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基于IP业务的迅速增长,对传输容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波分复用(WDM)技术,使IP网络能充分利用WDM传输系统的巨大容量。而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技术的出现,则为光因特网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本文基于GMPLS技术,探讨了新的光因特网网络体系结构,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因特网的网络管理信息模型,研究结果为构建光因特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由于基于IP业务的迅速增长,对传输容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波分复用(WDM)技术,使IP)网络能充分利用WDM传输系统的巨大容量。而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技术的出现,则为光因特网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本文基于GMPLS技术,探讨了新的光因特网网络体系结构,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因特网的网络管理信息模型,研究结果为构建光因特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是对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通信等领域技术的通称。 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VoIP为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在网络上实现话音及传真信号传输的一门全新数据网络技术。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因特网打IP电话。电信公司也提供IP电  相似文献   

4.
1 因特网业务的未来呼唤"IP+光" 对于因特网经济中的服务供应商来说,他们面临的基本挑战是如何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连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网络和信息业务外包给服务供应商,企业用户以及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全新市场领域的成长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服务供应商透明接入因特网协议(IP)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电网络在北京和山东青岛部署了光以太网解决方案,为这两个城市的用户提供高速宽带业务。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部署了北电网络的Passport 8600路由交换机,在光纤基础设施平台上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它因特网专业技术服务。北电网络还为中国网通集团青岛通信公司提供Passport 8600交换机,以扩展其因特网协议(IP)广域网(WAN),从而提供高性能因特网接入和虚拟专用局域网(LAN)业务。  相似文献   

6.
用GMPLS构建新型光因特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信市场呈现出迅速膨胀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的网络和业务提供商不断进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普遍希望数据网络承载的主要业务将是基于IP的。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技术的出现为光因特网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基于GMPLS技术建立了新的光因特网网络体系结构,分析和讨论了基于GMPLS的光因特网控制平面的特征,研究结果为构建光因特网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的Vo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欣 《通信世界》2001,(13):38-40
1994年因特网商业化获得巨大成功。互联网采用网际互连协议IP在网络层进行互连,解决了异质网络的互通互连问题,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未来将发展统一的IP核心网提供综合业务,IP电话(VoIP)并不仅仅是在IP网上提供传统电话业务,未来IP电话将足传统电话智能网与互联网基于Web的应用的结合。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接人在IP网上用软交换机进行交换。传统电话的交换和传输将逐步融入统一的IP核心网。  相似文献   

8.
北电网络近日宣布,已经在北京和山东青岛部署了光以太网解决方案,为这两个城市的用户提供高速宽带业务。 作为北京市政府所属的因特网应用服务供应商,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部署了北电网络的Pass-port~*8600路由交换机,在光纤基础设施平台上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它因特网专业技术服务。 北电网络还为中国网通集团青岛通信公司提供Pass-port8600交换机,以扩展其因特网协议(IP)广域网(WAN),从而提供高性能因特网接入和虚拟专用局域网(LAN)业  相似文献   

9.
桂林卿  罗汉文 《通信技术》2007,40(9):42-43,48
目前广泛使用的因特网协议(IP)已经成为所有数据业务的传输标准。传统的因特网业务策略(BE策略)不能满足新兴的实时业务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IPQoS机制来更有效的分配资源。由于第三代通信系统网UMTS需要同时支持非实时和实时业务,而且无线网的资源和设备比固定网昂贵得多,所以IPQoS机制对于无线网络尤为重要。文中首先研究因特网IPQoS机制,然后讨论如何将其应用到UMTS网络中。  相似文献   

10.
TCP/IP协议是因特网最基本的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TCP/IP协议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层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每一层都调用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何宝宏 《通信世界》2002,(29):47-48
1999年3月,因特网任务工作组(IETF)发布了由Cisco公司提出的RFC2547,描述了一种运营商通过IP骨干网为用户提供虚拟专用网(VPN)业务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扩展的BGP(边界路由协议)作为通过运营商的骨干网分发VPN路由信息,使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在VPN用户站点之间转发VPN流量。提出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营商向企业提供企业网外包服务。这种方式对企业非常简单,同时对运营商是可扩展的和灵活的,在提供IP业务的同时提供VPN业务,从而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流量呈指数增长,到2005年时,有望达到话音流量的10倍。这种形势,促使研究们加快对波分复用(WDM)传输和光交换技术深入研究,以便适应因特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业务的多样性和业务突发性。考虑到IP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光技术的先进性,下一代因特网必然是以WDM网络为基础、以因特网业务流量为主的优化IP光网络(即IP over DWDM)。  相似文献   

13.
IP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使人们意识到需要有新的高速IP网来满足需求,光因特网(即IPoverWDM)技术的出现,使光纤通信的容量大大增加。如何使高速WDM网络与IP数据业务适配,成为当前业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分析研究光因特网的几种新型适配技术,包括一些正在研究或标准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众多有线电视台利用冗余光纤网络建立了城域网,从事网络信息服务,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宽带、高速数据传输业务。在所建设的网络中,采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多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协议。Internet之所以能将广阔范围内各种各样网络系统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主要是因为应用了“一统天下”的TCP/IP协议。在应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为了唯一地确定一台主机的位置,必须为TCP/IP  相似文献   

15.
构架在传统的电信网上的因特网,业务爆炸性增长给传统电信网造成了严重的拥塞。解决因特网服务质量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宽带的骨干网。宽带IP网具有支持多种业务、廉价、通用性强和较好的扩展性等优势。随着MPLS协议和各种IP QoS建议的标准化,宽带IP将有效支持具有服务质量要求的IP业务。为了提高IP网的整体性能,各种新的QoS服务结构层出不穷。本文通过介绍IP网中几种QoS服务模型,强调MPLS是在大型IP网络中作为提供QoS保证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IP多播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浩  韩涛 《电信快报》2005,(8):51-54
文章从组播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介绍了组播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讨论了组播技术的应用,总结了组播技术的难点。随着高宽带多媒体应用的迫切需求、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和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CP)对IP组播网络的支持、设备提供商的投入、各种专业组织的介入,IP组播技术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网络融合的趋势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承载、接入分离的思想为未来网络融合提供了统一的架构。网络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核心网络融合、接入网络融合、终端融合、运维融合等多个方面。未来融合网络的发展趋势将是在核心控制层采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核心承载层采用因特网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IP/MPLS)技术,在业务层采用统一开放的业务提供架构,在接入层支持固定、移动、窄带、宽带等多种接入技术,终端则呈现多模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最终实现一个用户、一个号码、一个终端、一个账单、一个核心网络、随时随地享受的全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基于波分复用 ( WDM)技术的光网络发展以及因特网技术和 IP业务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介绍并分析比较了光网络上传送 IP的多种方式 ,包括 WDM光网络上ATM、SDH以及千兆比以太网与 IP网络相结合形成网络的协议和结构。最后探讨了未来宽带 IP传送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集成化的光因特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光网络在体系结构复杂程度方面必须降低,以便节省费用和便于管理。将IP构建于光层上无疑是正确的解决办法。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技术的出现,为光因特网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分析了IP层与WDM层的组网模型,基于GMPLS技术,建立了新的集成化的光因特网网络体系结构,分析和讨论了基于GMPLS的光因特网的控制平面的特征。研究结果为实现光因特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子号码(ENUM)技术采用因特网中的域名系统体系结构,提供基于E.164号码的通用目录服务,使任何IP分组通信业务都可以借助常用电话号码进行标识和寻址,在下一代网络中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因特网协议-用户小型交换机(IP-PBX)作为企业的综合通信平台,具有成本低和服务质量好的优点。如何让IP-PBX系统支持ENUM技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中首先简要介绍ENUM技术和IP-PBX系统,然后重点讨论涉及ENUM查询的消息流程,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