算创面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创面治愈率为62.22%,试验组创面治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后7d、14 d,两组患者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试验组患者用药后7 d细菌清除率为50.0%,明显高出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1)。试验组患者用药后14 d细菌清除率为71.4%,明显高出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6,P<0.05)。结论:冬菊洗液结合创面浸浴疗法治疗四肢深II度烧伤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1):131-134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引流胸腹水治疗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因不孕症行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超排卵发生中重度OHSS合并张力性胸腹水的患者113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80)。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胸腹腔穿刺引流胸腹水,观察组采用CVC胸腹腔留置引流胸腹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比容(HCT)、24 h尿量、体重、腹围情况,治疗5 d胸腹水引流量、治疗期间的引流次数、病情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CT、腹围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胸腹水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引流次数、病情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C引流胸腹水治疗中重度OHSS患者,增加了引流量,提高了患者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0):13-15
目的:探讨热湿交换细菌过滤器联合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的1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采用热湿交换细菌过滤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热湿化器联合开放吸痰。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纠正内环境紊乱、抗感染、每日2次口腔护理和床头抬高30°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病率、28 d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VAP发病率2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5%,且28 d死亡率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湿交换细菌过滤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可以降低VAP发病率、28 d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ICU住院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5)
将复合益生菌添加到哺乳仔猪教槽料中,通过测定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粪便菌群数和酶活性指标,探讨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14~21 d仔猪增重提高了22.21%(P<0.05),21~28 d提高了13.01%(P>0.05);试验组提高仔猪育成率8.29%,腹泻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76.02%和79.62%;21 d时对照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数比试验组高3.75%(P<0.05);乳杆菌数量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R/D比对照组高7.65%(P<0.05)。21和28 d试验组仔猪粪便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仔猪教槽料中添加该复合益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日增重和育成率,减少仔猪腹泻和死亡率,降低前期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提高R/D值,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粪便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1)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运用清洁水(乙醇)消毒与清洁护理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选择100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0.5%碘伏消毒液进行尿道口清洗,实验组患者使用清洁水(乙醇)对尿道口进行清洗,两组均每天清洗2次。观察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皮肤过敏发生率。结果:导尿710d和导尿14d,实验组皮肤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尿14d,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尿管患者运用清洁水对尿道口进行消毒护理,皮肤过敏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9):94-95
目的:通过对血透患者制定针对性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各种常见的留置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将246例留置透析导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8个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血糖水平等与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试验组患者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25%、脱管率为14.63%、导管阻塞发生率为4.07%;对照组分别为14.63%、30.89%、1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2.68%、87.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留置导管平均时间分别为(35.40±5.20)、(28.40±5.30)d,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透析导管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4):64-65
目的:比较不同型号导尿管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长期留置导管患者2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型号组97例、常规型号组101例和序贯组95例,分别给予12~14型号、16~18型号及初选适宜的最小型号,之后序贯依次递增型号的双腔气囊尿管,比较三组的尿道损伤、尿路感率、尿液溢出、尿管脱出、拔管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情况,并评价三组的留置尿管期间舒适度。结果:序贯组的尿道损伤、尿路感率、尿液溢出、拔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小型号组和常规型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号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型号组,但尿液溢出和尿管脱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型号组和序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号组和常规型号组的尿道损伤、拔管后尿路刺激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和小型号组的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常规型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和小型号组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选适宜的最小型号,之后序贯依次递增型号的双腔气囊尿管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3):86-88
根据介入治疗疾病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专科化护理模式,是介入治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介入模式下形成专科化介入护理是提高导管室护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10):120-123
目的:探讨自制心电连接器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接受PICC的患者60例。在对患者成功导管穿刺之后,对其采用心电定位技术实施PICC尖端定位,之后进行X线胸片检查,与其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自制心电连接器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均实施了PICC置管,穿刺后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患者导管头端均位于上腔静脉(SVC),55例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5例未出现P波变化,在及时进行导管调整之后,4例患者均出现P波特异性变化,1例未出现。自制心电连接器的特征性P波对导管头端位置在SVC中的灵敏度为100%(59/59),特异度为0。PICC头端处于最佳位置时的导管长度与P波位于峰值时的导管长度的差值为(2.8±0.7)cm。结论: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使用效果明显,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与专业心内连接器相当,能够采用心房内心电图(ECG)Ⅱ导联P波的形式,明确PICC尖端位置,且无需要求较高的材料和制作手段,制作过程简单,取材便捷,在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2):48-56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女子排球专业队的现状进行研究,思考河南女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出路与相关对策,同时设计出新赛季针对河南队自身技战术打法风格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优化队伍,改革创新,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5):127-131
目的:探讨脐静脉导管封管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新生儿科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正压封管,而对照组用0.5 U/m L肝素钠盐水稀释液封管,在封管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封管前后血小板参数、封管前后凝血功能、脐静脉导管通畅度、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管前后两组血小板参数(PLT、PCT、PDW)、凝血功能(PTA、PTR、PT、INR、APTT、FIB、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两组患儿脐静脉导管通畅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没有明显堵塞情况发生,顺利完成输液;两组患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生理盐水作为脐静脉导管封管液,能够维持导管的通畅度,不影响脐静脉导管的正常使用,且更符合新生儿的生理健康,经济、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63-66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规范化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维护体会。结果: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指导以及对穿刺点和导管的规范化护理,93.4%的患者没有任何并发症,除1例患者因静脉血栓重新置管外,其余患者均圆满完成化疗。结论:加强肿瘤化疗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日常规范化护理,并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0):73-80
目的:观察经过改良后的高举平台法对于门诊留置尿管患者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科门诊98例留置尿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经改良后的高举平台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管道牢固性、管道脱出率、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固定方法牢固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管道脱出率和对尿道的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道平均使用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型高举平台法既方便于门诊患者的日常打理,又不易脱落,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研发动态     
《Planning》2016,(1):139-141
<正>埃博拉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研究团队近日在Cell上发表文章"Ebola Viral Glycoprotein Bound to Its Endosomal Receptor Niemann-Pick C1"(《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第五种机制),这种新机制与之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都大为不同,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67-68
目的:探究子宫颈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28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滴注缩宫素引产)和观察组(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引产),各314例。比较两组孕妇的Bishop评分、临产时间、出血量、引产总有效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引产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两组Bishop评分较引产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至分娩时间、引产至临产时间、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身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为95.86%,高于对照组的78.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引产孕妇经子宫颈球囊导管较常规滴注缩宫素引产能够有效促进孕妇宫颈成熟,缩短待产时间,提高引产总有效率,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7):85-88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的影响,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患者。方法:随机抽样某学院护理专业学生506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置入鼻胃管,对照组250例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教学方法。试验组256例采用设计适合测量量表,先问卷调查评估,选取理想可示教护生示范教学,在教学中注重要点、难点的讲解,强调手法及学生感知的体验;再强化运用模拟练习方法教学方法,对置入有困难的护理学生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对护理学生及被操作者的自我认知、自我感受、置管成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96.9%,对照组为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自我认知、自我感受及恐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的设计适合测量量表问卷调查,正确掌握护生状态焦虑及置管前、中、后进行知、信、行认知干预,尤其对鼻胃管置入中度以上有恐惧因素的护生示范教学干预方法,可显著提高护生成功置管概率,改善恐惧状态,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