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l7例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结果l7例中,DeBakevI型8例,Ⅱ型6例,DeBakevⅢ型3例。均获得满意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假腔及内膜片、夹层动脉瘤病变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以及管壁钙化情况。结论CTA能无创、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及其分型,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64排CTCTA下的表现及64排CTCTA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A表现及其与DSA的比较。结果70例病患中阳性52例,阴性18例。与DSA比较造影剂用量明显减少,肾毒性减小;检查时间缩短,患者接受辐射量减少;显示病变范围扩大等。结论多排螺旋CTA具有几种技术特点,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成像后可以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至足背动脉血管的形态、走向,区分动脉管壁的硬化性钙斑及管腔内造影剂,从各方位、多角度直观观察评判受检血管,对临床医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A在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经64排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ACS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CTA检查的敏感性94%,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99%。结论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作为ACS患者检查的常规项目,来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段,并对血管搭桥术和支架放置并进行术后评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新  许岗  朱萍 《影像视觉》2016,(8):16-19
目的:利用能谱CT彩色编码阈值软件,分析颈椎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评价介入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并随访观察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同时行头颈CTA和DS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利用彩色编码阈值软件对所有患者颈椎动脉狭窄处进行斑块性质分析,记录狭窄程度,软硬斑块面积百分比,结合随访CTA图像观察再狭窄情况.统计分析CTA与DSA对狭窄诊断的符合率及准确率,斑块性质与狭窄的相关性.结果:(1)64例患者经过CTA检查发现68根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其中动脉闭塞3例(4.4%),重度狭窄47例(69.1%),中度狭窄18例(26.5%).以DSA为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7.1%,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准确率为100%.(2)颈椎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由钙化斑块和以钙化为主的混合斑块所致61例(89.7%),二者存在相关性(χ2=21.25 P<0.05).(3)混合斑块(以钙化为主)及软斑块面积百分比大于50%的31例中,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27例.术后再狭窄9例(29%),二者存在相关性(χ2=12.67 P<0.05).结论:通过能谱C T彩色编码阈值软件对引起颈椎动脉狭窄的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分析,可以为介入治疗提供术前参考,并可进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椎动脉起始部变异伴粥样斑块的影像学表现,明确斑块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将突发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头颈MRA证实400例椎动脉狭窄伴粥样斑块的患者作为入选对象,按照走形是否变异分为2组,一组为椎动脉起始部变异合并狭窄伴粥样斑块100例;一组为椎动脉走形正常合并狭窄伴粥样斑块300例,通过分析斑块在MRA成像中的表现判断斑块的性质;随访半年后复查头CT结果证实有无梗塞灶。结果头颈MRA椎动脉走形变异患者显示以硬斑块影像学改变为主,头CT影像学检查显示椎动脉起始部异常患者出现脑梗死的阳性率低。结论椎动脉起始部异常粥样斑块以硬斑块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原因,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收治并误诊的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误诊为脑梗死患者后经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方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掌握其病理基础和病理生理特点,及时行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超、心脏彩超、增强螺旋CT、MRI、主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脑血管DSA。结果27例动脉瘤,5例动脉畸形(AVM),15例脑血管未见异常。结论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DSA表现,对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T和MRI对肝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正确诊断75例,诊断正确率为93.8%,CT正确诊断61例,诊断正确率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结论MRI对肝癌的诊断效果优于CT,但在实际应用时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诊断、抗凝治疗措施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误诊为冠心病的非大块肺栓塞患者的资料。结果25例患者初诊均以冠心病收治入院或从其他科室转入,最终确诊依赖于16排螺旋CT的肺动脉CTA,25例患者全部采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抗凝治疗,无1例死亡,临床症状较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肺栓塞的临床误诊率高,诊断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安全、敏感可靠的方法,只有通过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意识,并利用有效的联合诊断策略,才有可能有效地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误诊和漏诊原因,提高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200例肋骨骨折患者,予以拍摄胸部后前位、侧、斜、卧位片。结果肋骨骨折X线检查和诊断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患者需进行CT扫描。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诊断时需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复查,从而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和漏诊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颈动脉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8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病人的CTA表现,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显示颈部动脉在各平面情况,获取完整颈部动脉图像,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8例共36支颈动脉,CTA均显示病变。颈内动脉狭窄29支,其中轻度狭窄18支,中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3支,闭塞1支。其重建后图像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钙化和周围骨质的关系。结论MSCTA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其硬化斑块稳定性作出评估及判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于MRI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共选取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为20~40岁,平均年龄为31.25岁,10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MRA检查。结果 10例均有异常MRI表现。其中6例为单侧病变,4例为双侧病变。结论 MRI诊断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疗效提供可靠依据,对治疗和估计预后亦有重要价值,对临床疑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患者,MRI可成为常规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影像学诊断,为临床工作者在检查、诊断、早期治疗PTE方面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对46例PTE患者中术前及术后均有CT及PA检查结果的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前、术后CTPA与PA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术前累计栓塞血管267支,经治疗后复查,开通177支,开通率66.29%治疗前后CTPA评分下降明显。结论多排CT在诊断PTE方法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并复习文献。结果 15例患者,子痫14例,其中产前子痫12、产后子痫2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均为急性起病,临床以突发头痛、视觉障碍、子痫发作、意识障碍为特点,脑CT、MRI检查示大脑后部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其中重度子痫前期1例发展为可逆性脑疝,所有患者予快速降压、解痉、脱水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子痫前期及产前子痫予适时终止妊娠,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均很快好转。结论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病情重,头颅影像学特别是脑MRI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可早期诊断,经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好转,是一种预后相对良好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本组18例患者全部有详细临床表现、均做了CT和MRI检查、全部做了血FSH、LH、E2、PRL、PT检查。结果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影像学表现,其中17例有各种不同临床表现,8例患者内分泌检查有血清PRL升高。结论垂体微腺瘤的诊断CT和MRI是主要检查手段,但要密切结合临床及内分泌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ROC曲线分析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7例卵巢疾病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1例)、良性卵巢肿瘤组(20例)、Ⅰ-Ⅱ期卵巢癌组(14例)、Ⅲ期卵巢癌组(30例)、Ⅳ期卵巢癌组(22例)。分别对5组受试患者进行血清HE4水平测定和影像学检测,在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比较两者在卵巢癌诊断的价值;对各组患者血清HE4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价血清HE4在卵巢癌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血清HE4水平检测在灵敏性上明显高于影像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E4水平随着癌症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ROC曲线线下面积AUG为0.912,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HE4水平检测在灵敏性上明显高于影像学检查,并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卵巢癌辅助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探索激光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13眼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眼底荧光造影(FFA)、吲哚菁绿造影(ICGA)确诊后,行视网膜激光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8例通过眼底检查和FFA可明确诊断,FFA表现为视网膜大动脉瘤处局部强荧光,周围有出血者则有遮蔽荧光环绕,5例FFA表现为视网膜出血遮挡荧光,瘤体显示不清,通过ICGA可见视网膜大动脉上一局灶性强荧光。其中4例光凝瘤体边缘,其他9例行动脉瘤周围的2DD范围的视网膜组织,2个月后复查FFA,出血均吸收,瘤体均萎缩。结论FFA和ICGA对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激光治疗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FI在假性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D及CDFI并经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20例假性动脉瘤进行扫查,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和频谱特征。结果CDFI定性正确率为100%,所有病例均显示附壁血栓和腔内涡流,瘤颈部双期双向频谱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诊断诊断假性动脉瘤安全、可靠、快捷、方便,应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与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CV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临床特征包括头痛、癫样抽搐、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视乳头水肿、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发热等。②影像学资料:10例均行头颅16层螺旋CT检查,正常4例,异常6例,10例均行头颅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全部显示1个或多个静脉窦充盈缺损。其中3例同时行MRV检查,3例进行DSA检查,均与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结果相符。结论对有头痛、呕吐伴或不伴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的青壮年患者及CT表现可疑CVT的病例,可以尽早作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以达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降低CVT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18例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将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对照,分析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存在、部位、程度及原因中的作用。结果 18例肠梗阻中,(1)判断肠梗阻的存在:正确诊断18例(100%);(2)判断肠梗阻的部位:正确诊断16例(89%);(3)判断肠梗阻的程度:正确诊断15例(83%);(4)判断肠梗阻的原因:正确诊断14例(78%)。结论 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存在、部位、程度、原因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