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世界丙烯供需状况 1999年,世界丙烯总产量为 5 020万 t,总消费量为 5 000万 t。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是美国、西欧和日本。 1999年美国丙烯产量为 1 420万 t,占世界丙烯总产量的 28 3%,消费量为 1 420万 t,占世界丙烯总消费量的 28 4%,预计 2000年的需求增长率为 6%。 1999年西欧丙烯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 1 330万 t和 1 360万 t,分别占世界丙烯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分别为 570万 t和 520万 t,分别占世界丙烯总产量和总消费的分别为 1 640万 t和 1 660万 t。 2我国丙烯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 2 1我国丙烯供需状况 我国现有丙烯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合成树脂市场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现代化工》2003,23(11):54-56
分析了我国合成树脂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近几年我国合成树脂工业发展很快,2002年合成树脂总产量达到1366.5万t,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的总生产能力为1479.6万t/a.产量为1289.2,表观消费量为2528.6万t。预计2000~2005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4%,2005年需求量将达到3267万t。  相似文献   

3.
信息报道     
西欧的石化工业近况 在经历了近一、二年的亏损之后,西欧的石化工业1994年似乎处于复苏中。据欧洲石化生产者协会报道,今年一季度的乙烯和丙烯产量分别达到420万t和240万t,分别比去年四季度增长4%和3%;比去年一季度分别增长8%和11%。  相似文献   

4.
《河南化工》2006,23(5):55-55
近年来随着产能的增长,我国苯乙烯产量也不断增加,2003~2005年我国苯乙烯产量分别达到94.82万t、98.57万t和125万t。1999~2005年我国苯乙烯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5.8%。与此同时,我国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2003年达到360.27万t,2004年为386.61万t,2005年达到404.95万t。  相似文献   

5.
我国苯酚市场供需现状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我国苯酚产能达到63.6万t/a,苯酚自给率54.4%.对苯酚下游产品的2010年需求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推算苯酚的需求量.2010年国内苯酚能力预计可达195万t/a,大于需求量,但苯酚实际产量将受到项目进度及丙烯原料短缺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化工原料     
我国丙烯求需尚有缺口 我国原油加工量2000年达至2.11亿吨,2001年与2000年基本持平。随着我国乙烯生产和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我国丙烯产量将继续较快增长,专家预计今年国内丙烯产量将突破500万吨,但国内需求将达525万吨,产需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国聚丙烯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产量达到176.25万t,同比增长9.8%,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预计全年产量可能超过355万t。而2001年我国聚丙烯产量为322.54万t。 目前我国有聚丙烯生产企业80多家,2001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50家,在5万t以上的企业有24家,超过10万t的企业有8家。  相似文献   

8.
《辽宁化工》2008,37(1):15-15
2008年西北省份新疆的原油产量有望达到2,740万t,约合每天548,000桶。 中石化集团称,新疆地区2007年的原油产量为2,640万t。 新疆各油气田企业新披露的生产计划显示,今年新疆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42亿m^3,高于去年的212亿m^3。  相似文献   

9.
市场动态     
我国泡沫塑料生产态势良好 今年我国泡沫塑料生产态势良好,预计今年全年产量有望达到80万t。这延续了去年以来泡沫塑料产量的强劲增长态势,去年我国全年泡沫塑料产量(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6.84万t,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9%,是各类塑料制品中增长较快的一类,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5.3%。  相似文献   

10.
提高炼厂气综合利用水平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将进行催化裂化装置、气体分馏装置改造。预计改造后的丙烯产量将达到5.0万t/a,丁烯等C4产品大大增加。聚丙烯是公司目前丙烯化工利用的唯一产品,年产量2万t,C4的化工利用尚属空白。因此开辟过剩丙烯利用新途径,带动C4产业发展,形成化工产业链,提高公司炼厂气的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合成异丙醇或环氧丙烷,就是这样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化工文摘》2001,(1):46-46
自1999年全球纤维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t之后,这个数字就一直不断在增加。预计今年将达到5600万t(不包括烟草用纤维和天然纤维)。其中,化纤的比重逐年加大,预计到2003年,全球化纤消费将达到3780万t。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氯碱》2007,(9):14-14
内蒙古PVC产业近几年迅猛发展,2006年PVC产量达到27.4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46.2%,占全国的2.9%。今年将力争聚氯乙烯产量达到70万t,增长1.6倍。为保持PVC的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将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大型PVC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到2010年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00万t。[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日本石化计划至少投资560 0万美元,增加紧缺产品丙烯产量,以获取市场优势。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太多,日本石化计划提高日本市场丙烯和其他石化产品的价格。但拒绝透露更多信息。日本石化预计,未来几年丙烯供应将继续处于紧缺局面,因此计划将丙烯产量从2 8万t/a提高到43万t/a。将通过使用烯烃转化技术,提高丙烯产量。增加丙烯产量的第2个原因,是由于日本将从今年4月1日起将聚乙烯(PE)进口关税从9 7%降低到6 5%。随着关税的降低,日本生产商将面临与进口PE产品进行艰难竞争的局面,而生产更多的丙烯可以增加需求和提高利润。第3个原因,是从现在到…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我国聚苯乙烯产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聚苯乙烯(PS)树脂产量和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之一。2004年,我国PS的生产厂家有30余家,总生产能力为235万t/a。产量为230万t/a,进口量为156.3万t/a,表观消费量为379万t/a,自给率为61%。其中GPPS、HIPS的产能为165万t/a,产量为113.3万t/a。预计,今年我国PS需求量将达300万t/a。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2008年中国硫酸产量有望达到6000万t,增长率在5.3%。其中,硫磺制酸产量将增加6.8%,达到2800万t;冶炼制酸增长5.4%,达到1390万t;硫铁矿制酸产量增加3.3%,达到1760万t;石膏及其他制酸50万t。预计今年硫酸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6200万t,其中70.8%用于生产化肥,约为4300万t,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市场     
《化工时刊》2010,24(7):8-8
2009年我国有机硅行业中有机硅单体的产能已经达到109万t,产量为50多万t;硅橡胶的产量为45—48万t,硅油的产能为10万t,产量为6万t;硅树脂的产能为2万t,产量为1万t,需求量2万t,进口量为1万t;硅烷偶联剂供不应求,估计产量为10万t;气相白炭黑产量为1.8万t。所有的有机硅产品2009年的表观消费量为45万t(相当于90万t单体),进口硅氧烷13万t(相当于26万t单体)。  相似文献   

17.
《浙江化工》2003,34(7):38-39
今年以来,我国的丙烯产量继续以较大增幅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长21.9%,预计全年产量可能达到570万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美国和西欧的裂解装置开工率很高,乙烯产量都比1995年有所增长。据美国国家石油炼制协会(NPRE)统计,1995年美国乙烯产量为2130.9万t,1996年产量为2227.6万t,增长4.s%(见表1)。1996年底美国乙烯库存量由第2季度的67.5万t回升至79.7万t。1996年美国丙烯产量为1139.3万t,比1995年下降了2.3%。这是因为生产厂家将丙烯原料转换为费用低的原料所造成的。1996年美国芳烃(苯、二甲苯)的产量比1995年都有所下降,而丁二烯、丙烯腈和苯乙烯产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今年1~9月份我国塑料原料累计增长达到17.9%今年1~9月份我国塑料原料累计增长达到17.9%,其中聚氯乙烯增长仍然最快,以23.3%的增速实现595.2万t产量,三大塑料原料(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到9月份共实现产量1851.1万t,其中齐鲁石化、燕山石化和和上海赛科产量位列三甲。单独一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程师》2008,22(2):64-64
2007年1~11月,我国乙烯产量达到959万t,同比增长13.83%,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07年我国乙烯产量将首次实现突破1000万t大关,成为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乙烯主要下游产品和产业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07年1~11月,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为2790万t,同比增长18.89%;合成橡胶产量为197万t,同比增长15.27%;合成纤维产量为2008万t,同比增长17.98%;合纤单体产量为930万t,同比增长27.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