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固态膜电极前面我们已讨论了三种类型的离子电极,现在还剩下一种固态的离子电极要谈。我们开始研究固态膜电极的时间大概和研究液膜电极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我们查一下文献,就会发现早在40年代柯尔蜀夫(Koltoff)就曾经用熔融的卤化物去测定Ag~ 。进  相似文献   

2.
最近S.S.M.Hassan等以Ag—DDC涂层电极指示银量法滴定磺胺的终点。M.IONESCN等以液膜汞电极为指示电极,间接测定某些磺胺药物。我们基于苯巴比妥等药物与Hg(NO_3)_2能生成难溶汞化合物,进一步探讨使用汞、银离子固态膜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以硝酸汞为滴定剂对苯巴比妥、磺胺等进行微量滴定。并对滴定条件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3.
交流阻抗法用于研究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电极(ISE),特别是有机物的ISE,在近20年有很大的发展,各种ISE已不下数百种,但它们在稳定性和选择性上,多数都存在着问题。开展ISE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已是很迫切的问题,这方面的文章占的比例在增加。研究的方法有交流阻抗法,研究离子在两互不相溶电解质界面(ITIES)上迁越的各种方法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交流阻抗法可用于研究固态和液膜各类电极,方法比较简单。早在六十年  相似文献   

4.
全固态电极通常是指不使用内参比电极,而使膜的内表面直接与固态导体接触所构成的电极体系。这种电极有结构牢固、便于携带和在各个方位工作的优点。由晶体膜或混晶膜构成的全固态电极的内导体系已有数种形式,但迄今为止尚少见关于PVC膜电极固态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PVC膜pH电极的膜组成进行了优化,并对按最佳膜组成制备的两种PVC膜pH电极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克服pH玻璃电极内阻高、易破损、难于微型化及不能用于含氟化氢溶液的pH测试等困难,不少研究者致力于非玻璃类型的pH电极的研究,其中研制具有pH响应功能的液膜电极,近年来渐已取得一些进展。继Leblanc等人的工作之后,Simon等研制成几种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其中以三(月桂基)胺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性能较优。在我们实验比较研究一系列叔、仲、伯胺及含氮等基团杂环化合物等数十种有机物用作H~+载体的过程中,发现甲基二正十八胺(MDODA)和AmbarliteLA—2等物质可作性能较优异的PVC膜pH电极的载体。本文报道在比较数种溶剂介体对MDODA电极性能影响的基础之上,以正交设计试验法确定电极的最佳膜组成,并简述了按最佳膜组成制备的两种PVC膜pH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固态膜碘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及应用较多,曹月如等用PVC膜—乙基紫—I_3离子电极测定了化学试剂中的碘含量。本文以十六烷基三辛基碘化铵作电活性物质,用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作增塑剂,研制成功PVC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用此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氧瓶燃烧—自动电位滴定法,对一些含碘药物的含碘量进行测定,终点附近约有100mV以上的突跃。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药物通用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四苯硼酸衍生物为载休的石墨内导PVC膜阳离子药物通用电极。探讨了定域体、电活性物质及增塑剂等与电极性能的关系,用正交试验法对四间氯苯硼酸钾(TMCIPBK)为载体的电极膜组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通用电极的活化条件,比较了十二种药物通用电极和相应专用电极的性能,研究了分配系数(P_分)和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IX~V)与电极选择性系数(K~(pot))的相关性能,将所制电极用于药物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一般是以Ag_2S/AgSCN混晶为膜材料而制成固态膜电极,也有人以甲基兰或季铵盐等大阳离子与SCN~-形成缔合物作为离子交换材料而制成液态或PVC膜电极。我们以7402季铵盐[(C_nH_(2n+1))_3CH_3NCl]为缔合物中的阳离子,研制了一种PVC膜的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多孔素瓷膜固态沉淀盐、取代磷酸盐铊(Ⅰ) 离子选择电极相继制成,文献还报导了对钾离子响应的冠醚载体PVC膜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文献[7]报导了一系列用途广泛的15—冠—5的黄酮类取代基衍生物.本工作以其中的两种——冠醚Ⅰ和冠醚Ⅱ作为载体,分别制成了一价铊离子选择电极Ⅰ和一价铊离子选择电极Ⅱ(分别简称“电极Ⅰ”和“电极Ⅱ”),并测试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脲酶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脲酶电极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酶电极之一,一般是由适当的基础电极与固定化脲酶膜组合而成,作为基础电极主要有 NH_4~+离子电极,pH 电极,CO_2电极及氨气敏电极,而脲酶电极的固定化方法则曾用过聚丙烯酰胺包埋法,PVC(聚氯乙烯)包埋法,PVA(聚乙烯醇)包埋法及戊二醛交联法等。为了使该酶电极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及食品分析的要求,并尽快将脲酶电极推广应用,我们对6种不同载体固定化方法,3种不同骨架电极及不同测试条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化学交联法将脲酶固定在尼龙网上,用氨气敏电极作骨架电极时制得的脲酶电极性能最优;当选用 pH 为8.0~8.5的磷酸盐缓冲液时,电极在  相似文献   

11.
硫喷妥钠可用硝酸汞滴定,用固态膜汞(Ⅱ)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在体系中加入乙醇可获清晰的滴定电位突跃,研究了实验变量的影响,研究了pH9.0~11.0范围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试用于硫喷妥钠针剂的分析。目前,药典多采用萃取——重量法和分光法测定硫喷妥钠的含量,均较繁琐。文献曾报导用银离子电极,AgNO_3作滴定剂,电位法测定其含量。惜Ag~+离子电极响应缓慢,且终点电位突跃较小,难获良好的结果,我们利用Hg~(2+)能与硫喷妥钠形成一定组成的不溶性缔合物的反应,以市售Hg~(2+)离子电极作指示,Hg(NO_3)_2作滴定剂,电位法测定硫喷妥钠针剂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所得结果较前文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交流阻抗方法用于离子选择电极传导机理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末。Buck等人用交流阻抗法对离子选择电极特别是对于玻璃电极的阻抗特性作了大量的研究。Rechnitz和Brand对玻璃电极,液膜电极以及晶体膜电极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在国内,章咏华等在10KHz~1Hz范围研究了功能高分子膜离子电极的阻抗特性。管从胜、章宗穰用交流阻抗法在100KHz~5Hz范围内研究了三种CdS/Ag_2S配比的镉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13.
用高分子材料为母体的离子选择电极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人们把活性材料混合在惰性高分子材料中做成膜,活性材料有固态的,也有液态的。若把液体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电极膜(例如,PVC膜的钙电极,钾电极等),常有活性材料流失,离子选择电极性能变差的情况发生。为克服这种缺点,化学家们试用化学方法把活性基团键合到高分子母体上,然后制成离子选择电极。这一途径很可能发展出一系列新的电极,但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虽有少数应用实例,还没有这类商品电极。本文拟将这类离子选择电极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4.
钡离子选择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钡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试图利用钡离子电极改善硫酸根的测定方法。研究硫酸钡隔膜的工作不少,与钡离子电极进展关系密切的可追溯到1935年。Tendeloo曾测量重晶石(BaSO_4)矿石薄片的膜电位,稍后Kolthoff等以熔融法制备卤化银和硫酸钡膜,但硫酸钡膜未成功,膜无选择性,膜电位也无重视性。Buchanan等利用天然重晶石片制成电极膜,但显示的电位仅是由膜片中的微小裂纹导致的单一的  相似文献   

15.
铅离子选择性固态电极是实用价值较大的一种固态电极,尤其是测定硫酸根,其性能比钡电极要好,因此受人重视。1977年笔者对铅离子选择性固态电极作过较全面的介绍,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尚未见到关于铅电极综述性的文章。最近,笔者对Chem.Abstr., 84卷(1976)到100卷(1984)关于铅电极的报道以及国内对铅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工作作  相似文献   

16.
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的研制和鱼的鲜度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为交联剂,将黄嘌呤氧化酶固定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膜上,自制的氧电极为基础电极,研制成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研究了酶膜的制备,电极的稳态响应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以及稳定性、温度、pH 值、检出限以及回收率等,并且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稳态法进行了测试,用 SY一1A 型氧酶测定仪可检测6.63×10~(-10)A 的电流。并且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了鱼的鲜度,这在水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等方面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实验结果在电极响应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尿酸(UA)在番红花红(SFR)聚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SFR聚合膜电极对UA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分别利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法(DPV)、计时电流法研究了UA在pH4.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线性关系,发现其浓度分别在2.0×10-5~9.0×10-4 mol/L(CV).6.0×10-6~1.0×10-4 mol/L、2.0×10-4~8.0×10-4 mol/L(DPV),4.0×10-6~1.0×10-4 mol/L(计时电流法)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早期,RUZICKA等提出用碳棒(石墨)作为内接触元件研制固膜或液膜电极,Ansaldi等首先将PVC膜直接涂在石墨上,研制了性能良好的钙电极。国内,吴国梁等研制涂碳氯电极,获得满意的结果。我们实验室成功地研究了涂碳PVC膜型的苦味酸根电极、铟电极、高氯酸根电极、硫氰酸根电极、汞电极、若干阴离子或络  相似文献   

19.
脲酶电极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酶电极之一,一般是由适当的骨架电极与固定化脲酶膜组合而成,作为骨架电极主要有NH_4~+离子电极、pH电极、CO_2电极及氨气敏电极,而脲酶的固定化方法则曾用过聚丙烯酰胺包埋法、戊二醛交联法等。近来,有关物理交联的聚乙烯醇(PVA)亲水凝胶的研究相当活跃,这类亲水凝胶不仅成本低、无毒性、机械强度比明胶好,而且其物理交联是通过PVA水溶液在低温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离子电极的发展史一般追溯到1906年Cremer的玻璃电极。实际上,作为离子电极的核心部份——选择性膜,有着更长的历史。Laush-minarayanaiah写的一本关于离子电极的专著,提名为“膜电极”(Membrane Electrodes),试图借“膜”的概念包罗所有类型的离子电极。在1980年匈牙利国际离子电极学术会议上,当有人认为电极分类法最好能包括第1、2类等经典电极时(R.Buck),另有人认为谈例如Zn/Zn~(2 )电极的选择性并无意义(J.Koryta),Zn/Zn~(2 )即使可认作离子电极,但亦不是选择性膜电极(W.Simon)。我们可以说,60年代以来离子电极的大发展与电位分析法的复兴,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