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圣马可广场空间形态的三个特征——梯形广场、钟楼位置、进入方式入手,以透视强化、视觉均衡作为解释,论述了主要建筑位于梯形广场的宽边,入口位于窄边的设计原则,并用相关实例加以验证.分析了圣马可小广场入口的视线与流线转折,指出了圣马可图书馆、总督府、圣马可飞狮像柱、圣蒂奥多雷雕像柱在此空间转折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圣马可广场是城市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优秀的建筑群体,本文试图从建筑群体形态组合的角度,研究蕴藏于圣马可广场和谐与完整之后的理性原则,即视觉要素微差原则和关系要素同一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旧城扩建或改造中,不同时代的建筑该怎样处理?探索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发展史将给我们以启迪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是建筑师们公认的杰作,也是各国旅行家们所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广场并不源于中国,其概念源于欧洲,最早出自希腊.它是市民进行商贸聚会等各种公共活动的露天场所,周围设有柱廊、神庙等公共建筑.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壮丽的广场群.最大的图拉真广场,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纵深三百多米的多层布局.到文艺复兴时期,广场又有新发展,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就是由大小三个空间组成的,变化丰富,气氛亲切、自然,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王建国 《规划师》1998,14(1):67-74
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一颗瑶粲夺目的明珠。它是城市的“起居室”,是城市空间里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魁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更是被赞誉为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那么,现代城市广场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而对于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又是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和思想来规划设计城币的广场呢?显然,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我国城市迅猛发展中正成为热点的广场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城市广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上溯城市广场的发展历史,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漫漫路程。从西方看,真正…  相似文献   

6.
唐洪珠 《山西建筑》2007,33(28):79-79,160
以丽江四方街广场为例,由广场的实体要素和精神要素两方面对四方街广场的空间进行了探讨,探寻空间优缺和置身其中的心理感受,并将四方街与圣马可广场做一简单对比,指出两者在哲学理念、自然观的认识及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以期为广场设计及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漂浮回廊     
<正>作为逐步协商的结果,功能完备的城市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们,而广场无疑是城市的缩影。无论闲坐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作为巴洛克艺术象征的里斯本商业广场(Praca do Comercio),还是古老的罗马纳沃纳广场,你总能在此领略一座城市的万种风情。对建筑师而言,广场,作为一种概念,是无法脱离城市而单独存在的,因为城市界定并塑造了其功能。2010年,葡萄牙里斯本以北大约一百公里处、一座小而美丽的古镇奥比多斯市(obidos)启动了一场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在市郊建造一座包括中央建筑群及主广场的奥比多斯科技园,为新兴的创意公司提  相似文献   

8.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看过杨廷宝老师、童隽老师画的圣马可教堂,其形态奇特、色彩绚丽。后来又在各种杂志、影视作品中看过不少关于圣马可广场及威尼斯大运河的场景,这些年知道威尼斯有个建筑双年展,因此去威尼斯目睹圣它的建筑风光一直是我的夙愿。2000年我去过威尼斯,但很匆忙。今年5月我又一次去到威尼斯,下榻在圣马可广场边上的酒店,以便更清晰地欣赏威尼斯的建筑和风光。回国后总想要写篇有关威尼斯建筑的文章,但由于自己对威尼斯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一直没敢下笔。虽然至今仍有一些问题还是没有完全搞清楚,然而对威尼斯建筑的好奇促使我对这种特点的形成非常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9.
直岛是一座日本内海中的小岛.建筑选址在岛南端一处狭长海岬的山崖上.可以俯瞰下面的海滩和平静的海面.博物馆建馆的初衷是为了接待乘船直达此地的游人.走过一个码头,游人可以看到阶梯状的广场,其功能类似博物馆的入口.广场下面是博物馆的地下加建部分,而广场地上还可以作为露天演出的舞台.攀上广场的阶梯,映入眼帘的是主博物馆的砾石墙体.因为有一个景色宜人的国家公园围绕着建筑,为了不破坏周围的景致,博物馆的大部分体量均在地下.参观者沿余坡拾阶而上,通过主楼入口,进入画廊,画廊是个两层高,长50m宽8m的地下建筑.酒店、画廊和阶梯状的露台全都面向海洋.平静海面上来往的船只以及夕阳的余辉,所有这些美景都可以因借到内部。一条蜿蜒的道路环绕着博物馆建筑群,路上偶尔会看到广场,在这些地方也可以看到海景。与其他博物馆的户外雕塑作品不同。这个建筑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像一件大地艺术品一样,创造出了新景观。  相似文献   

10.
圣马可广场     
《城市环境设计》2010,(11):196-196
项目地点:意大利威尼斯 占地面积:10000m^2 最终建成时间:1797年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marco)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1.
曾昭奋 《新建筑》2000,(5):74-75
为迎接2000年,迎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中华世纪坛已傲然屹立于北京西郊。从长安街复兴门往西,从北京西客站往北,两线的交汇处—中华世纪坛就坐落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之间,玉渊潭公园南面纵长478 m,面积4.5 hm2的场地上。 这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它既是时间一时代志,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标志,展现着传统的和当代的科学和文化的风采。 铭文碑石、圣火广场、青铜甬道、乾坤坛体和坛体内部的环形大厅、世纪大厅和艺术展厅等,组成了一曲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高亢雄浑的交响乐。 整个中华世纪坛坐北朝南,坛体和场地整洁明朗,雍容大度,洋溢着群众性、民主性的节日气氛。江泽民主席手书“中华世纪坛”五个金色大字镌刻在宽9 m,高1.2 m的汉白玉碑石正面。碑石面有中华世纪坛铭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千年交汇,万世流芳。这是中华世纪坛的序曲。碑石北面,是直径30 m的下沉广场一圣火广场。广场正中,跃动着桔红色的圣火,无论日出日落,无论狂风暴雨,光芒四射,永不熄灭。北京猿的火种,燧人氏的火星,虎门烧烟的烈火,延安游行的火炬,照亮天安门的节日礼花,推动神舟上天的长长烈焰,都跟这不灭的火光融合在一起,照亮过去的年代,照亮未来的世纪。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恒隆广场是座落在上海南京西路最繁华商业街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提供世界一流的办公、购物、餐饮、健身场所。其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0.2万前,包括一幢建筑面积10.11万击,总高度288m,66层的高档甲级办公楼,5.3万击的裙房商场、餐饮酒店和健身房及4.79万前的地下三层停车库。世界名公司争相入住恒隆广场,世界顶级品牌产品云集恒隆广场。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2013,(11):121
工程包括新建的一个6000m2的城市广场和位于Zentralplatz广场两侧的两个建筑、1座文化建筑、1座2万m2的购物商场。由于建筑与城市肌理之间精确契合,广场上的人流能够按照明确的逻辑被有效组织。文化建筑中容纳有1座公共图书馆、1座博物馆和游客信息中心。将这些公共设施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它们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建筑的轮廓线沿着广场上的人流路线而  相似文献   

14.
古代广场规划设计中结合了该地区的文脉及其周边地形的考察来进行设计。这种研究思路可以成为当代设计师的精神财富。基于此,文章从“均衡”角度出发,从轴线安排、建筑语言和文脉传承三个角度,探索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改造中设计师珊索维诺的设计手法和理念,以期对当下的广场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1、概述新建的文科楼占地约8520m,位于山西大学科教园广场北侧,是形成广场景观的重要建筑,用地南临广场,北侧是二幢二至三层的旧建筑,东侧是一幢四层建筑物,西侧是新建的文体馆。拟建的文科楼相隔广场与南端的科学楼遥相呼应,并位于图书馆的两侧。2.方案构思、立意创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有吸引力适宜古今中外文化、情感交融、有鲜明特色的学术环境,以适应信息密集时代教育新特点、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百年建筑》2006,(10):56-58
家信广场位于广州市工业大道与金沙路交界处,为3层商业中心,富力现代广场住宅小区旁,是富力现代广场商业区的一部分,总建筑面积52667m^2,其中地上面积34417m^2,地下面积18250m^2,建筑高度16.2m。  相似文献   

17.
广场并不源于中国,其概念源于欧洲,最早出自希腊.它是市民进行商贸聚会等各种公共活动的露天场所,周围设有柱廊、神庙等公共建筑.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壮丽的广场群.最大的图拉真广场,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纵深三百多米的多层布局.到文艺复兴时期,广场又有新发展,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就是由大小三个空间组成的,变化丰富,气氛亲切、自然,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相似文献   

18.
苑金生  侯建华 《石材》2003,(6):46-47
座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爱丽舍田园大街西端星形广场的凯旋门是一座完全用石材建筑的纪念碑,它是巴黎的象征。这一石材建筑是为了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806年2月奠基,1836年7月落成。它形体高大(高49.54m、宽44.82m、进深22.21m),四面都有拱门,中心拱门宽14.6m,极其宏伟。内墙上有颂扬拿  相似文献   

19.
今日建筑     
袁烽 《时代建筑》2006,(5):156-157
1.项目名称:穆塞姆(Mucem)地点:法国马赛(Marseille,France)时间:2004设计师:鲁迪·里齐奥蒂(Rudy Ricciotti)简介:风景如画的景色.辽阔的海洋.绚丽的阳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让这个项目显得更加饱满、厚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面均为72m的广场——这是一种秉承了毕达哥拉精神的设计。该广场中还坐落着同样正方但面积较小的另一个广场.四面均为52m.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展厅和会议中心.是整个博物  相似文献   

20.
广场之趣     
正张清帆,在造建筑工作室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处,希望在工作里保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保有对传统的感情,将人们生活的愿望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梳理,使之成为扎实的创造,成为指向美的建筑语言。夏天的意大利中世纪古城里,大大小小的广场像细密的城市街道汇集的湖泊与海洋。在威尼斯奎里尼·斯坦帕尼亚基金会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展示室里,挂着大大小小的油画,画着威尼斯城里朝暮晨昏的角落,广场投入各种功能的使用状态。广场那么引人入胜。广场的主题,在群体与个体,神圣与日常,日常与戏剧性之间随时切换。十一月圣马可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