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城市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该文从风景园林视角,研究桂林城市历史发展中山水环境与景观空间建设的相互作用关系,解读其景观空间建设特征及智慧启示。桂林历史城市建设通过对其中心、节点、轴线及景观视角控制所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体现出一种"山—水—城—人"融为一体的协同共生的规律特征。从桂林城风景建设的人居环境智慧经验着手,总结出自然山水空间环境具有引导城市景观空间有机生长、控制城市景观空间形态,构成城市景观格局的作用。对历史城市风景空间营建智慧"古为今用"的研究,对当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哲 《南方建筑》2013,(4):82-85
清末《桂林省城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用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相结合方法进行测量绘制的桂林城市地图,本文通过图像分析及历史资料比对,厘正了几种资料对该图的错误理解,并对该图中反映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探讨,以补充桂林城市演变关键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荆州城市区域风景营建具有江汉平原典型性与自身特殊性,为探究其结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内容分析法、历史信息地图转译法对历史文献中的风景要素进行分类识别,在ArcGIS平台构建风景数据库进行空间分析。得到风景要素点342个,完成地图转译272个,归纳为自然、人文风景两大类,共包括10细类,分析表明该时期风景结构稳定、类型丰富;风景分布呈不均衡集聚形态;风景营建受到山水基底、城镇聚落与区域交通网络以及传统风景营建思想影响。在传统风景分类及识别方面有一定的创新,研究结果以期为荆州地域性风景体系乃至江汉平原城市传统风景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桂林的风景建设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到宋朝时建设与发展达到顶峰,而后逐渐衰退,现代虽有效仿,但仍不复盛况,所以,宋代桂林的风景营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从宋代桂林的时代背景出发,先介绍了自然山体、岩洞、建筑等风景要素的营建情况,而后重点梳理了当时环城水系的建设情况,即开凿朝宗渠、串联内城水系、重修西湖、修筑濠河的四次大型水系建设过程。分析了宋代桂林风景营建与发展达到顶峰的主要原因。古为今用,思考了桂林水系建设在风景营建与开发时的重要作用,并对比与反思了当代桂林风景开发建设较宋代仍存在有零碎化、破碎化的状态,以期在未来风景营建中能够有更好统筹。  相似文献   

5.
唐至清代桂林风景建筑依托喀斯特地貌营建,是反 映山水、建筑、城市三者和谐共融的经典杰作。通过古文献信 息采集、现场踏勘等方法,借助历史地图转译、地理信息系统 等技术,从整体上探究了唐至清代桂林风景建筑的营建历程与 机理。研究认为风景建筑的营建历程可划分为成长期、全盛 期、成熟期3个阶段;厘清了不同阶段风景建筑的分布特征、 建设目标、营建特质与发展态势;揭示了风景建筑依托优越山 水的选址智慧、呼应空间结构的秩序建构、基于价值导向的审 美意境等营建机理,以期对桂林风景建筑形成新的理论认知, 也为未来风景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桂林山水园林是喀斯特地貌下区域风景营建的优秀代表,体现着城市、人与风景要素协调共生的人居理念。通过古代文献解读与地理时空分析,探究在人文与自然联动作用下桂林山水园林形塑的时空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桂林山水园林依托于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独特风景基底而建设,营建数量和规模由唐至清持续增长,宋元为营建高峰;园林类型随时间逐渐丰富完善,公共园林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桂林山水园林的形塑过程在时间上可分为由山水到园林的初步建构(唐至宋元)和园林体系的完善(明清)2个阶段,最终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鲜明的地域园林体系。在空间上,从散点式发展逐渐转化为城景相融一体化发展,形塑出桂林城园一体的风景面貌;3)山水环境支撑、政治经济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及游赏文化助推4方面的综合驱动作用,塑造了具有真山真水、类型多元、城景相融、开放共享等显著特征的桂林喀斯特区域风景园林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区域风景特征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并对当代山水城市景观塑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园林》2019,(5)
中国城市传统风景营建的空间背后蕴含着古代先民对城市山水格局、人居环境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在唐宋社会变革背景下,士人社会的兴起以及商贸娱乐型城市空间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到达高潮,激发了两宋城市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城市风景营建体系。作为南宋留都的南京,其城市风景营建在马光祖知府时期最为兴盛。相关建设活动反映出马光祖对国家意识的落实以及其对个人精神的追求。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风景化、特殊功能性园林建设、日常生活风景点建设"三个层级对马光祖的风景营建进行阐述,总结其"重民生、促教化、兴风物"的营建思想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形态作为客观实在的空间形态实体,是一种形象特征,由实体结构和实体的构成要素所反映和表达.本次研究通过介绍沈阳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以及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演变过程,提出了沈阳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期对沈阳今后的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汪秀丽 《山西建筑》2009,35(33):18-20
指出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物质要素构成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城市形态生长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揭示山水城市风景意象的知识与体验,是理解历史风景的社会性基础,也是传承中国"山-水-城"优势城市形态的可由途径。从《周礼》血缘型都市国家体系和国野产业同质的生成背景出发,归纳出《周礼》基于"辨方正位",奠定了差序王权风景意象下的都城与疆域山川、城市与郊野山水两层次的"地中"文化图式及其自然空间秩序;基于"体国经野",形成了"国""野"一体风景意象及其文化图式。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周礼》风景意象对后世山水城市风景营建的影响。研究丰富了山水城市的制度特征、要素组成及空间结构认知,也为当前山水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明代靖藩制度是桂林发展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政治制度,山水园林受其影响而呈现出显著的营建特点并形成多元类型的园林体系。当前研究囿于王府园林类型的探讨,对该时期山水园林的多样性与规律性认知尚显不足。采用“信息采集-特征归纳-叠合分析-提炼规律”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古文献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整体上探究了明代桂林王府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寺庙园林等多种园林的营建主体、建设目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山水园林依托城市形胜区域的基址选择、锚合城市山水秩序的空间布局、融糅出世入世思想的意境表达等营建规律,旨在为桂林山水城市的“城中之园,园中之城”理想风景营建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形态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历史形态演变,及其对遗址区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启示。随着2013年未央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区原址的10个村落进行了整体搬迁。从城市历史保护的连续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不少挑战。从汉长安城形态演变中最为突出的4个历史阶段,梳理了西汉以来汉长安城的城市建设、水系格局、道路系统以及村落布局等形态要素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信息叠加分析,探讨了遗址区村落与原址地形和水系格局等形态要素间的共生关系。最后从历史形态保护视角,指出了村落形态在汉长安城历史形态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利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水利工程通过塑造区域整体环境进而影响城市风景的形成与演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对区域环境产生干预和改变,峡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使得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大型水利工程对峡江山地城镇风景系统的影响显著。梳理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城镇经历从峡江原貌到迁建扩容再到成库后期的影响阶段,分析城镇沿江风景系统在要素、界面、结构和内涵上的演变特征,即风景要素更替与去集群化、弱圈层化;滨江界面推移与弹性转换;江-城-山风景结构多类型化,以及因人成景的风景内涵演化。在此基础上思考总结峡江地区大型水利工程与城镇风景营建的关系,其中的经验与启示对其他类似的山地滨江城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通  杨瑞祺  尚书棋  宋阳 《风景园林》2021,28(5):107-113
鄂西武陵山区乡村聚落地域特色鲜明,以其乡土景观形态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风景营构传统的概念以及要素构成。通过类型学的物质空间形态分析方法,从宏观尺度解读地貌特性对乡村风景基调的影响、控制;从中观尺度探索"山–房–田–水"的空间布局机制;从微观尺度挖掘乡村聚落空间要素类型、形态特征和场地营建传统,揭示了乡村聚落景观物质空间形态表象下的形态演进机理,并为传承鄂西武陵山区风景营构传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毛华松  漆媛媛 《风景园林》2020,27(11):23-28
回归历史语境的区域风景营建机制研究,有利于突破囿限于风景物质空间的静态研究现状,还原历史风景与区域山水、政治经济等的复杂关联。以城址未变、保存良好及有史料延续的严州古城为例,基于营建主体认知的历史园林分类,并结合类型空间分布、建设主体和重建频率等,分析、归纳了3个区域风景营建特征:1)依托优势山水资源的风景空间分布;2)基于风景营建主体的多元类型实践;3)人文与自然双重影响下的关键风景点。系统阐释了影响区域风景生成的自然、政治、社会因素,对理解和传承中国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城-湖”系统是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水风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今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地方历史文献、地图资料和广东区域史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以惠州西湖和府城为例,从区域视角对“城-湖”系统的空间范围和风景营建进行了讨论。首先,基于水文分析结果与历史文献图纸比对,明确惠州“城-湖”系统界域范围;其次,从广东地区区域发展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惠州“城-湖”系统风景营建的统计和空间分析结果所反映的结构性和整体性特征。展示了历史-地理区域与“城-湖”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城-湖”系统所具有的“城市历史景观”属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空间设计与营建的动因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昌古城是典型的传统山水城市,山水要素是城市风景营建的主要物质载体。通过梳理武昌古城营建脉络,阐明其因借山水形胜的人文风景体系伴生于古城营建历程之中。武昌古城风景组织与营造是基于各时期对山水形胜不同的认知与利用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山水为城市边界;唐宋时期,以山水为城市景观节点;明清时期,以山水为城市骨架。最终形成以山水为底、古城为界、道路为纲、楼观为标高的城市风景体系,进而明晰武昌古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历史风景特色,以期为城市特色空间记忆与人文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楼阁”是中国城市历史风景 营建中具有重要标识性的公共景观符号之 一,蕴含着山水风景、礼制教化及社会价值 等多元建设机制。而当下忽视城市楼阁形成 机制的片段化、破碎化保护与建设,割裂了 其在城市历史风景中的文脉延续,是关系到 传统城市风景保护与重塑的紧迫问题。对 此,本文以《全宋文》中官方主导建设的251 个城市楼阁文记为对象,指出城市楼阁是宋 代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围绕楼阁营 建目标的词频统计,提取出礼制型、教化型 和观景型3类楼阁,分析了礼制择中、风水 形胜、城墙城门及园林附属4类楼阁空间布 局方式,从而理清了城市楼阁的空间布局和 内在形成机制的耦合关系,为城市历史风景 的保护与重塑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的背景下,成都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公服配套、建筑风貌等城市空间要素,推进城市社区复兴和公共空间营造,文章通过对标国内超一线城市有机更新经验,从成都市成华区老旧院落空间形态和功能现状的基础的调查着手,分析当前成华区在城市有机更新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对于城市老旧院落改造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方面的建设思路。以期对同类型社区、院落空间的营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