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符英  吴农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07,25(12):132-134
在对西安近代建筑作普遍调研的基础上,对西安近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对西安近代建筑在建筑类型、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其存在的地位和价值作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包括西安在内的中国内陆城市近代建筑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符英  吴农  杨豪中 《工业建筑》2008,38(5):39-42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尚属空白。通过对与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相关的史志、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对现存典型实例的实地考察、调研,对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对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并就其存在的价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西安近代工业建筑,乃至西安近代建筑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安的近代建筑虽然没有取得像古代那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像其他沿海开埠城市那么典型,但它反映了内陆城市近代建筑的特点,见证了西安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西安近代西式建筑是西安近代建筑走向"西化"的缩影.本文以对西安近代建筑的普查为基础,对西安近代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近代西式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其外来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建筑类型的特征和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西安近代西式建筑的特点与沿海开埠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如何正确看待西安等内陆城市的近代建筑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内陆城市,西安近代建筑的发展比沿海开埠城市缓慢,表现也不够充分,因此关于西安近代建筑的研究一直非常稀少.本文作者在对相关的史志、文献进行收集、分析以及现存实例的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对西安近代公馆建筑的几个典型实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西安公馆建筑在空间布局、造型形式、材料做法和设备装修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两个方面全面揭示了西安近代公馆建筑的价值意义.论文希望能够对西安近代城市居住建筑,乃至`西安近代建筑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涛 《建筑与文化》2012,(11):67-69
抗战时期是重庆建筑法规制定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抗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建筑法规及重庆地方各领域建筑法规的颁布促成重庆第一部完整的建筑法规《重庆市建筑规则》的制定,较为有效地保障了战时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重庆市城市建设的制度化,为重庆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基础,重庆城市建设管理迈出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城市改造建设的浪潮下,南京诸多民国建筑亟待保护利用。文章在文脉主义建筑观的指导思想下,通过颐和路公馆十二片区建筑改造实例的详细分析,为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策略,使建筑重新获得生命,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是一个历史现象的开端,在工业化历史发展潮流影响和推动下,西安近现代经历了由传统手工业城市向现代机器工业化城市的转变历程。本论文从西安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西安近代工业规划格局演变、工业区规划、工业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特征。希望通过本论文对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建设的研究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遗产由于具备人类历史的物质承载性和城市发展的见证作用,已成为当今城市存量更新阶段中的重点改造对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观点出发,总结了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同价值认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策略,为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慧  陈卓 《山西建筑》2010,36(8):20-21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意义的阐述,对南京目前的高校民国建筑保护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保护策略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州子 《中国建材》2013,(10):116-116
在电视上看到广州两栋民国老建筑半夜遭拆除,颇为痛心。其实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是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的,一座城市往往可以从一座房子的来龙去脉说起。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拉奎尔教授曾说过:"上海的里弄是上海最迷人的部分,非常值得保存。一看到它们,我的心就一阵温暖。"所以,当我们的城市建设在追求发展、吐故纳新的时候,应对那些有着历史意义、特殊含义和地方特色的城市老建筑予以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1.
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学报》2009,31(7):996
<正>1.会议主题2009中国上海国际建筑科技大会是继2006年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之后的第二届会议,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学术年会。本次大会以"大型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旨在交流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展示大型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等科技成就,同时为与会者提供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建设与发展质量水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西安城市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方风格的发展演变调研的基础上,将西安居住建筑的风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别进行分析,希望对西安地域建筑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脉的延续是构建现代西安城市形象的首要条件,而建筑顶部设计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展现时代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西安地区建筑顶部与历史文脉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建筑顶部与文脉之间的关联、依赖关系,探讨西安现代优秀建筑顶部形式、延续传统文脉的方式,从而为今后西安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姚新  张亮 《四川建筑》2008,28(1):34-36
城市文脉的延续是构建现代西安城市形象的首要条件.而建筑顶部设计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展现时代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对西安地区建筑顶部与历史文脉进行研究,明确建筑顶部与文脉之间的关联、依赖关系,探讨西安现代优秀建筑顶部形式延续传统文脉的方式,为今后西安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9)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类建筑的总称。南京民国建筑风格主要有折中主义形式、中国传统宫殿形式、新民族形式、现代主义形式四种。文章基于对南京民国建筑风格的研究,对"1912"文化街区改造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民国建筑如何在现代城市中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业建筑遗产记录了工业发展的历程、承载着城市的工业文明,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当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南京拥有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积淀,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遗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近现代南京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史。文章简要回顾概括了南京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程和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在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认受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地理分布差异性,指出虽然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是全国性的,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条件差异,导致绿色建筑项目在不同城市的地理分布明显不一样,这种差异表现为"空间非均匀性"。研究绿色建筑项目的地理分布重要性在于: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有效进入绿色建筑市场的战略信息,推动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也可以为未来深化绿色建筑标准与激励政策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空间分布差异的6个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因素,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竣工面积、商品房平均售价、商品房造价。这些因素对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指出了绿色建筑的政策实施效率和地方经济条件是分不开的,必须对绿色建筑在地方实施的成本效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西安城市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方风格的发展演变调研的基础上,将西安居住建筑的风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别进行分析,希望对西安地域建筑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安基督教文化建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豪中  陈新 《新建筑》2004,(6):45-48
对基督教在西安的传入、传播及基督教各团体在西安的建设活动进行了论述与总结,分析了西安地区基督教文化建筑的特征,阐述了此类建筑对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