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洪水风险管理和洪水资源伦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水风险管理是治水方略的新发展,洪水资源化是洪水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洪水资源化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水库应急泄洪风险;垮坝风险;动用蓄滞洪区的风险;引洪水补源和灌溉时,缩短灌区灌溉设施寿命的风险;洪水上滩时污染滩区的风险。对此,提出了弱化风险的管理对策;加强防洪调度,提高水库调度技术;加强水沙污的统一调度;加强工程管理,消防病险水库;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获知水情信息;建立蓄滞洪区的洪水保险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洪水资源化--概念、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洪水资源化指综合系统地运用工程的和政策、规范、经济、管理、技术、调度等非工程措施.将常规排泄入海或泛滥的洪水在安全、经济可行和社会公平的前提下部分转化储存为可资利用的内陆水。洪水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已达标水库汛限水位,或多蓄洪水,或放水于下游河道;(2)利用洪水前峰,清洗污染河道,改善水环境;(3)完善和建设洪水利用工程体系,有控制地引洪水于田间(包括蓄滞洪区)、湿地,或回补地下水,或蓄洪于湿地和蓄滞洪区;(4)利用超标准洪水发生时蓄滞洪区滞洪的机遇,有意识地延长洪水在适合于下渗回补地下水蓄滞洪区内的滞留时间,回补地下水;(5)建设或完善流域间、水系间水流沟通系统,综合利用水库、河网、渠系、湿地和蓄滞洪区,调洪互济.蓄洪或回补地下水;(6)建设和完善城市雨洪利用体系,兼收防洪、治涝和雨洪资源化等多项功效。洪水资源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制定政策、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加强前期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洪水风险管理和洪水资源化浅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水风险管理是治水方略的新发展 ,洪水资源化是洪水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洪水资源化存在的风险主要有 :水库应急泄洪风险 ;垮坝风险 ;动用蓄滞洪区的风险 ;引洪水补源和灌溉时 ,缩短灌区灌溉设施寿命的风险 ;洪水上滩时污染滩区的风险。对此 ,提出了弱化风险的管理对策 :加强防洪调度 ,提高水库调度技术 ;加强水沙污的统一调度 ;加强工程管理 ,消除病险水库 ;加强信息化建设 ,及时获知水情信息 ;建立蓄滞洪区的洪水保险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综合洪水风险管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苏萍 《中国水利》2011,(11):49-52
依据欧盟洪水风险管理指令,对洪水风险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将综合洪水风险管理描述为由洪水事件、洪水管理、恢复重建和防洪等4个阶段组成的持续重复过程。综合洪水风险管理需要进行多层次、多部门的合作和跨学科的研究,为此简要介绍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资助的"极端洪水事件的风险管理"综合性研究计划项目(2005—2010年)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98大洪水之后。我国防洪体系的建设形成了新的高潮.新时期大规模的治水活动迫切需要科学而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治水理论的指导,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洪水风险具有不可消除性与可管理性.从“洪水控制”到“洪水管理”,是当代社会防洪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洪水风险管理是洪水管理的模式之一.阐述了洪水风险管理的本质特征,从中国国情出发,说明我国选择洪水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为探讨有中国特色的洪水风险管理体制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水库洪水调度工作已进行了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几期洪水实时调度的监督及汛后总结制度,初步走上了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存在着一些水库在设计中未考虑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大、中型水库的运行多数年份汛木蓄水达不到指标等问题.为此提出的对策有:(1)科学界定水库洪水调度“汛期”;(2)划分汛期时段,核定分期控制水位;(3)复核设计洪水校正水库特征水位.还应加强执行有关法规、抓紧除险加固以及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人员素质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洪水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洪水管理已从单一的防洪工程向洪水风险管理转变。除了能进行有效的洪水防御外,洪水风险管理还被认为是维持生物多样性、河流及海岸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回顾了英国的洪水风险管理及其组成体系,并分析讨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洪水发生的频率及其影响正在增加。因此,如何全面综合考虑降雨、径流、河流、洪泛区以及人类活动、社会经济规划、发展和管理等诸多因素是实施洪水风险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郑冬燕 《人民珠江》2009,30(5):44-46
东莞市随着城市进一步扩大,地表覆盖面积增加,透水面积缩小,发生内涝的因素增多,城市洪涝灾害、经济损失会随之恶化,东莞市防洪除涝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为适应东莞市经济社会新形势下对防洪减灾的要求,迫切需要调整治水思路,推动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建设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洪水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防洪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伦敦作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临多重防洪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伦敦城市的防洪理念也逐渐从传统的以防洪工程为主导的抵御和控制洪水向注重预防和灾后恢复的综合性洪水风险管理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伦敦城市的洪水类型和特点入手,介绍英国现行的洪水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同时从预防型措施、抵御型措施、缓解型措施、应对型措施以及恢复型措施五方面对伦敦的城市洪水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重视城市规划、能够抵御千年一遇风暴潮的泰晤士河口防洪工程体系、生态排水与地下排水相结合的排水排涝体系,准确的防洪预警预报体系以及较为完善的洪水保险及救援救灾系统等方面都有许多可取之处,可以为我国的城市防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96年7月1日至20日洞庭湖区发生持续性暴雨过程,致使资水,沅水发生特大洪水,洞庭湖区和长江干流监利至螺山一线全面超过历年最高水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大范围,高强度,连续性的暴雨过程,造成湘,资,沅,澧四水洪水频频发生,其中资水和沅水发生特大洪水,致使湖区水位持续上升,最高水位普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 ̄2.0m,重现期接近或超过50年一遇,洪水成因有:(1)洪水峰高量大;(2)洞庭湖调蓄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是洪涝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区域,特别是受上游洪水和鄱阳湖水顶托双重作用的赣抚尾闾河段。分析其洪水风险,对于提高江西省防洪减灾能力、减轻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以抚东堤防洪保护区为例,利用MIKE软件建立一维、二维耦合模型,分析不同溃口在标准内(20 a一遇)和标准外(50 a一遇)洪水叠加鄱阳湖1954年型设计洪水条件下的洪水演进过程、淹没范围和淹没损失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抚东堤防洪保护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不同河段的溃口溃决后的风险大小不同,其中上段李家渡水文站下侧溃口发生溃决时,洪水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区域洪水风险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敏 《人民长江》2015,46(19):48-51
在总结长江防洪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对近年来长江防灾减灾体系在防汛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长江流域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生常遇洪水和局部强降雨时,中小河流及城市防洪问题突出,山洪灾害严重;遇大洪水时,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依然不足;蓄滞洪区建设长期严重滞后,河道崩岸问题突出,水库安全度汛任务重等。因此,长江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防洪仍然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首要任务。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继续加强长江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建设,强化长江防汛减灾管理,加快实现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等措施,以统筹解决防洪安全问题,确保长江安澜。  相似文献   

13.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水灾害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洪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由洪水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易损性和洪水灾害灾情组成的洪水灾害风险结构,在该风险结构基础上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展开为洪水灾害危险性分析,洪水灾害易损性分析,洪水灾害灾情分析和洪水灾害风险决策分析4个具有相互联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大型水库在流域洪水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大型水库防洪调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湖南省资水流域的柘溪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自然、社会条件变化发展中柘溪水库防洪调度面临的4个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实践,归纳了在实际调度工作中采取的5条相应防洪调度措施;以柘溪水库2016年"7·4"特大洪水防洪调度为例,论述了具体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指出水库防洪调度应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影响防洪的因素研究,优化防洪调度措施,以达到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综合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珠江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洪水的特征:一是峰高,量大,历时长,二是洪水遭遇情况复杂,三是西江,北江,东江洪水特性差异较大。珠江洪患严重,进入90年代以来,流域内频发大洪水,特大洪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20a来,由于堤防洪,修建桥梁,码头,管线,河道淤积,河口无序围垦,以及在河道内过量采砂,使河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引起水情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国外防洪减灾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本文根据美、日等国最新文件和资料,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简明地介绍经济发达国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泛滥原管理、防洪标准、城市雨洪调蓄、堤防建设技术、公众参与、洪水保险、蓄滞洪区管理、防洪投入、防洪减灾科学研究、法规建设等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7.
洪水资源化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洪水资源化,是防汛工作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几年,吉林省白城市通过引蓄嫩江、洮儿河汛期洪水资源,缓解农业、生态缺水的矛盾,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开展洪水资源化的实践中,应通过转变治水思路、加强风险管理,去解决工程设施不配套、安全与风险难以控制、非工程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滩区洪水风险分析及减灾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漫滩灾害频发,作为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洪水风险分析对于指导黄河下游滩区实施防洪减灾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黄河下游滩区呈现“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及下游洪水泥沙含量大的特点,采用基于GIS的黄河下游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量级计算相关洪水风险信息。根据洪水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滩区居民迁安救护方案,编制了不同量级洪水淹没下的滩区洪水风险图,增强滩区居民风险意识及应急避险撤退能力。提出了相关减灾应对措施,有着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19.
陈敏 《人民长江》2017,48(4):40-42
2016年长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关怀和领导下,经各方共同努力,取得了抗洪全面胜利,实现了“两个确保”的抗洪目标。在总结2016年长江防洪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扎实推进长江防洪减灾工作的建议,强调长江防洪减灾工作要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总体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金保明 《中国水利》2006,(15):42-43
对2005年6月闽江上游福建省南平市特大暴雨洪水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防洪抗灾的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防灾措施建议,一是增强防大灾抗大灾的意识,二是加快防洪排涝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搞好山地灾害防治工作,四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