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平滑调频(TF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带外辐射小、频带利用率高,能很好地应用于窄带数据传输。同时,其发射机和接收机结构都比较简单。本文介绍了平滑调频用于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性能,以及它在PoIyseis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测井技术的发展把载波数据传输系统引入到测井仪器中。本文在简单对比了调幅、调频和调相方法之后,较详细地介绍了用于测井的相移键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FPGA的可控震源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FPGA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单元灵活、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系统重构、集成度高以及适用范围宽等特点后,根据扫描信号的理论要求,选用单片的FPGA芯片设计了能产生升降频的线性调频和伪随机序列的满足可控震源参数要求的数字信号发生器。应用VHDL语言和IP核完成了设计,实现了其相关功能,并用Modelsim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来看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满足线性调频和伪随机序列输出的要求。该方案的优点还在于通过单片FPGA来完成,实现简便,集成度高,且FPGA具有在线修改功能,可根据系统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对系统进行平滑升级。  相似文献   

4.
随钻井技术主要作用于获取和传输测井数据,及时有效的将数据进行传送,其在整个石油开采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现阶段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随钻井数据传输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作为石油天然气上游技术和产品供应商,Enteq Upstream近日推出了集成随钻测最平台,该才产品丰要用于定向钻井、振动监测和实时伽马数据传输。现在这个新系统已经在美国非常规开发市场推广,不久将在全球推广,包括俄罗斯、中国和其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6.
陆伟刚 《物探装备》2008,18(2):129-136
地震勘探仪器系统的光缆数据传输是一种十分优异的数据传输方式,但由于其工艺和技术上的问题,这种数据传输方式还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地震勘探这种特殊的野外作业方式.本文较全面、深入地介绍了System Four仪器成功采用光缆进行数据传输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维修地震光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井场与基地间的综合录井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该文阐述了可用于数据传输的勘探开发数据集成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结构、TCP/IP协议以及基于B/S模式下的图件与数据的浏览方式。该数据系统集成性强、数据传输性能好,且适合综合录井功能扩展的需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MC3362电路介绍 MC3362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中规模集成电路,用于低功率窄带调频接收机中。它是一个从天线输入到声音前置放大器输出的完整电路,是由振荡器、混频器、正交鉴相器、表驱动/载波检测电路组成的双调频变换电路。它还具有缓冲第一级和第二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以及用于FSK检测的比较电路。输入信号强度由表驱动电路检测,它检测限幅放大器的限幅量。载波检测输出的状态由表驱动管脚的电压决定,激活时为低电平。低电压双变换设计使其在窄带话音和数据链应用中具有低功耗、高灵敏度和好的镜像抑制能力,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井场与基地间的综合录井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该阐述了可用于数据传输的勘探开发数据集成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结构、TCP/IP协议以及基于B/S模式下的图件与数据的浏览方式。该数据系统集成性强、数据传输性能好,且适合综合录井功能扩展的需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按照传输介质将试井数据传输技术分为井下存储式技术、有线地面直读技术、全井无线传输地面直读技术及混合式数据传输技术四种类型,从原理、优缺点、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及综合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家田  邓程华  刘莹 《测井技术》2006,30(6):574-575
常规7芯铠装测井电缆的传输特性并不适于高速传输井下视频数据.介绍基于小波变换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高速调制/解调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传输系统,使常规的铠装测井电缆实现了数字电视信号的远距离传输.该电路实现简单,可靠性高.在3 000 m的测井电缆上使得上传速率能够达到1 Mbit/s.  相似文献   

12.
钻井液连续波传输技术以正弦压力波为载波,以井下测量数据为调制信号,通过对波形幅度、频率或相位的优化调制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但转阀的控制逻辑和发生器的实现方式难度高。本文基于旋转阀的连续波钻井液脉冲系统波形失真模型,对2FSK、2PSK和QPSK 三种数字调制方式在波形失真情况下的误码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载波频率为20 Hz,比特速率为5 bit /s,信噪比为6 dB 的调制参数下,只2PSK和QPSK才能控制在1%以内的误码率性能;QPSK 调制更快,且在10 bit /s 的高传输速率下也能将误码率控制在 1 % 以内,因此更适用于高速率传输的应用场合,故优选 QPSK 调制。另外,提出了解调时对码元过渡时间、载频误差、相位漂移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旭辉 《石油仪器》2011,25(1):24-26,102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信道时延扩展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对数据传输带来的影响,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通用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运用OFDM原理,以TMS320C6713DSP为核心处理器对数据实现各种编解码并进行正交调制和解调,从而提高数据的抗噪声性能和传输速率。本系统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高速数据传输,如石油测井电缆,电力通信,应用前景广阔,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新型遥测地震仪的设计与制造中。文章结合BOX仪器的无线传输系统组成特点,介绍了四相相移键控和四相正交调幅两种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它们在BOX遥测地震仪无线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这种线性无线技术能够在较窄的频带内实时传输多道无线遥测数据,较好地解决了回收道容量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望清 《石油仪器》1997,11(3):25-27
在新一代地震勘探仪器的数据采集单元中,由于其模数转换使用了Δ-Σ技术及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使采集站达到了24位A/D转换,这就要求其具有高精度信号源,以达到测试其技术指标的要求。文章讨论了是一种高分辨率,高保真线性器件的模数转换功能及用它为采集站设计的一种高精度,高保真的精密信号源电路。  相似文献   

16.
程志宏  江志申 《石油仪器》1995,9(3):138-142
一种新颖的用于数字传输的井下仪信号模拟器,使用EPROM作为模拟信号的载体,配以少量外围器即可模拟出几乎所有的数字井下仪信号,文章以串行数据为例,着重论述了模拟器硬件电路的实现方法,同时分析了串行模拟数据的传输格式,数据结构及模拟数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阐述了综合利用全聚焦相控阵和电磁超声2种技术对1台液氨储罐定期检验中发现的壁厚异常部位进行精确检测与分析的过程。首先,介绍了这2种检测技术的特点以及液氨储罐的检验检测情况;接着,阐述了采用电磁超声进行测厚异常区域快速确定的方法,初步确定壁厚异常原因;最后介绍了采用全聚焦相控阵精确检测缺陷的具体分布、回波大小和形貌特点等的方法及过程。根据检验检测结果,判定该缺陷为钢板内的非金属夹渣物在轧制过程中形成了断续带状组织。该母材带状组织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检验中诊断疑难缺陷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井下电视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进步,井下电视成像测井技术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井下电视成像技术--基于数字视频体制的井下电视实时成像测井技术。由摄像头拍摄的井下图像经模数转换、压缩处理、由3000 m普通测井电缆传输到地面,在地面经解压、视频转换后显示或存储。该系统的数字传输采用相位连续的FSK调制,传输速率达到1MB/s,是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地面采用软解调技术实现数据解调。  相似文献   

19.
数字检波器通常指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加速度计,是地震采集中的最新技术,本质上也是由振动传感器和数字化电路两部分构成,其重要特征是在检波器内部进行模/数转换,实现检波器数字信号输出。将模拟检波器加上数字化芯片即对其直接数字化,同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陆上常用模拟检波器的直接数字化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数字传输对提高模拟检波器记录能力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模拟检波器经直接数字化后减小了高频传输损失、增强了弱小地震信号的记录能力、拓宽了地震记录的频率范围,因而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