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基于压力驱动节点流量原理的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通过水力模拟对城市供水管网实现三级分区。构建供水管网系统三级分区漏失检测与控制体系,在一级调度分区建立泵组优化调度控制漏失模型,实现水厂间水量的最优调度;在二级分区建立减压阀优化调控模型,实现区域压力最优控制;在三级分区建立漏失检测区域定位模型,实现漏失区域快速定位。城市供水管网三级分区漏失控制技术已应用于CP市管网,使分区工作规范化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小城市供水管网分区对供水的管理,提出了供水管网三层分区(调度分区、压力分区、DMA分区)方法,形成了"自中间向两边"的供水管网多级分区综合体系。以南方CP市供水管网为例,首先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管段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二级分区,并优化减压阀设置降低漏失率;然后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水源供水,优化泵组调度系统,实现一级分区;最后细化二级分区形成流量计量的三级分区,实现漏失定位。  相似文献   

3.
王林 《城镇供水》2016,(2):63-69
近年来,城市水资源危机加剧、供需矛盾突出、管网漏失形势严峻,城市节水刻不容缓。在城中村大范围拆迁的背景下,无拆迁计划的自然村由于外来人口密集、供水管网老化,无表计量、私接、违建、占压现象普遍,城中村管网漏失管理成为薄弱环节和失控状态,产销差水量不容乐观。随着基于分区计量的供水管网管理技术(DMA技术)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其应用于管网漏失管理成为当地供水企业节水创收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成本和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应用DMA技术原理结合压力管理,以Y村为例,对自然村产销差水量进行初步测算,概略评估其漏失状况和区域产销差的构成。通过降低冗余压力,减少管网漏失效果显著,可达到10%以上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钟文 《建筑知识》2014,(8):464-464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淡水资源的愈加匮乏,供水管网的管理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愈来愈大。分区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ing Area,DMA)作为一种有效控制管网漏失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供水企业的关注。DMA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减少管网漏失,而且有利于实现管网的压力管理和优化运行。文中将总结以往DMA建立过程中的这些经验教训,讨论建立供水GIS数据标准,解析适合广州市供水管网的DMA建立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市政技术》2016,(6):116-118
主要介绍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DMA)管理三级分区的划分原则、实施步骤,通过DMA把整个供水管网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建立供水量、售水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该逻辑关系及时分析水量变化情况,锁定管网异常情况,从而达到控制产销差,并保证其持续稳定地降低的目的,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陆海  吕谋  董深 《城镇供水》2007,(4):39-41,61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现状,阐述了管网分区的含义,指出分区供水是提高供水优化调度效率的基础,并介绍了以供水分界线和节点压力为依据的分区方法,以及区域内部、区域间的规划。通过管网分区,各管段的功能明确,易于区域计量及压力控制。整个管网系统便于优化调度,减小管网的漏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损控制的好坏体现了产、供、销全过程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为了体现"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节水应从供水企业开始,有效降低供水环节的水资源损失。本文从DMA的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先介绍了DMA的概念及DMA管理对供水企业控制漏损起到的积极作用,再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了基于DMA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法,可用于确定管网真实漏失水平,为管网改造和管线检漏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优先选择漏损控制工作的重点区域;通过控制DMA区域供水压力,降低管网漏失;在DMA区域建设与基础管理中,逐步实现对供水管网的科学有效管理,提高供水管网漏失控制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出供水企业需要认识到DMA管理技术在管网管理和控制漏损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认真做好管网改造和管网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开展DMA区域建设,努力提高供水管网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二环内供水管网DMA分区方法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区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ing Area,DMA)作为一种有效控制管网漏失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供水企业的关注。根据我国城市环状供水管网的特点并结合国外DMA划分经验,对北京市二环内供水管网进行了DMA分区规划,共划分成120个DMA。在探讨北京市DMA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DMA示范区进行应用实践,检验了DMA分区方法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为DMA的深入研究做准备。DMA安全性研究是检验分区后DMA内部的供水水压和水质变化。通过对示范区内水压和水质的监测,发现只要DMA规划合理,控制好DMA的用户数和管线长度,正确选择进水口,就完全可以保证DMA区域内的水压与水质满足用户需求和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城市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区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计量区域(DMA)是一种有效的城市供水管网管理方法,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供水企业的广泛关注.DMA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减少管网漏失,而且有利于实现管网的压力管理和优化运行.目前国内外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DMA的设计规划和应用实践,其中DMA设计主要涉及DMA的适宜范围、边界规划及进水口选择等,而DMA应用主要涉及漏失监测和压力管理.建议在今后DMA的推广应用中,对其经济性评价和海量数据管理给予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日益严重。DMA分区管理是指通过对管网进行合理分区,对各个子区域进行监控管理漏损的控制方法,能有效控制管网的漏损。开发基于Metis库的自动分区软件,通过此软件集合最短路径分区法、递归分区法和遗传算法,能够进行供水管网的DMA分区。将自动分区软件应用于MD镇的供水管网工程,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供水管网压力精细化管理实现节水降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中心城区管网供水压力处于经济运行区域的占8%,超过经济运行区域的占92%,这为实施供水管网压力优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为此,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标高、水厂分布及供水能力、管网布局及供水压力等基本因素后,提出了"大区控压,小区计量"的精细化管理总体思路,通过应用压力控制技术和独立计量区(DMA)技术,采取"分区调度、区域控压、小区计量"三项具体措施,初步缓解了市区东部、北部地区供水管网运行压力偏高的状况,同时减少了管网漏损,实现了节能降耗,每年节水量超过3 300×104m3,节电量超过940×104k W·h。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控制管网漏损,本文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供水管网为例,首先介绍了建立稳态水力模型的基本方法;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了精细化DMA分区管理,依据地理结构和供水格局先对供水管网进行一级分区,然后根据管网实际管线布置和可实施性进一步对管网进行二级分区;根据DMA分区结果和实际需求安装新的流量监测点,并建立了沙坡头区供水安全与节水全程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时监控各分区水量的变化,统计各个分区的漏损情况,以便及时定位漏损区域,采取措施降低管网漏损,为供水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管线漏损水量的大小与管网特征、压力等均有关系,常用的基于百分比的漏损评价指标,如漏损率、漏失率、产销差率等,表征的是某一特定管网条件下的漏损或漏失水量占供水量的百分比,不宜用于不同管网系统间的漏损水平的比较。针对此情况,分析了国际上应用广泛的供水管网漏失指数(ILI),选取Y市19个计量分区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ILI在我国的适用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ILI进行改进,提出了适合我国楼宇计量分区和平房计量分区的真实漏损水量评价指标——供水管网背景漏失指数(BLI)。BLI考虑了管网的管长、用户连接个数、管网平均压力,不受供水总量的影响,能够反映管网的真实漏损水平,适用于不同系统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城市供水管网进行独立计量分区(DMA)方法不成熟、依赖经验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DMA分区方法。以分区边界管段(BPs)长度和BPs中高流量管段数量最小化为目标,定义了两节点间相似度计算公式,利用谱聚类(SC)算法完成对DMA区域的划分。在满足管网压力限制的条件下,以节点压力标准差之和、综合水龄指数和分区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建立BPs上阀门和流量计优化布置模型。使用多目标粒子群(MOPSO)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Pareto最优解集;通过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进行多个布置方案的决策。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实际管网进行DMA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顺利完成管网DMA分区,并在改善分区后管网水力水质性能及降低分区成本等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供水管网分区并实施分区域管理是城市管网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减少管网漏损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某北方城市为例,论证了城市供水管网分区的主要原则,提出了管网分区的推荐方案;通过管网水力模型对分区后管网工况进行模拟,并将分区方案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模拟显示。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区域计量分区(DMA),管网区块化(DBS)供水分区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实现用水量的分区计量,而且能实现均衡水压和水龄、优化水质和降漏节能等作用,并且不会降低管网在事故状态下供水的可靠性。进水点数量和位置的确定是DBS分区管理的关键步骤,以重庆市巴南区鹿角—界石组团的界石供水区域管网为例,根据DBS分区方法,利用EPANET 2. 0软件模拟区块化供水管网系统的进水点数量和位置,对比不同供水条件下管网水压、水龄及建设运行费用,分析进水点数量和位置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供水管网的分区计量在国内已有许多应用案例,但受到无法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的制约,致使其在定量漏损管控和进一步降低漏损率等方面遇到瓶颈。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分区计量用于漏损控制便应时而生,其可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在线监测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漏损平台,自来水公司根据平台上长期连续监测数据,确定每个独立分区的最小夜间流量检测限值,协助判断新增漏损点,相关部门可快速而针对性地排查并及时修复漏损点。因此,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将城市供水管网化整为零,适用于供水管网的定量漏损控制,并已在福州试点成功运行,有效地降低了供水管网漏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在降低供水产销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森 《供水技术》2009,3(6):47-49
从供水管网流量和压力分区计量的方法、目的、原则和意义及其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分区计量在降低供水产销差中的应用,提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是提高供水安全性、改善供水水质和控制漏损率的有效手段。同时,分区计量的实施也反映出一个供水企业的技术装备状态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祁燕 《城镇供水》2015,(5):29-36
DMA分区计量是监控供水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是科学控制漏损的基础,本文通过大同市B小区供水管网漏损程度的评估,明确了B小区的漏损程度,指出了实施压力控制漏损的可行性,为集团下一步整体接收、实行终端收费提供了依据。从降低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对DMA分区计量加压力控制漏损的适用条件、管理模式的调整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尹丹丹 《城镇供水》2023,(2):33-36+92
城镇节水以开源、节流和循环利用为突破口,其中节流以管网漏损控制为主。宜昌市开展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通过老旧管网改造、表务管理和DMA计量分区等措施,取得漏损控制初步成果,有望在2025实现10%的管网漏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