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齿轮渗碳淬火后的变形较难控制,常因变形超差造成报废。通过对齿轮渗碳淬火变形形式和影响原因的分析,以及齿轮热处理变形机理分析,研究了齿轮渗碳淬火的工艺过程控制、装炉方式及齿轮变形量,据此提出了控制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铸造》2020,(1)
17CrNiMo6轴齿轮渗碳淬火后的变形对齿轮的强度、精度和寿命等影响很大。通过试验,研究了预处理工艺参数、工件装炉码放方式、渗碳预热、渗碳淬火工艺对轴齿轮变形的影响,改进了热处理工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轴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  相似文献   

3.
缝纫机零件的热处理变形,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和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试验,探讨了共渗温度、护气成分、冷却条件等工艺参量以及加热条件、装炉方式等因素对碳氮共渗件淬火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产生变形的实质,提出了控制变形的途径。结果表明:这些途径能有效地控制缝纫机零件的热处理变形,提高了精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4.
低速柴油机曲柄的常规热处理装炉方式为竖立式,但热处理后曲柄内档变形较大,难以满足产品后序精加工要求.通过改变曲柄的热处理装炉方式,由竖立式改为平装式,辅以垫铁和楔铁并适时调整垫铁和楔铁的位置,可有效控制曲柄的热处理变形,满足产品后续精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控制圆锥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如何控制圆锥齿轮热处理畸变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装炉的方式、淬火方法和控制冷却,能有效地控制齿轮的畸变,解决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韩勇  张忠明 《热处理》2012,27(3):84-86
分析了影响渗碳淬火齿轮畸变的因素和控制畸变的措施,其中包括原材料,热处理工艺,装炉方式等,并以生产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薄盘类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竹琴 《热加工工艺》2001,1(1):57-57,59
分析了薄盘类齿轮渗碳淬火变原理,采取改变工件装炉方式,调整渗碳淬火工艺参数措施来控制薄盘类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焊后不锈钢筒体零件固溶处理变形影响要素的分析,确认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工件热处理前存在较大残余应力和热处理过程产生的应力,通过采取设计起吊工装,保证工件在转移和冷却过程中垂直;在处理时安放支撑工装,防止处理过程中的椭圆变形和向内收缩变形;固溶前进行退火,严格控制装炉和冷却工艺等措施,使工件热处理后变形控制在1 mm以内。  相似文献   

9.
轻型车后桥圆锥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提高轻型车后桥圆锥齿轮的对研合格率一直是各生产厂家所关心的话题。几年来 ,我们通过不断地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从热处理角度探讨如何通过控制渗碳淬火变形 ,提高齿轮的热处理质量 ,从而提高齿轮的对研合格率。现以轻型车后桥圆锥从动齿轮为例作一介绍。1 工艺改进情况齿轮材料为 2 0 Cr Mn Ti,M=5 ,Z=41,要求其表面硬度 5 8~ 64HRC,心部硬度 3 3~ 48HRC,渗碳层深0 .9~ 1.3 mm。渗碳设备为 UBE-60 0箱式炉 ,装炉量96件 /炉。齿轮热处理后允许变形量 :1内孔 :12 5 .5 0 .2 00mm,圆度公差≤ 0 .0 5 mm;2平面度公…  相似文献   

10.
齿轮轴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弯曲、扭矩、挠度、变形等各种复杂的综合受力,而且热处理容易畸变、装炉量少、生产效率低、热处理工艺要求严格,这就增加了对热处理工艺影响的因素。本文以齿轮轴为例,探讨此类零件的热处理工艺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梅  符仁钰 《热处理》1999,(3):9-13
“68牙”内齿圈是出口的拖拉机行星减速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由于其径向尺寸胀大最大达0.3mm影响了总成的装配。该齿圈原用20CrMnTi钢制造,用渗碳+淬火处理。后改用40Cr钢制造,最终表面渗氮,制造工艺路线为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钻孔、插齿)→渗氮→装配。作者对该齿圈选材及加工(冷、热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了齿圈的正火、调质、渗氮工艺后认为:材料选用和工艺流程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17CrNiMo6钢热处理过程传热、组织场转变和热弹塑性数学模型,建立了斜齿轮零件热处理有限元模型。对17CrNiMo6钢斜齿轮的热处理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固定约束、对称约束、摩擦约束3种位移边界条件对热处理仿真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7CrNiMo6钢斜齿轮淬火后齿轮表面受压应力,而心部受拉应力,齿根处压应力大于齿顶处。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固定约束或对称约束边界条件相比,采用摩擦约束的仿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某公司生产的齿轮轴齿根部产生裂纹,被怀疑是锻坯质量所致。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齿轮轴齿根部裂纹的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均位于齿根部R角处,呈断续状由外向内发展,裂纹两侧边缘无氧化脱碳现象;在齿轮轴的次表层区域的组织中有部分魏氏组织特征,而心部组织中无魏氏组织存在,表明该齿轮轴齿根部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热处理工艺不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阎承沛 《热处理》2002,17(1):14-15
本文论述了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了齿轮受力状况及技术要求,齿轮材料与加工形成,齿轮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齿轮热处理新工艺技术开发以及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同时,对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开展热处理后工业纯钛TA2不同载荷水平下疲劳裂纹扩展实验,考虑裂尖塑性变形程度,研究疲劳裂纹扩展规律以及热处理状态对疲劳裂纹扩展不同阶段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疲劳载荷下热处理对疲劳扩展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A类加载热处理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下降是由于近门槛区有效载荷的降低,以及近门槛值的提高。B类加载下热处理对有效载荷以及裂尖塑性变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C类与D类加载下热处理后裂尖塑性变形受到限制,而导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机器人用SCM420钢制行星齿轮热处理畸变问题,采用改进的正火工艺以调整渗碳前的预备组织,并设计合理的装料方案和冷却方式等措施,同时在渗碳过程中采用阶梯升温的工艺,有效地控制了渗碳淬火过程中齿轮畸变。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正火后可得到均匀一致的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硬度为175 ~180 HBW。随后经渗碳淬火回火后,批量生产的行星齿轮表面硬度、心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均值分别为59.74 HRC、40.44 HRC和0.530 mm。渗碳层中的马氏体级别为1级,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级别为1~2级;心部组织级别为1~2级。齿轮精度、平面翘曲、齿沟振幅和齿形齿筋等全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汽车后桥螺旋伞齿轮在经过渗碳及淬回火热处理后的磨齿过程中,其齿面出现多处细小孔洞类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齿面的细小孔洞类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齿轮齿面细小孔洞缺陷是由于齿圈径向截面心部整个环形区域存在着细小孔洞缺陷,因铣齿后外露造成的;而该齿轮径向截面心部整个环形区域细小孔洞缺陷则是齿圈在辗环过程中因形变过烧而引起,建议加强对锻料加热温度的控制,优化辗环工艺,并在齿圈车削加工后进行超声波探伤,尽量避免或减少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体系、选材、设备仪表、淬火介质和检测技术方面,回顾了40年来我国风电热处理技术的历史进展;分析了化学成分、淬透性、带状偏析、纯净度、硬化层设计等关键热处理技术指标和齿轮强度基础数据研究现状,以及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归纳了技术路线应聚焦于:齿轮强度提升、原材料改善,绿色节能介质推广、自动高效装备应用,虚拟热处理应用等5个方面;提出了感应淬火全齿宽淬硬、清水淬火、高效强化喷丸、高温渗碳、连续设备及虚拟热处理关键技术将主导风电齿轮热处理工艺与装备“绿色”、“智能”、“精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42CrMo转向器齿轮冷锻及热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42CrMo钢制汽车转向器齿轮的冷锻工艺及其后续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摸索了一套能用于改进汽车转向器齿轮加工工艺的工艺方法,即冷锻成形零件机加工困难部位,并通过后续热处理来改善锻件的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20.
奥贝球铁齿轮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奥贝球铁生产拖拉机末端从动齿轮的铸造及热处理工艺试验情况,着重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奥贝球铁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针对小四轮拖拉机末端从动齿轮优选出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