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然选择.但部分大学生信用的缺失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并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免除他们的部分或全部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了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的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大学生对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满意度整体评价不高,尤其是对贷款程序满意度评价最差;大学生普遍认为诚信意识非常重要,但又对大学生诚信总体状况评价不高;校园诚信教育活动非常有效,有必要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对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仍存在政策设计方面的一些缺陷,致使贷款的实际覆盖率低,推进速度缓慢,违约率较高。通过研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学生、学校、银行四个主体的关系,探索解决办法,希望对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无须进行任何担保这一特殊的贷款方式的全程研究,分析学生诚信在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倡导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5.
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模式,探讨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的新机制、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从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问题着手,对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提出应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加强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着手,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贷前、贷中、贷后以及信用环境方面对如何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加强贷款管理工作提出应做好学生贷款的贷前准备工作,对贷款学生的在校期间管理,对贷款学生毕业后的管理控制,加强助学贷款的信用环境建设,除了健全的个人信用系统,健全的法律约束制度,严厉的惩罚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需求、实施状况和我国未来消费信贷发展趋势三方面数据描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机制的出台背景,归纳出新政策机制的三大亮点,揭示新政策机制留下的两大政策缝隙,提出应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针对不同主体设计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对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都有极大的意义。但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助学贷款各方面行为主体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责界定不合理、外部环境不配套等。因此,需要进行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找出了政策的内在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连续性;积极探索新型助学贷款运作模式;积极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防范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