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摘 要:目的 探究推拿结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8例,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58例,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推拿),记录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测量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腹痛、发热、大便性状异常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GAS、MO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中医推拿结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胃肠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各项症状缓解,提升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究养胃增液汤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厌食症患儿对其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接纳的厌食症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年龄2~10岁,平均(6.02±1.09)岁,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持续治疗4周。治疗组:55例,年龄2~10岁,平均(6.02±1.09)岁,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养胃增液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体质量、日摄食量,采集患儿肘静脉血测量血清胃肠道激素水平,统计给药期间患儿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日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养胃增液汤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显著改善患儿胃肠道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且联合给药未见明显增毒现象。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分析中药离子导入对腹腔镜术后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采用空白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术后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术后均常规预防感染治疗,对照组不予其他处理措施,治疗组接受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及症状改善时间、妊娠情况、雌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过程中,80例受试者共脱落3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总脱落率为3.75%。①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腰骶胀痛及带下异常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②妊娠情况 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的妊娠率为63.15%(24/38),对照组的妊娠率为38.46%(15/3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未妊娠患者中,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率为75.00%(9/12)高于对照组36.36%(8/22),(P<0.05);③雌激素水平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雌激素水平得到明显改善(P<0.05);④炎症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的TNF-a、IL-6含量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可明显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妊娠率,但对雌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善作用,可作为腹腔镜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通过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化疗间期联合中药治疗,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对SCLC患者疲乏状态、化疗后相关中医证候、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先行化疗,于化疗间歇期(D8-21)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对照组54例进行单纯化疗;两组均化疗6个周期。结果 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评定:治疗组乏疲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治疗组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有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主要均为低钠血症和消化道毒性,血液毒性等,发生率为治疗组42.33%,对照组55.4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没有出现因药物原因所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治疗组为11.7个月,对照组为10.2个月,P>0.05。结论 SCLC香砂六君子汤辅助改善患者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化疗组。香砂六君子汤未增加患者恶心呕吐等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疲乏与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慢性肾衰竭伴疲乏症状与不宁腿综合征患者100例,慢性肾脏病分期均在3~5期,未行透析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周3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FGR)、血红蛋白(Hb)以及Piper疲乏量表(RPFS)评分、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自评量表(IRLSSG)评分结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两组治疗后Hb、Scr、eGFR、BUN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中、治疗后RPFS评分、IRL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疲乏与不宁腿综合征,缓解疲劳,减轻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观察3M皮肤保护膜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针灸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实验,按年限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造口粉联合3M液体敷料进行治疗干预,治疗组采用3M皮肤保护膜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raden量表评分(Braden评分)和IAD治疗有效率。结果 ①两组干预后Braden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干预后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治疗组为97.14%,治疗组IAD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实施3M皮肤保护膜联合艾灸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失禁相关性皮炎临床治疗有效率,利于增强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7.
观察地奥司明、苦参汤联合TDP照射治疗66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的疗效.随机将66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地奥司明、苦参汤熏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TDP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天肛缘水肿和疼痛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4日及第6日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试验组,平均水肿和疼痛缓解时间也显著长于试验组,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地奥司明、苦参汤联合TDP照射治疗,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程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观察合谷刺配合恢刺阿是穴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McGill疼痛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患者血清(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血瘀型LDH患者随机分为合谷刺配合恢刺阿是穴组(治疗组)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常规选穴行合谷刺法,在此基础上配合恢刺局部压痛点;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3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及腰椎功能JOA评分、McGill疼痛量表、VAS及血清5-HT、SP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8%,对照组为64.86%;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升高,McGill疼痛量表、VAS评分及血清5-HT、SP均降低。结论 合谷刺配合恢刺阿是穴较常规针刺更能有效缓解血瘀型LDH疼痛,提高腰椎功能活动度,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HAMA、HAMD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93.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5%);治疗后治疗组PSQI量表中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治疗组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12周后随访,治疗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远期疗效佳。结论 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激光照射并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采用超激光照射并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单纯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5.7%,对照组愈显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激光照射并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提高疗效,且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2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试验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经腰椎牵引理疗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并联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纯腰椎牵引疗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神经阻滞治疗+约物治疗),治疗组50例(高压氧+神经阻滞治疗+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状态及其积分;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骶管注射。两组均采取每周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3次后、治疗3月后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次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有效率为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能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Barthel(BI)指数、改良的Fulg-Meyer(FMA)法评定患侧上肢手指水肿、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水肿、肩痛、关节活动度、Barthel指数及FMA-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74.07%),P0.05。结论: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激光杂志》2010,(2):54-55
目的:观察超激光照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腰椎间盘,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组除行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外,予超激光治疗仪照射腰椎病变部位,照射时间20分钟至30分钟,1次/天,连续7天。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2、3、5、7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分。结果:术后第2、3、5、7天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acNab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3月两组间VAS评分和MacNab评价优良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射频消融术的基础上辅以超激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尽快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胸腺五肽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昉  刘琼  漆洪波 《激光杂志》2009,30(4):87-88
目的:研究产科危重病人CD3^+、CD4^+,CD8^+、NK细胞记数、CD4^+/CD8^+、α白细胞介紊-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对产科重症病人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71例收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的产科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后1、5、10d检测CD3^+、CD4^+、CD8^+和NK细胞数;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测定病人血清IL-6和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TP-5免疫调理治疗后两组病人T淋巴细胞总数和亚群在第5d开始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D8^+低于对照组,CD4^+、NK细胞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第10d治疗组CD3^+、CD4^+、NK细胞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6在第5d下降(P〈0.05)。TNF—α在第1d开始低于对照组(P〈0.03),下降在第5d显著下降(P〈0.05)。结论:TP-5能明显调节产科危重病人免疫功能,使之趋于平衡,并最终获得改善预后的效果。且副反应少,可作为良好免疫调节剂用于产科危重病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激光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运用按、揉、捏、拿、滚等手法在患者摇部上下操作,再做适当的腰部被动活动,约20分钟;再做电针灸治疗,在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病证以循经取穴为主。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30分钟后起针,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超激光照射治疗。主要照射腰腿部痛区,选择两到三个点治疗,每个点10分钟,1次/每天,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康复:改善率为100%,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显效:改善率大于60%,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基本正常;有效:改善率25%至60%,症状体征、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改善率小于25%,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腰腿部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模拟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结果:6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2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91.2%,P〈0.01)。②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针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2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01±0.12,0.81±0.22,4.87±0.37;3.96±0.32,2.87±0.49,4.87±0.25),治疗组治疗第2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81±0.22,2.87±0.49,P〈0.01)。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腰腿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电针加穴位敷贴护理治疗53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电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和穴位敷贴治疗,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观察组为96.23%,两组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7.31±6.62)d,观察组为(26.23±4.61)d,两组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电针加穴位敷贴护理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