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通过热力学(火用)平衡来导出定压下的平均温度,可以简化(火用)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文中结合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实例,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并计算不同负荷下的(火用)损率,为电厂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飞  郝青哲  王堃 《东北电力技术》2011,32(2):43-44,47
基于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分析方法,对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 MW亚临界机组锅炉的额定工况进行了热力学能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电厂锅炉(火用)效率大大低于热效率,其原因是存在大量的不可逆性损失,表明电厂锅炉减少(火用)损失的方法是减少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3.
电厂锅炉(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介绍了电厂(火用)效率的计算方法,并以珲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炉为例,利用在满负荷条件下的热力数据,计算了(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通过计算后的结果说明采用(火用)分析比热分析更全面、更有效地揭示锅炉各种损失及其部位,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利用能源,提高电站锅炉的热经济性,特对锅炉(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燃料特性,燃烧温度,蒸汽参数,传热温差以及各项热损失,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从而得出了燃烧与传热所导致的不可逆损失,是我国当前电站锅炉(火用)损失的关键.并指出强化燃烧,适当减少辐射换热,提高锅炉炉膛温度;增加工质压力,提高工质的吸热平均温度;减小换热介质间的热力学平均温差;同时注意蒸汽参数的恰当合理匹配,则是提高电站锅炉(火用)效率、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运用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对电厂各组元的单位热经济学成本、成本差和火用经济系数等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发电系统中的用能薄弱环节主要在余热锅炉与垃圾焚烧炉,原因在于其火用损、垃圾处理成本高带来的燃料单价与非能量费用均偏高;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设备成套性较差,产生了给水泵、凝结水泵等设备非能量费用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新的热力过程分析方法——(火用)分析法,并对(火用)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推导.同时以江油发电厂330MW机组的~#7高压加热器和~#4低压加热器为例分析它们的(火用)损失.(火用)分析法不仅考察热力过程能的“量”的变化,而且注重能的“质”,用(火用)来衡量系统的热力学完善程度可准确反映热功转换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汽轮机静叶内气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速度以及(火用)传递系数的变化特征有更深的认识,从水蒸气在汽轮机级内静叶部分的流动特点出发,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非平衡热力学理论的(火用)传递理论为依据,建立了水蒸气在汽轮机级内静叶部分流动的(火用)传递模型,导出了汽轮机静叶内的压(火用)流密度、压焖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随气流出口面积的变化趋势,从(火用)传递的角度分析了汽轮机级内静叶部分的(火用)传递特性,为以压力为主势场的(火用)传递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厂锅炉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介绍了电厂火用效率的计算方法 ,并以珲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号炉为例 ,利用在满负荷条件下的热力数据 ,计算了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 ,通过计算后的结果说明采用火用分析比热分析更全面、更有效地揭示锅炉各种损失及其部位 ,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是集多种换热方式于一体的复杂换热系统.本文在热(火用)传递规律的基础上,获得了对流受热面的热(火用)传递规律,提出了(火用)流密度、(火用)流密度降低率、(火用)损率等评价原则且定义了无因次热(火用)流密度、无因次流密度的概念,并以100 MW机组锅炉的后屏受热面为例进行(火用)传递分析,通过与常规的传热及(火用)分析比较, 提供了一些新的技术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火用分析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过程不可逆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火用损失系数的概念,并进行了实际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空气预热器漏风的火用损失不但与漏风系数有关,而且与锅炉负荷的大小有关。火用分析结果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