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晓梅  刘亮  王艳艳 《电镀与涂饰》2010,29(6):29-31,34
通过极化曲线优选了锌系磷化膜的配方,比较了镁锂合金基体和磷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谱,观察了60℃下不同磷化时间的磷化膜表面及截面微观形貌,分析了磷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优选出的锌系磷化膜对镁锂合金基体具有较强的防护作用,与基体相比,低频容抗高度增加近4000倍;磷化膜的形貌为膜层附着镶嵌颗粒.能谱分析表明,膜层主要由P、Zn、O元素构成,磷化膜主要成分为磷化锌,颗粒处Zn和P的含量大于膜层处.  相似文献   

2.
将纳米SiO2颗粒添加到磷化液中,在建筑结构钢表面制备出锌系复合磷化膜,并与纯锌系磷化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种磷化膜都完全覆盖了基体,且都呈断层状形貌,锌系复合磷化膜的晶粒空隙被纳米SiO2颗粒填补,其含量约为7.54%.两种磷化膜的耐蚀性都好于建筑结构钢,且锌系复合磷化膜的耐蚀性最好.纳米SiO2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晶粒空隙,有效阻碍了腐蚀介质通过晶粒空隙渗透和扩散,从而保证锌系复合磷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使建筑钢构件能更好的满足防腐蚀要求.  相似文献   

3.
锌锰系电解磷化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锌锰系电解磷化液中,采用外加电流的方法对工件进行磷化处理,研究了电解磷化工艺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硫酸铜点滴和盐雾试验,电化学方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电解磷化膜耐蚀性能、微观形貌和膜层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电解磷化后,可得到结晶致密的针形结构的电解磷化膜,膜层主要由Mn2Zn(PO4)2、Fe3(PO4)2和MnHPO4.3H2O等成分组成,电解磷化膜经过24 h中性盐雾试验无锈蚀。  相似文献   

4.
以齿轮钢作为基体制备锰系复合磷化膜,研究了磷化温度对锰系复合磷化膜的厚度、微观形貌、硬度和耐磨性能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化温度从74℃升高到94℃,锰系复合磷化膜的厚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硬度先升高后降低,致密性和耐磨性能先提高后下降,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等级先降低后升高,但是都低于2级,满足要求.磷化温度为88℃时制备的锰系复合磷化膜厚度达到11.4μm,致密性较好,且该磷化膜中PTFE颗粒的质量分数达到7.01%,硬度达到260.6 HV,因此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优于其他锰系复合磷化膜.  相似文献   

5.
选取框架结构使用的螺纹钢作为试样,采用传统高温锰系磷化工艺和改进的中温锌系磷化工艺分别进行锰系磷化处理、锌系磷化处理,并比较了不同工艺磷化处理后螺纹钢的形貌、成分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锰系磷化处理和锌系磷化处理后螺纹钢的外观不同,但锰系磷化膜和锌系磷化膜都较致密.锰系磷化膜的成分Mn、P、O、Fe和C元素,锌系磷化膜的成分为Zn、P、O和C元素.锰系磷化处理和锌系磷化处理都能明显提高螺纹钢的耐蚀性,锰系磷化膜和锌系磷化膜都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改进的中温锌系磷化工艺与传统高温锰系磷化工艺的防腐蚀效果相差不大,表明改进的中温锌系磷化工艺替代传统高温锰系磷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框架结构用螺纹钢表面处理,在满足节能减排要求的同时,有效提高螺纹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镁-锂合金酸洗后的宏观表面形貌及对镁-锂合金锌系磷化膜层进行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对前处理过程中的含铬及不含铬的酸洗液配方进行了筛选,并对优选出的无铬酸洗液配方所得磷化膜进行了耐蚀性测试及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镁-锂合金前处理过程中采用无铬酸洗液3可以代替含铬酸洗液,获得性能优异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7.
以薄法兰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温锌-钙系磷化工艺研究。分别采用目测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磷化后的薄法兰盘的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划格法对磷化膜的结合力进行了检测,并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对磷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锌-钙系磷化膜呈灰黑色,覆盖完整且与基体结合牢固,晶粒大小均一;磷化后的薄法兰盘的耐蚀性较磷化前的明显提高,主要归功于磷化膜均匀且牢固地附着在基体表面,能阻碍腐蚀介质侵蚀基体。  相似文献   

8.
锌钙系磷化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磷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考察其对磷化膜耐蚀性和膜厚的影响,研究了锌钙系磷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磷化膜的成膜速率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Zn2 /Ca2 、PO3-4/NO-3、Ca(NO3)2、Zn(H2PO4)2、促进剂B、磷化温度和时间,此外,Fe2 、Ni(NO3)2、促进剂A对锌钙系磷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磷化工艺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确定了锌钙系磷化液配方.  相似文献   

9.
选取钢结构连接使用的异形螺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锰系磷化,研究了磷化液中硝酸锰质量浓度、磷酸二氢锰质量浓度以及温度、磷化时间对锰系磷化膜的宏观形貌及耐硫酸铜点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锰质量浓度和磷酸二氢锰质量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及磷化时间延长,锰系磷化膜表面由较粗糙疏松趋于平整致密,然后再变为较粗糙疏松,色泽随之变化,耐硫酸铜点滴时间呈现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最佳的硝酸锰浓度为20 g/L、磷酸二氢锰浓度为45 g/L、温度为90℃、磷化时间为20 min,由此获得的锰系磷化膜呈纯黑色,表面平整致密,晶粒之间衔接紧密,主要含有Mn、P和O三种元素,其耐硫酸铜点滴时间达448 s。在相同的中性盐雾实验条件下,未磷化螺栓发生了严重的全面腐蚀,而锰系磷化后螺栓的腐蚀程度较轻,耐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低温锌系磷化促进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促进剂。实验结果表明,将甲醛与氯酸盐进行混合而制成的复合促进利,在磷化温度为30~40℃,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锌系磷化膜,并对磷化膜进行封闭。比较了未封闭磷化膜、浸油封闭磷化膜、铬酸盐封闭磷化膜和硅酸盐封闭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厚度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浸油封闭、铬酸盐封闭和硅酸盐封闭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厚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封闭前后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有所不同。Cr、Na和Si元素分别通过形成化学转化膜、胶体状膜或物理填充孔隙被引入封闭后磷化膜中。硅酸盐封闭磷化膜的致密性相对较好,使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在铬酸盐封闭逐渐被弃用的趋势下,效果较好并且低污染环保的硅酸盐封闭在磷化膜封闭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锌系磷化膜,并对磷化膜进行封闭。比较了未封闭磷化膜、浸油封闭磷化膜、铬酸盐封闭磷化膜和硅酸盐封闭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厚度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浸油封闭、铬酸盐封闭和硅酸盐封闭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厚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封闭前后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有所不同。Cr、Na和Si元素分别通过形成化学转化膜、胶体状膜或物理填充孔隙被引入封闭后磷化膜中。硅酸盐封闭磷化膜的致密性相对较好,使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在铬酸盐封闭逐渐被弃用的趋势下,效果较好并且低污染环保的硅酸盐封闭在磷化膜封闭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镁合金无铬最优锌系磷化配方,所得到的磷化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针尖状结构,能谱仪分析表明磷化膜的主要成分为锌的磷酸盐,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最优磷化配方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吕芳  谷娜 《电镀与精饰》2022,44(3):59-63
以化工管道连接使用的Q235钢法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磷化处理以提高耐蚀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磷酸二氢锌浓度、氟化钠浓度、硝酸镧浓度、磷化液温度和磷化时间对磷化膜耐CuSO4点蚀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佳磷化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锌浓度60 g/L、氟化钠浓度2.5 g/L、硝酸镧浓度40 mg/L、磷化液温度...  相似文献   

15.
周代瑚 《电镀与涂饰》2001,20(6):17-19,44
在锌系磷化液中添加多种其它阳离子如钙,锰,镍,镁,镁,铵等研制出一种多元系中温磷化工艺。探讨了磷化液中复合添加剂的作用,分析了膜层分及耐蚀性,介绍了磷化液配置及工艺维护。该工艺使用方便,消耗少,沉渣少,槽液稳定,磷化膜中含有锌,钙,锰,镁,铵等成分,膜层结晶细密,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6.
酸洗对中低温锌系磷化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成本的考虑,酸洗在涂装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经过酸洗的工件可使磷化程度降低,尤其对于致密性好的薄膜磷化.本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磷化膜的结晶形貌,讨论了不同的酸洗工艺对普锌磷化和低锌磷化膜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普锌磷化,酸洗后的钢板能磷化成膜,但膜的致密性变差;而低锌磷化则难以成膜.采用适当的表调工艺,可以改善其成膜性及磷化膜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温锌系磷化工艺对LY12硬铝合金进行磷化处理获得磷化膜.通过硫酸铜点滴试验,电化学测试等考查了磷化膜的耐蚀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磷化膜外观颜色呈浅灰色,均匀光亮,耐蚀性好,硫酸铜试验耐蚀t为63 s,线性极化电阻为4.174 kΩ;表面形貌为片状晶体层层...  相似文献   

18.
中温磷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马日夫盐、磷酸二氢锌、硝酸锌等为主要材料,加入适当的磷化促进剂,研究成功了一种性能全面的钢铁中温磷化工艺,检测了磷化膜的性能探讨了磷化液主要成分和磷化工艺条件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磷化膜呈灰黑色,结晶细致、均匀,耐蚀性好,与涂层附着力好,工艺维护简单,沉渣少,适用于各类钢铁件涂装前的处理,也可用于线材拔丝磷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40℃温度下实验所得磷化液。结果表明磷化液每升含氧化锌15g、磷酸二氢锌12g、磷酸25mL、氟化钠0.6g、氯酸钾0.3g、柠檬酸0.2g、乌洛托品0.25g、钼酸钠0.1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8g、磷酸锌3.5g、50%硝酸锰3.5g时,CuSO4点滴平均时间78s、磷化液酸比平均值23.8。实验所得磷化液优化配方,较其它磷化工艺温度有所降低,并且大大降低了锰离子的使用量,是一条经济节约、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