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上海市青草沙水库运营期大堤安全,在大堤外侧滩面实施了水下地形动态监测,针对长期监测获得的大量地形数据及固定断面数据,区别于传统水下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式,采用三维软件及CAD二次开发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直观地表现出大堤外侧水下地形整体及局部的变化情况,为水库大堤的安全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对同类工程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开展长江录安洲夹江段河道水下地形监测,根据2013年~2018年汛后6次测量成果,通过生成河床冲淤色块图、全河段冲淤量统计等方法,对该段水下地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录安洲夹江段河道整体基本稳定,近年实施的护岸工程效果较好,但局部河段可能存在冲刷和滩地坍塌风险,需要在加强监测的同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确保河道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孔目湖段防洪工程施工2标段工程实际及河道冲淤变化的基础上,采用超高分辨率多波束系统对该河段治理后水下地形进行了定期监测与分析,得到全覆盖、高精度水下地形数据,并根据多波束监测数据对河道冲淤现状进行了定性描述;同时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河道冲淤进行了多维度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很直观地发现河道冲淤异常,并对异常位置、尺寸等进行空间定位,便于及早决策,保证河道及工程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大坝安全监测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有效地实施监测,国内外趋向于实现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文章回顾了国内监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介绍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监测资料自动化等方面的情况和成果,以及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二滩双曲拱坝监测数据自动化管理和反馈分析计算模型的研制计划。最后,还讨论了监测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和应具备的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存在着信息化程度较低、软件功能较为单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一系列短板,因此,针对安全监测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和研发了一套基于云平台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实现了安全监测数据的智能感知、云端管理、专业分析与监控预警。阐述了系统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详细论述了系统关键技术。系统已在数十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成功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及分析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崩岸整治工程的监测工作包括施工质量监督与工程稳定性判断两方面。结合崩岸整治工程实例,着重讨论了护岸工程的位移、孔隙水压力、岸脚水下地形的监测与分析,可为崩岸整治工程的稳定性判断及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控制、地形测绘、变形监测、地下洞室等测量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无棱镜距离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状况,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发展进行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先进可靠的三维可视化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能准确检查大坝结构,展示仪器埋设位置,提高实时监测信息及大坝安全管理的效率。通过对大坝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并依据规范拟定应力、渗流量等监控指标对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正反分析,可确定大坝变形预警值。以湖南托口水电站为例,采用BIM技术构建了大坝实体、地形场景以及监测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开发出集成了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示、数据查询、数据展示及安全预警四大模块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全方位展示大坝结构、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监控指标等信息,并直观展示实时信息,实现了大坝安全监控预警,提高了大坝安全管理效率。相关经验可供类似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监控系统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涉及水下地形测绘较多,例如取水口水下原始地貌、水下岩坎开挖面、水下岩塞爆破等测量工作。水下测量方法较多,本文着重介绍了辽宁省重点输水工程取水口岩塞爆破后采用多波速仪法进行进水口形态、锁口段及岩塞体周圈爆破开挖面测量,对设备定位、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处理等进行了详细描述,为类似水下工程测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桥梁基础冲刷是导致桥梁破坏的首要原因,因而有必要对营运期桥梁水下地形进行监测。以苏通大桥为例,对感潮河段大型桥梁营运期水下地形的监测目的、范围及方案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桥区河床地形的多波束监测结果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建立桥区数字高程模型,经分析研究,能直观地反映出大桥桥墩基础的局部冲深、主墩周边和桥位区河床的冲淤变化规律。根据研究结果对大桥桥墩基础安全和桥区的河势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为大桥工程的安全运营和养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还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原型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