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仲斌  陈培红 《内燃机》2004,(5):12-14
以8138Cz船用柴油机为例,介绍由凸轮升程、平面推杆、挺杆、摇臂和气门之间的运动规律来求出气门升程,再根据气门升程与活塞位移之间的关系来求出最小运动间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由选择参数对非对称配气凸轮型线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复合二摆、正弦一抛物线、高次多项式3种非对称配气凸轮型线的仿真计算和分析,总结出了缓冲段终点速度、缓冲段终点升程、基本段半包角等特性参数的变化对几种凸轮型线和气门运动规律影响的共性和各型线自身的特征响应,为配气凸轮型线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目标性设计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190系列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迎  侯玉春 《山东内燃机》2000,(4):14-19,29
本文利用配气系统单质量计算模型对190系列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计算。介绍了用单质量计算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气门升程、速度、加速度和气门脱离、反跳现象的特点。 通过分析得知该配气系统中的凸轮型线应做进一步的完善,使得气门运动的加速度平缓,以消除系统在凸轮上升段时出现的脱离现象。  相似文献   

4.
全可变气门机构运动学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BMW的N52发动机可变升程气门机构的机械结构原理,然后对机构进行运动学方程推导,得出气门升程与凸轮转角、偏心轮转角之间的数学关系,编制了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运动学计算程序,可以用来计算全可变气门机构的运动学问题,为以后进行动力学计算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搭建气门升程测试平台,测量全可变液压气门系统(fully 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system, FHVVS)的气门运动规律,分析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气门升程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凸轮轴瞬时转速波动随驱动电机转速的降低而增大,通过角标信号对采集的气门升程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由于瞬时转速波动导致的气门升程测量误差;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不足造成气门升程相位迟滞;气门加速度波动频率与液压压力波动频率应一致,通过选取合适的滤波截止频率准确计算气门加速度;经五点三次平滑法处理后的气门升程更接近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凸轮0°CaA基准线位置X1和0升程基准线位置X2为设计变量,以凸轮各实测点的升程误差Ri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用最优化设计方法分析配气凸轮升程误差。通过实际计算表明:与"敏感点法"相比,用最优化设计方法求取的凸轮升程误差可准确地反映凸轮轮廓形状,使凸轮误差精度最大可提高37.9%。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高次分配气凸轮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4210柴油机配气机构高次方凸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多项式高次方凸轮各项幂指数,气门弹簧刚度,凸轮作用角,气门开启速度,气门升程,传动系统弹性变形等对配气机构主要性能,么寻求设计的合理选取这些参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搭建了LNG燃料发动机多点喷射进气系统模拟试验平台;根据原发动机的配气定时进行模拟平台进气顶置凸轮的设计,并采用GT-SUITE仿真软件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通过气门升程、气门速度、跃度、落座力、凸轮与顶杆接触应力、气门弹簧受力等参数来评价所设计的凸轮型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设计的凸轮型线满足试验平台的设计要求,并与原型机的进气规律具有一致性。同时指出:实际应用中为检验该凸轮型线的设计是否合理,还须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分析在电控液压可变气门机构中油压和控制脉宽对气门附加升程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门晚关角度主要受控制脉宽影响,油压则影响附加升程的开启速度;影响附加升程的最大升程和附加升程波动率最主要的因素是油压,控制脉宽对附加升程的波动率影响很小;在压力油压为3.5MPa时,附加升程波动率较小,气门工作稳定;通过对气门附加升程的运动特性分析,随着油压降低,气门加速度和速度减小,整个过程工作柔和,气门落座冲击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变气门正时(VVT)及可变升程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型凸轮结构.这种凸轮结构,可以同时实现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及连续可变气门升程,适应了无级式机电一体化可变气门正时及可变升程机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设计内燃机高次多项式配气凸轮时,将最大速度点和最大加速度点确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可有效地控制加速度曲线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这种新型设计方法计算简便,可灵活地调整凸轮主要特征参数,并保持了整体式函数凸轮高阶导数连续的优点。计算表明:这种新方法设计的凸轮型线在提高凸轮升程丰满系数、改善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VVT及VVL装置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同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该装置的特殊的凸轮型线,并采用AVLTYCON软件建立了阀系的TYCON模型,对装置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随着间隙γ的变化,气门正时及气门升程随之改变,气门正时改变量达60℃aA,气门升程从怠速时的5mm改变到标定转速时的8mm,在整个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没有发现气门落座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14.
姬腾飞 《内燃机》2011,(6):18-22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VVT及VVL装置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同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该装置的特殊的凸轮型线,并采用AVLTYCON软件建立了阀系的TYCON模型,对装置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随着间隙γ的变化,气门正时及气门升程随之改变,气门正时改变量达60℃RA,气门升程从怠速时的5mm改变到标定转速时的8mm,在整个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没有发现气门落座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在高速发动机中应用高次多项式优化设计配气凸轮型线的必要性.阐述了米勒循环的基本思想,通过延迟进气门关闭时刻有效地降低压缩比,进而降低NOx排放这一方法来重新优化设计凸轮型线.采用五次多项式给出了工作段型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得到了改进后的凸轮型线方程,并利用AutoCAD拟合绘制了凸轮型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高速凸轮机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动力修正式配气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ADAMS软件,利用ADAMS软件自动生成数学模型及其强大的求解器,给出了一种由给定气门升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通过使用ADAMS的Create Trace Spline功能,可以快速精确地得到凸轮的轮廓曲线。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动力修正式凸轮的动力学计算及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为其他凸轮型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样条函数数值分析方法,并用FORTRAN77高级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在某100ml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的计量基础上,分析了该发动机的配气凸轮,并根据分析结果,绘制了配气机构全部图纸,根据图纸,计算了进、排气门以及气门(主要是进气门)和活塞的干涉问题。该发动机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介绍的数值分析方法是成功的,所进行的尺寸链计算也是正确的,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怠速工况异响噪声问题开展了噪声源识别及其控制等相关研究。通过综合应用声品质主观评价、噪声频谱分析及三维声强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该异响噪声源为怠速工况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异常引起的高频气门落座噪声。为提升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采用6段5阶多项式表征气门升程曲线,并根据运动学关系获得凸轮型线数学表达式,继而采用直接搜索法对凸轮型线进行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凸轮型线优化后可将影响气门落座噪声的进、排气门弹簧振荡幅值分别削减88%和91%。根据优化方案制作凸轮轴样件,并进行发动机声学试验,发现怠速工况异响噪声消除,整机噪声降低约4.0dB(A)。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凸轮型线提升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可有效提升该单缸汽油发动机声品质。  相似文献   

19.
在研制新一代高压单缸喷油泵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并掌握出油阀的运动规律,利用霍尔传感器对ADN型高压单缸喷油泵的出油阀升程进行了测量,通过改变喷油量、喷油泵转速及燃油系统结构参数等,分析了它们对出油阀运动产生的影响,并找出了对出油阀运动有较大影响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